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超声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2-18 06:39孙会芳
当代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使用率感染性休克

孙会芳

(营口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辽宁 营口 115000)

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液体复苏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能改善组织灌注水平,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1]。但液体复苏过负荷或不足均会影响治疗效果,故在液体复苏治疗中采用有效、准确及客观的监测方法有利于指导容量管理。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为腔静脉靠近右心房处的压力,能对血管内容量进行观察,评估血流动力学,反映右心室前负荷[2]。超声是一种可重复、无创及简便易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实时诊断、不受断面限制,已逐渐用于监测容量[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重症超声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至2020 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超声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8.41±5.28)岁;感染部位:泌尿系统感染12 例,呼吸系统感染 20 例,血源性感染 10 例,其他部位感染 8 例。CVP 组男 26 例,女 24 例;年龄 34~78 岁,平均年龄(58.36±5.21)岁;感染部位:泌尿系统感染13 例,呼吸系统感染20 例,血源性感染11例,其他部位感染6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资料较完整;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中国急诊感染性休克临床实践指南》[4];感染性休克确诊<6 h。排除标准:合并脑出血或急性脑梗死;存在慢性心功能不全病史;患有慢性肾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血管活性药物及液体复苏等抗休克治疗,均采用晶体液复苏。超声组采用超声监测,依据下腔静脉变异率、左心舒张末容积、B线计数等参数对液体复苏治疗进行指导,6 h 复苏目标:尿量≥0.5 ml(/kg·h),平均动脉压≥65 mmHg,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0%,左心舒张末面积90~130 ml。CVP组采用CVP监测,于右锁骨下静脉置管,连接有创压力传感器测定CVP,结合补液试验对容量进行观察,维持CVP于8~12 mmHg。

1.4 观察指标 ①血乳酸:治疗前、治疗24 h 后采集两组中心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120 型)测定血乳酸水平。②比较两组6、24 h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与输注液体量;APACHEⅡ评分量表包括年龄组成、慢性健康状态、急性生理参数组成,分值0~71 分,分数越高表明预后越差。③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使用率及28 d死亡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乳酸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 h 后,超声组血乳酸水平低于CV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乳酸水平比较(,mmol/L)

表1 两组血乳酸水平比较(,mmol/L)

组别超声组(n=50)CVP组(n=50)t值P值治疗前7.95±3.12 7.87±3.16 0.127 0.899治疗24 h后4.61±1.56 5.82±1.70 3.708 0.000 t值6.771 4.040 P值0.000 0.000

2.2 两组APACHEⅡ评分及输注液体量比较 超声组6、24 h 时APACHEⅡ评分、输注液体量低于C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APACHEⅡ评分及输注液体量比较()

表2 两组APACHEⅡ评分及输注液体量比较()

组别超声组(n=50)CVP组(n=50)t值P值APACHEⅡ评分(分)6 h 15.74±4.16 18.69±3.98 3.623 0.001 24 h 14.52±4.03 17.60±4.11 3.784 0.000输注液体量(ml)6 h 1 879.65±502.14 2 476.14±521.97 5.823 0.000 24 h 3 597.06±1107.41 4 682.49±1271.67 4.552 0.000

2.3 两组CRRT 使用率及28 d 死亡率比较 超声组CRRT 使用率低于CV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 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CRRT使用率及28 d死亡率比较[n(%)]

2.4 两组ICU 住院时间比较 超声组ICU 住院时间为(14.68±5.07)d,短于CVP 组的(21.94±6.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2,P=0.000)。

3 讨论

感染性休克为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治疗以液体复苏为主,以改善患者组织灌注水平,增加氧输送及心输出量,减少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有研究指出,感染性休克患者普遍存在可逆性左室功能障碍,平均液体平衡为影响该类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故临床治疗时应避免大量液体复苏[5]。同时,有研究显示,感染性休克患者尽管LVEF达标,但患者容量反应性差,多伴有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故准确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循环容量并进行容量管理,可在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的同时,避免液体过负荷所致的肺水肿[6-7]。

CVP 已被广泛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通过测定CVP能观察腔静脉靠近右心房部位的压力,对血管内容量及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以对患者右心室前负荷发挥预测作用[8-9]。近年来,超声技术获得快速发展,超声不仅能用于疾病的诊断,而且可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动态监测,进而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及时、准确的指导[10]。超声具有可重复、动态及实时等优点,心脏超声不仅能评估右心功能及左室舒张功能,还可评估左室收缩功能[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4 h后,超声组血乳酸水平低于CVP 组,超声组6、24 h 时,APACHEⅡ评分、输注液体量低于CVP组,ICU住院时间短于CVP组,CRRT使用率低于CVP组。表明与CVP相比,超声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能减少输注液体量,降低血乳酸水平,缩短患者ICU 住院时间,降低CRRT 治疗比例,改善预后,能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避免CVP监测管理的不足。

综上所述,重症超声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感染性休克更为全面、准确,能避免盲目的液体复苏治疗,降低血乳酸水平,减少CRRT 使用率,缩短ICU住院时间,改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使用率感染性休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思考心电图之177》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