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要点探析

2022-02-18 08:55谢晓东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2年2期
关键词:拆模支模立杆

谢晓东,黄 烨

(1.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2.厦门思总建设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8)

就建筑工程而言,高支模结构的塔设高度高于8 m,跨度大于18 m,荷载保持在15 kN/m2,此类支模工程具有显著的风险性以及危险性,大多被归为分部分项型的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牵扯了若干环节以及工序,唯有以科学性较强的施工方案来开展,依其特定方法从严执行操作,方可切实保障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达成较高质量。本文将以某个建筑工程为例,针对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展开深入分析,以期为有关人员提供可借鉴的内容[1]。

1 建筑工程概况

某建筑属于高层建筑,工程为高层住宅工程,层较多,总面积11 200 m2,首层层高7.0 m,2~6层的层高均等,为4.1 m;楼体的总高度30.0 m,结构为柱下独立基础;首层是建筑大厅,面积较大,为650 m2,模板支撑结构的总高度10.2 m,板材厚度11 cm,梁体截面40 cm×110 cm,最大的跨度数值为10 m。

2 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要点

2.1 安装高支模的要点

安装高支模时,保障其基本安装质量的基础是质量优良的支模材料,对此需先选定合理的板材以及模板材料等。在选材时须遵守有关的行业规范以及设计规定,并且要保障其出厂厂家的正规性,基于此来保障材料质量高度可靠。为了保证支模可完全对齐地安装,切合于完整的要求,一般会选松木材料来充当支模材料,并且在安装模板的整个过程中,要设置一定的空隙、间隙[2]。模板之间的空隙要切合要求,适度与合理,模板整个安装过程的始末需着重对其状况加以检查,查看进水与否、受潮与否等,以规避后续的模板变形等风险,提升模板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

2.1.1 大梁和顶板的支撑立杆

在高支模的施工过程中,尤其需注重梁和板支撑立杆的稳固性。为了能达成满堂支撑架的完整构造这一规定,立杆间的距离需限定小于1.2 m,步距需限定小于1.8 m,立杆以及顶部的水平杆中心线处至支撑点间的具体长度不可超出0.5 m。一是大梁与顶板下方所设的立杆[3],一般会选出一根完整的通长钢管,若是选为两根竖直杆,则需于中间处以一字扣连接,按头处需依其步骤达成对接,在接头点上需各自于横竖向错开一定的间距(50 cm)。二是梁底以及板底二者间的距离模式需达成基本一致,梁底处的水平杆以及板材的满堂支架需于水平向达成相连。三是U状的顶托螺杆需要比钢管的一端超出一段距离,即小于30 cm,在其中要插上一立杆,长度则需大于15 cm,将螺杆的外部直径以及钢管的内部直径二者间的距离控制到位,即小于3 mm,具体在安装过程中需保障其上方以及下方具有一致的中心。

2.1.2 剪刀撑设计的要点

剪刀撑设计需把握好两点。一是超高模板的支撑架,除了要在立杆的外部圈由上及下地装配剪刀撑外,中心处亦需由上及下地按一定间隔(10 m)装配连续剪刀撑,并且要将剪刀撑装设于中部以及顶部、地杆等处,亦可将斜撑装设于纵横向连续剪刀撑的中间[4]。二是剪刀撑对应的斜杆需同地面构成45°角。此外,相邻的斜杆需以搭接的方式布置,其长度需大于100 cm,需选定超过两个旋转扣以对其进行加固。

2.1.3 安装及设计水平杆的要点

在水平杆的实际安装及设计上需做到:将单步距的具体大小视作参照点,把水平杆布置到两根立杆的中间位置,使得两个方向皆能够切合于设计刚度的需要。扫地杆和水平杆均应以对接的方式设置,而接头处绝不可处在一致的跨度之内,要使得接头可顺着纵横向各分开超过0.5 m,各接头及主节点间的具体距离需把控于一定程度内,不超过30%的步距。

除此之外还需知,若要让高支模的支撑结构具有更高的平稳度以及牢固度,可在支架周围以及结构柱间设置满堂支架,使得刚性相连达成,连墙件间的整个距离需大于6 m、小于9 m,竖直向需控制在2~3 m,同已有结构均可担负拉力以及压力对应的固节点,此外,水平杆亦需选定浇筑结构物以达成相连。

2.2 高支模的混凝土浇筑分析

2.2.1 浇筑流程

事实上,部位不一样,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也不一样,譬如,梁上可选为由中间至两侧施行浇筑的方式,板上则可选为由中间至两端予以浇筑的方式。浇筑时需有相应的方法,把握好尺度,比如选用了混凝土车+人工辅助式的同步浇筑方式,而且要确保它的对称性,要就支撑结构的荷载进行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浇筑应设专人,着重预防变形[5]。

2.2.2 模板支撑需确保牢固

高支模的具体施工中,模板支撑需足够牢固,对此要有相应的保护。若是要让支撑系统达成整体性的平稳,则应于混凝土的浇筑操作前先留出时间以对其中部框架展开浇筑。

2.2.3 浇筑顺序

以深入浅出的浇筑顺序展开,由柱至梁、至顶板,大梁也要逐层做好下料与振捣施工。

3 楼面的安装

在楼面的支撑开始安装前,最为关键的是要执行测量与放线工作,在该过程中,应着重做好有关的标识,譬如梁轴线。基于此对梁体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各自高度进行测量,沿着梁体把脚手架切实地扎绑牢固,对脚手架的位置开展科学布局,并牢固它的两端,要确保脚手架的上下方向正好在单条直线上,还要让脚手架尽量处于平衡与稳定中,使施工过程尽量规避问题以及风险的发生。

4 外框架梁柱的设置

该架设环节要划定出多个层次,逐步展开施工:先展开梁柱的浇筑,后展开梁板的浇筑,在此之中需要着重注意一点,在对梁体与瓦盖展开施工的过程中,要让排架与梁柱这两者的中间能够搭建出相应的水平支撑力设施,并确保排架上的外框架梁柱能达成较高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牢固度;主柱梁担负着主作用力,其竖向水平杆应于两侧生成一股支柱[6]。

5 高支模的拆模施工要点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而言,在高支模依规范与标准、流程而落实安装后,相应的支模质量标准则要被废除,其应把握好的要点有4个方面。

5.1 拆模的时间要求

拆模的时间通常要依据混凝土的实际质地状况来决定,且应在振捣浇筑完成七日后,由专人(必须是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混凝土的强度予以检测,在确认了它的强度达标、质量达标后,才能将此模板予以拆除。相反,若是混凝土自身的强度较弱,且根本未达到质量标准的合格线,则需再多加观察,等到其质量切实达标后,再去拆模。

5.2 拆模的顺序

必须依循其标准流程与顺序来拆除模板,具体来说,须基于先落实浇筑再予以拆除的顺序来完成拆模。为了让拆模质量与要求相符,应当依据逐段、区、部的方法来落实拆模,此外要将拆模的顺序把握好,由侧模至模板,再至柱梁模板,以保障总体的拆模质量。

5.3 拆模方法的掌握

在拆模施工的实际进展中,首先应搭设相应的拆设平台,然后将与之相应的木枋以及模板拆掉,拆模动作也需基于标准流程以及顺序展开,即:松枋→散板→模板→支架。为了保持好拆模现场的基本施工秩序,拆除之后的模板需依先后顺序齐整地、统一地摆放,要将拆模的力度切实把控好,由于在力度超出限度时,比较容易给楼层的结构以较大负荷,生成强冲击力,故而拆模之后,须即刻将所有的散落废柴快速从施工场地中输出,或转移到和建筑体相隔甚远的区域。譬如建筑体大于10 m的区域,且上述提及杂物的存放高度应当小于1 m,继而保障施工现场的高度安全。对于施工现场中较为特殊的位置,譬如出入口等,则均须严禁杂物的存放[7]。

5.4 拆除物的质检

在拆模施工正式完成后,要针对所拆之物落实全面性的质检,尤其要关注受损以及漏洞等究竟存在与否,且需针对模板做好整洁处理,并以模板的相应型号以及类别等执行逐一分类存储,应安全妥善地予以保管[8]。

6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实际上是一项极具技术性以及工艺性的项目,为了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要从部分重点环节以及关键部分切入以展开施工,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高支模施工具有较高的质量,让建筑工程支撑体系的施工水平得以提高,进而为房屋建筑工程的后续质量夯实基础,为国内房屋建筑工程业的持久化平稳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拆模支模立杆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满堂碗扣支架间排距快速确定问题探讨
地基冻胀条件下碗扣式模板支架稳定承载力分析*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超载下高支模碗扣式架体单元组装方式分析
建模与拆模:华杰课堂改革的一个剖面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