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小儿眼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2022-02-18 06:39张莉莎吴承博李佳林苗松邴彦秋
当代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躁动眼科丙泊酚

张莉莎,吴承博,李佳林,苗松,邴彦秋

(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麻醉科,辽宁 沈阳 110000)

临床中小儿眼科疾病的种类较多,其中眼科手术治疗是临床较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该手术的要求较高,需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因此,在治疗中需要患儿保持高度安静的状态,保证手术期间患儿的眼压稳定,此外,为使手术过程顺利完成及术后患者快速康复,应避免眼球在牵拉受机械性刺激而引起神经过度兴奋,进而导致心率失常[1]。因此,小儿眼科中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具有关键作用,其不仅能达到理想的镇静效果,且能降低患儿痛苦。另外,由于患儿年龄小,若麻醉的力度不够会对患儿心理健康成长产生影响。因此,在行小儿眼科手术中,麻醉方式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确保手术过程顺利完成,还要确保患儿身体指标均处于正常状态[2]。目前,临床对小儿眼科手术中的麻醉方式常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方式。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86例小儿眼科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86例小儿眼科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 27 例,女 16 例;年龄 3~11 岁,平均年龄(6.8±2.47)岁;霰粒肿15 例,先天性白内障5 例,患眼外伤6 例,斜视17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17 例;年龄4~13 岁,平均年龄(7.88±2.86)岁;霰粒肿15例,先天性白内障1 例,眼外伤8 例,斜视19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4 岁;依从性较高;无精神疾病。排除标准:无肝肾功能疾病患者;无心肺疾病患者;对药物过敏患者;存在免疫功能障碍患者。

1.3 方法

1.3.1 观察组 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手术。术前6~8 h嘱托患儿及家属需禁食禁水,并在术前30 min为患儿肌肉注射0.01 mg/kg硫酸阿托品,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率(HR)变化、平均动脉压(MAP)值,测量患儿血压情况,术中给予吸氧装置,建立静脉通道后注射1 μg/kg 盐酸瑞芬太尼、2.5 mg/kg丙泊酚、0.1 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进行诱导,行气管插管,术中持续静脉注射0.25 μg/kg瑞芬太尼、10 mg/kg丙泊酚,观察麻醉效果并适当调控输入剂量,需在手术结束前10 min 停止输入,术后应给予患儿静脉注射0.2 mg/kg纳布啡注射液,可缓解患儿术后疼痛,治疗后,若患儿意识完全清醒且吞咽反射等均恢复正常后,为患儿清除口腔异物后拔出导管。

1.3.2 对照组 采用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术前,对患儿行常规基础操作准备,其诱导方式以及注射药物均同观察组,术中给予呼吸机装置,并观察患儿的心率变化、平均动脉压、血压监测,建立静脉通道持续吸入浓度为0.8%~2%的七氟醚,术中维持用药除瑞芬太尼其他同观察组;手术结束前10 min 停止吸入,并结合患儿麻醉效果、心率变化、血压情况调整吸入浓度。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在实施麻醉前(T1)、实施麻醉诱导后(T2)、行气管插管后(T3)、手术开始时(T4)及手术结束时(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依据RAMSAY镇痛评分评价,镇痛评分标准:1级清醒,患儿焦虑、烦躁;2级清醒,患儿定向力较好、合作安静;3 级清醒,患儿对命令反应较为明显;4 级睡眠,对患儿行轻微叩眉间时,患儿反应敏捷;5 级睡眠,轻微叩眉间时反应较迟钝;6 级睡眠,轻微叩眉间时无任何反应。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5分,躁动较为危险,疼痛不耐受;4分,身体躁动,存在焦虑情绪;3分,合作安静,容易唤醒;2分,较为镇静,有自主运动;1分,不能交流,不能唤醒。FLACC疼痛量表评分标准:0 分为放松,舒服;1~3 分为轻微不适;4~6 分为疼痛中度;7~10 分为疼痛较严重,常感到不适或二者兼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值比较 T3、T4、T5时,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心率、平均动脉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T1、T2 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手术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值比较()

表1 两组患儿手术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值比较()

注:HR,心率;MAP,动脉压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HR(次/min)MAP(mmHg)T5 74.3±6.0 91.2±6.9例数43 43 T1 100.4±8.6 100.3±9.7 T2 100.7±8.7 102.3±11.3 T3 102.3±9.0 110.4±1.5 T4 94.6±9.8 115.2±11.3 T5 94.1±9.7 116.5±11.9 T1 80.3±5.4 81.2±5.6 T2 82.3±5.6 83.4±5.9 T3 77.1±5.8 83.5±6.4 T4 75.6±5.9 90.1±6.6

2.2 两组患儿麻醉后Ramsay评分、Riker躁动评分及FLACC 镇痛评分比较 拔管后5、15、30 min,两组Ramsay评分、Riker躁动评分及FLACC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麻醉后Ramsay评分、Riker躁动评分及FLACC镇痛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儿麻醉后Ramsay评分、Riker躁动评分及FLACC镇痛评分比较()

注:RAMSAY,镇痛评分;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FLACC,疼痛量表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Ramsay评分Riker躁动评分FLACC疼痛评分30 min 2.1±0.5 4.1±1.2例数43 43 5 min 3.3±0.7 4.3±1.6 15 min 2.9±0.6 3.8±1.2 30 min 2.5±0.3 3.3±0.9 5 min 3.4±0.7 4.6±1.4 15 min 2.7±0.5 4.1±1.2 30 min 2.1±0.3 3.8±0.7 5 min 5.3±1.2 6.5±1.6 15 min 3.5±0.9 5.3±1.4

3 讨论

由于小儿年龄较小,加上眼科疾病治疗时需精细操作,为了降低对眼睛造成的影响,确保患儿术后健康成长,在行眼科手术时,不仅要求患儿保持高度安静的状态,且要保证手术期间患儿的眼压稳定,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如呕吐、恶心等。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麻醉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既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又具有显著的镇痛、镇静效果,同时,还能有效保持眼内压稳定,避免手术过程中眼心反射而影响治疗效果。在选择麻醉方式时应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程度,通常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为了达到绝对安静效果,需实施全身麻醉,而全身麻醉会对患儿的呼吸道造成梗阻现象,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主要与麻醉药物残留有关,因此,科学合理的麻醉方式,是确保患儿健康安全的关键[3-4]。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技术及设备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临床治疗小儿眼科疾病时使用的麻醉药物种类也不断增多,为了在手术过程中使麻醉药物能有良好的促进效果,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等麻醉药物通常被临床手术使用,且效果较显著,其中瑞芬太尼属于新一代阿片类μ-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也是目前临床中使用较广泛的一种全麻诱导和维持药物,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强、苏醒快等特点,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为短期使用瑞芬太尼不会对患儿产生蓄积毒性,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患儿发生呼吸道梗阻情况[5-6]。另外,瑞芬太尼还具有抑制肾上腺素分泌特点,扩大迷走神经的张力,显著改善气管插管所造成的应激反应,确保心率无异常,且平均动脉压值保持稳定。而丙泊酚属于当前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物,联合瑞芬太尼使用,不仅有效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易于调控麻醉深度,患儿处于完全安静的状态下完成手术操作[7-8]。同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还可改善麻醉药物残留率,且患儿在术后的恢复效果显著,恢复较快,帮助患儿改善眼科疾病带来的困扰[9]。七氟醚在临床中属于吸入性麻醉药物,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可缩短患儿苏醒时间,有效促进患儿身体恢复,但其诱导方式会影响代谢,进而延长完全清醒时间,且易发生并发症,对患儿的治疗作用不明显。

综上所述,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方式,能显著提升患儿的镇痛效果,且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术后患儿苏醒较快,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躁动眼科丙泊酚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