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业类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路径探析—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2022-02-17 06:19刘旺景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专业知识本科生

刘旺景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农业类院校是本科毕业人才的重要输出窗口,担负着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和任务。新时代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拔尖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主要着力点。目前,寻求本科毕业论文实习及考核实施办法的革新是培养新时代本科毕业人才的重要抓手。笔者结合指导毕业生经验总结了毕业论文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1 毕业论文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1.1 毕业论文是提高新时代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完成毕业论文是农业类院校本科毕业生运用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毕业论文不仅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融会贯通的产物,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毕业生未来的就业选择和考研方向。以笔者所在的一级学科畜牧学为例,农学类院校本科生所学的专业课程较多,包括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遗传与育种学、羊生产学、牛生产学、猪生产学、现代生物学技术、养殖水化学、畜产品加工学和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等,学生选择空间较大,涉猎广,因此普遍存在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较肤浅的现象,相关专业技能只停留在“了解”的阶段,远不能达到考研及就业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毕业论文实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明确研究方向,针对所研究内容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是本科生最后冲刺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黄金期,抓好毕业论文实习阶段对本科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将实现质的飞跃。因此毕业论文是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1.2 毕业论文是培养新时代本科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

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善于迸发创新火花,能对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性人才是农业类院校培养本科毕业生的目标和方向。高、精、尖的科学研究是高等农业院校办学水平及能力的综合体现,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平台、人才培养基地等申请与建设为本科生开展毕业实习以及磨炼实验技能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大学生所处的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黄金期,这段时间内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创新潜力大,高校及教师如能辅以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引导,学生很容易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笔者所在的甘肃农业大学提倡并鼓励学生在大三阶段,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外,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完成一项或者多项有意义的科研和实践活动,简称科研训练计划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SRTP计划是学校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系统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完成SRTP项目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掌握都有了质的提升,这类学生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大多是SRTP项目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使其逐渐形成完整科研思维体系,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加坚定其沿着科研道路走下去;另外一部分学生通过SRTP项目掌握了基本的实操技能,后期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完成毕业论文实习,深入生产一线,顶岗实习,为其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驾轻就熟、独当一面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毕业论文是培养新时代本科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

2 毕业论文改革的必要性

2.1 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加快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步伐

以高校分类发展为首要前提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客观要求。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发展观和决策观的部署,体现了我国在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平台,每年向全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大量的精英,因此人才质量至关重要。新时代下高校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就业市场、一线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势在必行。尤其对于农业类院校来说,本科毕业生毕业后通常都会进入生产一线,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实际生产中所应用到的严重脱节,因而一线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用于高校毕业生的“回炉重造”,以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农业类院校应该实时掌握一线生产单位所需的人才类型,积极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来订单式、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的新时代大学生必将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因此,毕业论文的改革也应抓住此次契机,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方向,守好高校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关,力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2.2 毕业论文实习及考核方式问题凸显加快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步伐

以笔者所在的甘肃农业大学为例,2018级毕业生因面临就业、考研等多方面的压力,精力和心思很难集中在毕业论文实习中,自主学习态度及科研投入程度欠佳,而对于2018级学生来说,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谋划毕业论文,加之SRTP项目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训练为学生培养了良好的科研思维,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对毕业实习内容有了完整的规划。这一点很重要,以往毕业生需要根据指导教师提供的研究方案和思路完成选题,很多学生对所选的课题模棱两可,无从下手,加之积极性不高,最终所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可想而知。因此,毕业论文实习及考核方式列入教学改革计划中,而毕业论文实习时间应当适当提前,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发挥的空间,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

3 毕业论文的改革路径探析

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通知》,规定本科毕业论文每年抽检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这对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类相关专业开展了关于毕业论文实习及考核办法的探索,进一步推进新时代高质量本科毕业生培养方案的实施。

3.1 建立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学生互选平台完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本着服务学生、关爱学生和发展学生的理念,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以促进在校大学生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往大一新生刚入学就已经分配到各个系导师课题组,由于对导师研究方向的不了解,加之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进行选择,往往最后起到南辕北辙、事倍功半的效果。学校及二级学院等部门应在新生“开学第一课”上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和课题项目基本情况的宣传工作,建立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选平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避免盲目跟风、随波逐流,同时指导教师也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及时解决学生在选择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和思想偏差,一旦确立指导关系,学生就应该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做好大学四年的规划,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

3.2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由毕业论文实习的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

对于刚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还处于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的懵懂期,学校应该组织相关部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及本专业就业前景,使学生对本专业所属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分类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知,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在毕业实习开始之前,端正学习态度,转变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明白毕业论文的开展与实施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有效开展也能帮助新生围绕毕业论文实习做好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明确开展毕业论文的范围,早日确立奋斗目标。

3.3 毕业论文实习阶段应当适当提前

一般农业类院校开展毕业论文实习的时间为大四学年,此阶段学生面临着考研、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很难集中精力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笔者通过指导农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总结出,毕业论文实习阶段应当适当提前,并且实施过程中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总体规划和悉心引导,大一年级导师传授学生提高专业素养的手段和方法,比如推荐关注本专业的相关微信公众号,传授学生查阅文献的方法,并养成定期交流的习惯;大二年级开始参与导师的课题项目,磨炼基本的专业技能,对于能力突出的可以引导其利用空闲时间完成综述类的文章,让学生学会跟踪学科或者专业的前沿及发展动态,进一步培养科研兴趣;大三年级自主开展SRTP训练项目,在实验过程中查漏补缺,在研究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研究思维,并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试验方案的制定,为大四年级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4 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因材施教培养多样化、个性化人才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专业技能掌握程度、创造性思维特质等,分门别类制定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实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探知及钻研的积极性以发掘自身最大的潜质。笔者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实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类学生能够在原有研究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独立完成试验方案的制定,对于这类学生指导教师应该大力支持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增强学生科研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于有考研和有继续深造意愿的学生,应尽早让学生进入课题组,有针对性的开展科研训练,增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未来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奠定坚实基础。对于倾向毕业后走向工作一线的学生,可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学生可以在企业提供的基地及实验平台完成毕业论文,同时高校也可实现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3.5 毕业论文考核方式的革新

传统毕业论文的考核方式注重结果的考察,对毕业论文实习过程的考核办法存在监管盲区,使一些毕业生心存侥幸心理,这也是目前“论文工厂”、“论文黑市”等论文买卖现象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这样一来无法达到高校开展毕业论文的目的,因此毕业论文考核方式需要推陈出新,不仅要注重毕业论文的质量,更需要关注毕业论文实习的过程性考核。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对毕业论文实习过程开展有效监管,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流程如下:课题申报管理、学生选题处理、学生实习审核、任务书填报、开题报告提交、过程性指导情况、中期报告评阅、指导教师论文审核、评阅教师论文评阅和最终的答辩成绩录入。毕业生需要完成毕业设计中的每一步,并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审核才能进入下一步,学校和指导教师对实习过程和论文质量实现全程把控,方可进入答辩阶段,论文答辩重点考察学生对关键科学问题的发现、提出以及解决方案,同时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全方位得以提升。

4 结语

毕业论文是提高新时代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新时代本科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新时代下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作为高水平人才的主要输出源,更加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此为契机将毕业论文实施方案推陈出新,最大程度的发挥指导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最佳的毕业论文实习时间和完备的毕业论文考核方式,使毕业论文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助推器,未来农业类院校培养出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挥自身价值。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专业知识本科生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