汉阴县肉牛(羊)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2-02-17 06:19李成东晁娟娟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汉阴县饲草牛羊

李成东 , 晁娟娟 ,李 宏

(1.汉阴县畜牧兽医中心,陕西 汉阴 725100;2.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汉阴县肉牛(羊)养殖有着传统的历史,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肉牛(羊)养殖利益的驱动下,肉牛羊养殖方式不断转变,养殖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提升,肉牛(羊)养殖已经成为汉阴县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为了进一步促进汉阴县肉牛(羊)产业发展,汉阴县畜牧兽医中心组织技术力量,对全县肉牛(羊)养殖状况、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摸底,通过走访、座谈、查看等形式,深入了解肉牛(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通过问题汇总分析,提出了汉阴县肉牛(羊)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旨在推动这一产业发展。

1 基本情况

1.1 肉牛羊养殖情况

汉阴县的肉牛主要有秦巴黄牛和杂交肉牛,秦巴黄牛是当地品种,个体小,产肉率低,杂交肉牛是从山东、吉林、内蒙、关中、新疆等地引进的F1~F3杂交品种,有西门塔尔、夏洛莱、安格斯等。肉羊主要是引进的湖羊、小尾寒羊的杂交品种,个体大、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效益好。截止2021年末,全县肉牛饲养量达35 302头,基础母牛8 766头,年末存栏24 301头,出栏11 001头。肉羊饲养量为72 804头,年末存栏37 557只,出栏35 247只。从养殖结构和数量来看,家庭小规模养殖户较多,大型规模养殖场较少。其中,5~9头的肉牛养殖户180家,10~19头肉牛养殖户85家,2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户39家,5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户24家。全县规模以上养殖公司3家,分别为泉珍牛羊养殖有限公司、福康养殖有限公司、北牧山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小规模养殖场有蓝翔农业专业合作社、大涨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丰军养殖家庭农场等肉牛(羊)养殖公司等130余家。从养殖数量和养殖水平来看,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相对安康地区处于中上水平。

1.2 养殖基础与资源优势

一是汉阴县荒山草坡及林间隙地野生牧草植被较丰富,全县有可利用荒山草坡及林间隙地数万亩,野生牧草中有家畜可利用的自然优质牧草达400多种,是推广肉牛羊牧草饲喂和补育肥不可或缺饲料饲草资源。二是汉阴县农副产品资源品种多数量大,未被充分开发利用。汉阴县年种植玉米8万亩,可利用秸秆达16万吨,年种植油菜14万亩,可利用菜籽皮糠7万吨,全部用作饲料可提供10万头牛的青粗饲料。除此之外,县内有加工玉米酒、高粱酒、甜杆酒及豆制品的作坊数百家,糟渣资源丰富,为肉牛(羊)提供物美价廉的粗蛋白饲料原料。三是饲草需求量大,养殖成本不断上升。由于外购饲料饲草成本较大,不少养殖场户自发种植草养畜,种植品种主要有紫花苜蓿、高丹草、皇竹草、冬牧70、饲料玉米等。不少大型养殖户推广“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饲草综合加工利用取得初步成效。尽管如此,饲料饲草仍显短缺,每年均从外省整车购入饲草以满足需求,外购饲草逐年上升,导致养殖成本不断上升。

1.3 政策资金支持情况

近年来,汉阴县大力支持肉牛(羊)产业发展。一是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简化养殖用地、用材、用电等审批程序,减免相关费用。二是争取项目支持,对良种引进,圈舍新建,草料加工机械等投入进行扶持。2014年以来,共争取省市县肉牛(羊)家庭农(牧)场建设项目和扶贫项目资金500余万元。三是对家庭农场实施奖补政策。2014~2021年累计奖补养殖家庭农场430家,牛羊养殖家庭农场达137家,占30%左右;四是加快肉牛(羊)生产方式转变,主推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30%以上。五是加快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大力实施优质牧草种植和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技术,累计种植黑麦草33.35 hm2,种植玉米8万亩。六是强化品种改良,培育建立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站3处,引进国外大型良种肉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每年改良本地黄牛2 000余头,不断提高肉牛生长速度;七是强化技术培训指导,围绕杂交牛选购、牧草种植、秸秆青贮、圈舍建设、品种改良、污染治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科学饲管和程序免疫等方面加强培训指导,不断提高肉牛(羊)养殖水平。

2 存在问题

2.1 缺乏良种和主推品种

一是全县40%的肉牛养殖场是秦巴黄牛,个体小,生长缓慢,产肉率不高。二是引进杂交肉牛品种过多,没有主推品种。三是本县的3家牛人工授精站配种能力差,年改良肉牛仅2 000头,而且以当地黄牛为主,每头改良费用300~500元,费用高、配种率低。四是肉牛良种繁育场少,优秀基础母牛少,自繁自养自给能力差。养羊户以购良种杂交肉羊饲养为主,大部分生长优势不强,反复复配,品种退化严重,缺乏优秀的种母羊和种公羊。

2.2 养殖量小规模化程度不高

汉阴县肉牛羊养殖总量小,散养和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比例大,大型规模养殖场少。肉牛羊养殖依赖于长期的传统经验,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在品种选配、选育、育肥方面缺乏专业技术。除规模牛场饲养量持续增加外,散养和家庭适度规模场牛羊增长不利不大,总量上连年徘徊在一定范围内。

2.3 草料资源丰富但开发可利用不足

受资金、交通、耕种地域、机械件影响,分散收割、粉碎、运输、加工、青贮比较困难。一些玉米种植区域无法进行收获联合作业,劳动力及运费成本增加,导致本县玉米秸秆、油菜干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育肥牛所需干草类(麦秸秆)主要依赖外购,无形中加大饲养成本。

2.4 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粪污处理设施不足,资源化利用有待提高。部分牛羊养殖场环保意识薄弱,未配备完备的贮存、转运设施设备和粪污消纳用地,粪污随意堆放,且无遮雨设备,给环保带来较大隐患,加之缺乏异地转运种植用肥车辆,牛羊场所产优质有机肥综合利用率不高。

2.5 资金投入不足养殖水平落后

资金短缺,融资难、贷款难仍是制约肉牛(羊)产业发展的瓶颈子。尽管金融信贷降低了贷款门槛,但对牛羊养殖场户活牛(羊)及养殖圈舍抵押贷款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近年来县上虽然实施了家庭农场奖补政策,但每场只能奖补一次,政策驱动力有限,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4 建议

4.1 制定肉牛羊产业发展规划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中“全力壮大产业体系,提高产业质效”的要求,在做大做强生猪全产业链的前提下,可适度发展肉牛产业。以重点培育家庭农场为主,分散养殖为辅,以地方品种和引进品并举的方针,发展适度规模为方向。以新增出栏3000~5000头商品肉牛产业发展目标,按照“适度生产稳中进,保供增收惠民生”的产业发展思路,结合县域畜牧产业布局和实际情况,制定肉牛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4.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继续实施肉牛羊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奖补措施,对新建达标养殖场给予以一次性奖补,扩大肉牛养殖家庭农场占比例。二是建议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肉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和新品种改良,对实施人工授精改良的养牛场户和人工授精站点,按照“见犊补母补站”原则,养牛场户每新增繁育一头杂交牛犊,补助300元,补助配种站100元。三是对现有肉牛育肥场给予奖补,每育肥出栏1头商品杂交肉牛补助500元,以激发肉牛养殖的积极性。

4.3 加快良种培育和推广

一是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加快当地秦巴黄牛品种改良和提高。二是通过产业资金和扶持政策,扶持、壮大一批核心育种场和良种体系繁育场。三是结合汉阴县近年来新品种引种试验情况,提出新品种引种方案,适当引进个体大、产肉率高、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的新品种,开展试验推广。四是以县畜牧技术为主导,组织技术专家开展现场技术培训和一对一技术跟进指导。

4.4 降低贷款门槛疏通融资渠道

一是协调金融部门简化贷款手续和程序,提高小额农贷信用额度,降低资金贷款门槛,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方法,推行肉牛活体抵押、圈舍等固定资产评估抵押方式发放信贷。县财政投融资公司设立信贷担保专用账户,对发展规模养牛场户实施专项信贷担保。二是加强农业保险。县人寿(保)财险公司开设肉牛保险业务,将母牛(肉牛)养殖保险纳入财政补助范畴,以规避养殖风险,同时严格落实肉牛养殖用地政策。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肉牛养殖龙头企业入驻汉阴,以期推动全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解决养殖户贷款难问题。

4.5 加大饲料饲草开发利用

一是在“宜牧则牧”的地方,鼓励通过土地租赁、流转、联合开发等方式加快饲草饲料基地开发建设,积极推广黑麦草和玉米等饲料作物种植,以缓解粗饲料需求紧张状况。二是加大购置饲草加工机械的补贴力度,积极探索牛羊养殖联盟+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在饲草耕种、田间管理、机械收割、干燥、粉碎、运输、加工、青贮等联合式作业方式与机制创新,大力推广秸秆粉碎、打包、打捆机具,提高青粗饲料的供应力。三是鼓励酿酒及豆制品的企业或大型牛羊养殖公司开办农副产品饲料化企业,加快糟渣资源化利用,为肉牛羊养殖开辟饲料资源。

4.6 加快粪污资源化利用

加快适度规模和家庭适度规模养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要紧切汉阴县2022年畜禽健康养殖与粪污资源化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步伐,优先解决适度规模养牛场的储粪池、堆粪棚、抽粪车、运粪车等设施设备建设,提高设施设备配套率。坚持走农牧结合,走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加大技术培训和实用技术推广,加快粪污处理、利用模式发展,推进汉阴县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汉阴县饲草牛羊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乡村振兴,贵在因地制宜——陕西汉阴县凤堰古梯田景区“赋能”群众美好生活
陕西汉阴县黄龙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探讨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村子+村子,增收拓“眼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资源联享”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牛羊各几头
奶牛饲喂青贮饲草的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