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批评视域下健康共同体话语的隐喻研究
——以习近平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为例

2022-02-18 07:01闫伟杰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隐喻共同体话语

闫伟杰

(郑州大学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020年3月,在就新冠肺炎疫情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慰问电中,习近平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为解决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危机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该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备受关注,关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研究集中体现在理论建构层面[1-5]、理论的概念内涵以及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的层面[6-8],很少有人从认知与修辞批评结合的角度去研究该话语。

认知与修辞批评结合可以解读复杂修辞现象背后的认知机理,为同类话语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同时,认知语言学与修辞批评的结合不仅关注话语本身,还注意到了话语背后权力关系、意识形态、政策意图以及所达到的效果,系统阐述了话语从产生到取效的整个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李克[9-11]结合修辞批评和批评隐喻分析,提出了修辞批评视域下批评隐喻分析的框架,但该框架仍有可以完善的地方。因此,笔者对该框架进行微调,尝试以完善后的修辞批评视域下批评隐喻分析的框架探讨习近平关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话语,分析其背后的修辞动机、效果,并进一步阐释习近平如何利用概念隐喻的修辞、劝说、共情等引导人们的思考路径,引发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凝聚社会共识,使其文章更具有说服力的目的话语达到交际目的。

一、修辞批评与批评隐喻分析

政治话语与批评密切相关。修辞批评是西方修辞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现西方修辞学发展的趋势,旨在对修辞行为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11]。批评认知语言学( Critic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 是批评话语研究的最新的研究方向之一[12-17],批评隐喻分析是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之一。Charteris-Black将批评隐喻分析分为三个步骤,隐喻识别、隐喻阐释和隐喻解释[18]。隐喻识别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是仔细研读文本,第二是根据语境确定隐喻类型;隐喻阐释主要是对隐喻产生的认知语用因素进行解读;隐喻解释主要是隐喻产生的社会语境以及隐喻如何实现说服功能。

修辞批评是关于修辞的“批评”。根据已有的修辞批评研究,修辞批评应该分为三个步骤,即描写、解释以及评价。描写对应的是描述对象的相关特征;解释就是解释其背后的动机、价值观念;评价就是对该修辞从艺术、道德、效果、真实、语篇等角度进行评价[19-20]。

整体而言,批评隐喻分析的框架与修辞批评的框架有很多重合之处,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李克[9][11]指出:隐喻识别主要停留在描写阶段,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语境、辞屏等影响识别与判定,这里辞屏的概念主要指它最突出的特点—遮蔽性,与概念隐喻的遮蔽与凸显相契[21],所以可以综合整合为隐喻描写。 隐喻阐释与隐喻解释均涉及依据语境来探析隐喻选择背后的意图与动机,可整合为隐喻解释,对应修辞批评的第二步。在描写与解释的基础上需要进行隐喻评价,原有的批评隐喻分析并没有这一步骤。然而隐喻评价是判断隐喻是否实现其预期效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Campbell和Burkholder认为艺术、真实、道德与效果等因素都应该是修辞批评的标准[22]。整体而言,李克提出一个理论框架,进行修辞批评视域下的批评隐喻分析[11],如图1所示。

图1 修辞批评视域下的批评隐喻分析

然而,该框架对于语境的概念不够清楚,在隐喻描写角度,文化对于隐喻的生成以及描写有重要影响[23]97,而这里却没有体现文化因素。李克[11]并未对语境有一个统一的概念,隐喻识别处的语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隐喻解释处的语境与社会背景并列,是狭义的概念,前后不统一。

因此,笔者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修辞批评视域下批评隐喻分析框架

二、文本分析与讨论

(一)语料收集与分类

从人民网和中国共产党共同打造的“习近平系列讲话重要数据库”(http: // jhsjk. people. cn / article)中以“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关键词收集了从2020年5月(提出之日)到2021年年底所有习近平在外交场合发表的讲话,整理出一个小型语料库,命名为共同体语料库。该语料库共收集了30篇相关报道,共68 888字。

通过对收集到的语料简单处理,结合“MIP隐喻识别程序”对语料中的隐喻进行识别,之后重新研读文本,根据隐喻定义,结合语境,确认该处是否为隐喻用法,最后依据Kovecses[23]64列出的常用源域和目标域概念为参照进行合理的归类发现,习近平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中的隐喻主要分为9类,如表1所示。

表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隐喻类型

由表1可知,隐喻类型主要有9种,其中频率最高的是战争隐喻、建筑隐喻、人体隐喻以及友谊隐喻。

(二)修辞批评视域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

例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白两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彰显出深厚的“铁哥们”情谊,体现了中白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中方坚定支持白方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防控举措,愿继续毫无保留同白方分享防控经验和诊疗方案。相信在你坚强领导下,白俄罗斯人民一定能够尽快战胜疫情。中方愿同包括白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①。

隐喻描写:依据两国之间的友谊与“铁哥们”之间存在相似性,因此源域与目标域存在映射关系,“铁哥们”双方的情谊映射到两个国家情谊之上,这属于人体隐喻。但是,同一隐喻在不同背景下可能会有差异。因此,在识别隐喻的过程中应该把语境因素、社会文化等考虑进去。同时,这个也够构建了一定的辞屏,“铁哥们”般的友谊喻指两国邦交友好的一面,隐藏了两国邦交中的可能存在的一些分歧。

隐喻解释: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各国都在寻找解决办法。中方率先提出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0年6月12日,习近平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通话时强调,中白两国有着友好合作、同舟共济的传统,中国向来尊重别国主权,也感谢白俄罗斯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希望白俄罗斯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的理念,与中国一道共同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当然,白俄罗斯文化在形容关系亲密时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比如说白俄罗斯总统曾公开表明他与普京的关系是亲如兄弟的②。因此,使用该修辞有利于激起修辞共情。

隐喻评价:“彰显出‘铁哥们’的情谊”中,“铁哥们”表达两国关系非常友好,但是习近平却没有用友好这一词来形容两国情谊,而是换了一个更亲切的词,具有较强的修辞效果,颇具艺术性,更容易被大家记住或者接受。这一隐喻也符合人类社会的主流观念,符合道德标准。同时,这一隐喻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就效果而言,这一隐喻自从提出后逐渐深入人心,国际影响力也逐步增强。在描述与相关国家的友好关系时,习近平经常使用这一隐喻,体现了这一隐喻的影响力。之后,白俄罗斯在建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提议上也对中国有所支持,体现了这一隐喻有较强的效果。“我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与 “彰显出深厚的‘铁哥们’情谊”之间构成一种逻辑上的连贯性,符合语篇性标准。

例2: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强化医疗卫生物资储备,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克服疫情影响,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要着眼长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③。

隐喻描写:该段话里明显存在三种隐喻,第一种是战争隐喻,比如疫情防控、克服疫情影响等;第二种是建筑隐喻,主要体现在构建;第三种是人体隐喻,主要体现在着眼长远。这些隐喻的形成以及理解都考虑到源域以及目标域的相似性、语境因素、具身经验和社会文化因素。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是主要原因,文化也对隐喻的形成与理解有重要影响[23]97,因此要考虑到文化以及语境因素。比如说人体隐喻,国内领导人与国外领导人使用该隐喻时所表达的意思并不相同,这主要与文化差异有关,国内重整体而西方国家重个人。这些隐喻强调了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比如说战争隐喻强调了对立面而忽视了合作面,建筑隐喻强调了合作面而忽视了对立面等,具有明显的辞屏特征。

隐喻解释:在解读这三种隐喻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文本语境、社会语境、文化背景以及动机等因素。在这个例子中,当时的情况是疫情已经到了最严重的时候,而中方尽快决断,积极与别国合作,帮助世界其他国家抗击疫情,都传播了中国的价值观念,同时战争隐喻以及人体隐喻的使用也体现了中方想要解决问题的迫切性,为中方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提供合法化依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用眼睛的重要性来表明该事件的重要性与急切性。同时战争是残酷的,只有打赢这场战争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这些都给受众一种紧张感,最大程度动员大家合作抗击疫情。

隐喻的解读也与文化密切相连。对于战争隐喻,西方国家在使用战争隐喻时,喜欢划阵营,这一点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尤为明显,在使用战争隐喻时,把中国划为对立面,而中方官方发言也经常使用战争隐喻,但是其目的却与西方有本质的差别。中方多使用战争隐喻与中国近代久经磨难、深知和平的宝贵以及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有关;对于建筑隐喻,中国的建筑历史悠久,具有高深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理的人本精神、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三大特点[24]。总的来说,建筑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还强调以人为本,建筑物应最大程度上使人们感到舒适、重视建筑物的教化功能、具有群体意识 (比如说著名的院落精神) 等,这些思想都在该话语中有所体现。中方强调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谐的群体理念,因此希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一起解决人类问题。而在西方文化里面,在英文中质量不好的是地基[25],这与中国文化中的意思是截然相反的,因此在使用相应的建筑隐喻的时候,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在人体隐喻方面,中国强调的是整体观,人体各个器官协调合作运转,保证人的身心健康,这在传统的中医学中也有体现。而西方所强调的刚好相反,更加崇尚个人主义以及自由主义,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自由,但却与疫情防控的目的背道而驰。

隐喻评价:这些话语的使用之后在国内引起反响,隐喻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话语效果,同时它们也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主张以及行动,具有真实性,最后这些隐喻在语篇中使用,主题意义统一,具有连贯性,并且符合道德礼法。

例3: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要站位全局、着眼长远,聚焦面临的老难题和新挑战,拿出实招硬招,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④。

隐喻描写:这段话里面有几个比较明显的隐喻,一是棋局隐喻(站位全局);二是人体隐喻(着眼长远);三是建设隐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些隐喻的形成以及描写都与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性有关,棋局隐喻把抗击疫情比作下棋,下棋人应该有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人体隐喻用眼睛来代指重要的部分,使得受众联想到后面要采取的措施的重要性。最后一个“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使用了建设隐喻,也暗含了所构建的健康中国应该是长期的、稳固的、有效的。这些隐喻的使用都强调了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迫切性以及合理性,也践行了“大同社会”思想。

隐喻解释: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关于棋的隐喻以及习语有很多,有很多已经成了人们的日常表达,比如这句话里面的“站位全局”“统筹全局”“棋如人生”,类似的还有“全国一盘棋”“统筹全局”等。而在西方文化里面缺乏整体观,基本很少这样用。人体隐喻在日常用语中也非常多,这与中国重视整体协调的文化以及源远流长的中医学有一定的关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眼睛喻指一些重要的东西。最后一个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在这篇文章中是一个比较常用的隐喻,建筑文化的特性(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谐的群体理念)也从侧面反映了建设健康中国、解决共同危机的必要性。

这些隐喻的使用都体现了明显的修辞动机,希望受众可以统筹全局,高瞻远瞩,把这件事看得非常重要,最后全力做成这件事。

隐喻评价:关于这三种隐喻的评价,首先,这些隐喻的使用确实使得大家越来越重视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必要性,最后为建设该共同体做了一定意义上的传播。其次,这些隐喻都是真实的,中国真正为此付出了努力,推动构建该共同体。再次,这些隐喻都是用在语篇中,具有较强的连贯性。最后,这些隐喻所代表的行动是正义的,道德上是没有问题的。

总体而言,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利用概念隐喻的修辞、劝说、共情等功能引导人们的思考路径, 引发情感共鸣, 从而达到凝聚社会共识、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章说服力的目的。

三、结语

结合修辞批评和批评隐喻分析得知,战争隐喻使得受众更有紧迫感,也为中方行为提供了合法化的依据;棋局隐喻体现了具有特色的中国文化内涵,传播中国文化观念;建筑隐喻突出了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性,传达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整体观与稳定观;人体隐喻体现了整体思想;友谊隐喻体现了中国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并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的态度。

注 释:

① 《习近平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通电话》,新华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041077293961676&wfr=spider&for=pc,2020/6/12.

② 《白俄罗斯总统称与普京如“亲兄弟”》,人民网,https://www.sohu.com/a/130807134-114731,2017/3/28.

③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国日报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643107776958243&wfr=spider&for=pc,2020/7/30.

④ 《习近平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2/content-546100.htm,2020/9/22.

猜你喜欢
隐喻共同体话语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