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在输尿管上段结石并感染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和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2022-02-18 06:39黄月英吴晓环王舜萍
当代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尿管输尿管结石

黄月英,吴晓环,王舜萍

(汕头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广东 汕头 515000)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于中青年人群。感染是输尿管上段结石发展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还会持续加重病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式,可有效清除结石和改善症状,但受解剖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较慢,需辅以护理干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多学科合作最大化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以减少诊疗费用,符合护理持续发展理念趋势。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在输尿管上段结石并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20 年4 本院收治的90 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 例。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1~68岁,平均(49.52±5.66)岁;双侧12 例,单侧33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22例;年龄32~68 岁,平均(48.65±5.32)岁;双侧10例,单侧3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属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并感染;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依从性较差。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讲、情绪管理、术前准备(手术12周前为患者留置输尿管支架,手术8 h前要求患者禁饮食,做好肠道准备)。术中配合医生操作。手术结束后6 h 内禁饮食,结束后等待尿色转清后24 h拔出尿管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1-2]。

研究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①组建快速康复护理小组,由2 名护理人员、1 名医师和1 名麻醉师组成,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及护理计划,以减少患者应激反应,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其身体症状康复。②术前准备:a.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提供心理指导,使其情绪恢复稳定,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3-4]。b.术前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饮食以易吸收、清淡、营养丰富食物为主,满足其机体对营养的需求,改善身体免疫功能。术前8 h禁饮禁食。c.术前展开肠道准备,避免水电解质紊乱及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导致术后感染等风险。d.体位、呼吸、咳嗽训练:根据患者输尿管结石位置进行体位训练,并适当增加训练时间,确保手术顺利展开,避免患者出现手术应激反应。并指导患者进行咳嗽、屏气训练[5-6]。e.抗感染护理:对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③术中:a.手术室空调调控至适宜温度,用加热毛毯对输液管加温后再用干燥毛巾遮盖以起到保温效果。合理放置医疗器械,便于手术开展。b.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并使患者保持镇静状态,避免应急反应发生。c.根据患者结石硬度及粉碎程度,对激光脉冲频率及光纤能量调整,避免引起组织受损,并对其尿路感染起到控制作用。d.对患者术中出血量严格观察,并对出血情况合理控制,避免尿路感染加重。④术后:a.待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后可适当饮水,且肠鸣音恢复后适当进食流质食物,随着身体状况改善可改用流质食物。b.若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护理人员将其头部用枕头垫高,并使头部朝向一侧,以免患者发生呕吐或误吸。c.患者神志恢复后,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且为防止腰部悬空造成腰肌劳损,在其腰部放置好软枕。d.术后观察尿管尿色情况,若尿色转清,及时将尿管拔出,并协助其下地活动,以防引发下肢静脉血栓。e.镇痛护理,使用镇痛泵为患者镇痛处理,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药物泵入速度适当加减。若疼痛症状未获得改善,可采用非阿片类药止痛处理,或指导其呼吸减痛法,避免因疼痛引发心肺并发症。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保留时间)、临床指征(术后住院日、尿管留置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寒战、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使用自我监测行为量表评估,该量表包括合理饮食自我调节能力、自我处置药品行为能力、配合康复训练情况、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及自我监控行为能力5个维度,每个维度得分为0~10分[7-8],分数越高说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尿管保留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手术时间(min)80.12±7.62 81.24±7.51 0.486 0.926术中出血量(ml)58.24±2.96 62.56±4.25 3.142 0.014尿管保留(d)2.5±0.7 5.6±1.3 8.651 0.000

2.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配合康复训练情况9.21±0.27 7.95±1.25 5.661 0.000自我心理调节能力8.29±0.98 6.42±0.89 5.993 0.000自我监控行为能力9.03±1.39 7.91±1.23 5.324 0.000自我处置药品行为能力7.37±1.03 5.58±0.83 5.631 0.000合理饮食自我调节能力8.95±1.04 7.53±0.93 5.124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临床指征比较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指征比较()

表4 两组临床指征比较()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住院费用(元)11 474.85±1 449.04 13 443.99±1 989.34 6.551 0.000术后住院时间(d)1.85±0.59 2.51±0.94 5.662 0.005尿管留置时间(h)6.31±0.94 13.85±3.23 8.615 0.000

3 讨论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最早由外科医师Kehlet 于2001年提出的一种多科合作干预模式,即通过将各种已证实有效的干预方法应用于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中,以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生理功能并降低因手术创伤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和改善预后效果。传统泌尿外科治疗主要采用开放性外科手术,但临床实践证明患者术后康复过程较长,故现在临床中多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并配合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大量临床案例表明,快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泌尿外科患者手术所引起的应激反应,且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主要优点:①加强心理沟通,通过了解导致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因素,为其提供针对性心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②缩短术前禁饮禁食时间,传统观念认为,患者应于术前10 h 禁饮食,但最新研究发现,术前为患者提供适量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助于其身体代谢,且术前6 h 进食、术前2 h 饮水并不会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且缩短患者禁饮食时间有助于减少因饥渴所造成的焦虑、烦躁等情况。③研究发现,术前行肠道护理容易导致肠道菌群结构紊乱、水电解质失衡,会增加术后感染风险。故研究组患者未进行术前肠道准备。④加强对患者体温管理,进而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其预后效果。⑤早期拔出尿管并协助患者下地活动,有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并促进其胃肠道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尿管保留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对输尿管上段结石并感染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护理满意度,且可缩短治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节省住院费用,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尿管输尿管结石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探究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价值
微输尿管镜治疗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一例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