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经济的几个思考

2022-02-19 05:27卢冠旭
今日财富 2022年2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东北经济

卢冠旭

作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东北经济和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也一直受到人们密切关注。但近几年来东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于出现了整体下滑的状况。本文就主要从当前东北经济现状出发,分析当前东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策略,从而促进其经济振兴。

在上个世纪50到80年代,东三省凭借重工业的发展大幅度拉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总额,成为了重要的国家经济命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仅仅依靠重工业支撑的东北经济已经逐渐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了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变和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振兴东北经济已经成了当下最紧要的事。

一、振兴东北经济中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以来,东北经济的发展几度沉浮,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东北经济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资产规模巨大、产品专业化程度高和技术工人众多,但这些优势依旧阻止不了东北经济的下滑。接下来,本文对振兴东北经济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为进一步找出相应有效地解决策略打下基础。

(一)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

经济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之下,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东北经济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几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普遍疲软,受到其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也有所下降。宏观经济对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引导作用,一旦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市场中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就随之减少,重工业行业将会受到严重打击,而对于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经济而言这正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部分重工业企业由于订单减少直接引起开工不足,企业内部的资金周转困难,以重大工程项目装备生产的企业更是面临巨大危机,而经济转型又较为困难,导致了东北经济大幅度下滑的局面。

(二)经济发展的思路不够明确

东北老工业基地急需走出低谷,摆脱经济发展的困境,但是在针对如何进行有效的经济发展问题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思路却依旧不够明确,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的权益,但仍旧是收效甚微。一些地方将投资用于新兴的产业,想要扩充行业的门类增强经济,但是这些新兴的行业未来前景却无法保证,其能否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占领市场依旧是一个未知数,这种赌博似的投资风险极大,对于本就经济滞后的东北企业而言过于冒险。此外,也有的地方放弃创新新兴产业,而是把重心放在原有产业上,对于原有产业规模进行扩大,对基础设施设备等器械进行更新改造,但是原有的产业结构根本没有任何变化,仍旧适应不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看来,大项目、大投资依旧占据了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装备制造依旧是经济发展的主体,而未来市场的预期却不能够有明确的定位。

(三)对政策措施未进行有效利用

对于东北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一直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颁布了许多帮扶的政策措施,而各级政府也是积极努力招商引资,以重新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但在实际的运用中,部分地域却在政策措施的利用上仍有不足,未能将相关有利政策发挥出最大效用,经济的发展也得不到有效的进步。地域优势是一个地区最大的资源财富,合理利用地域优势能够有效拉动当地经济,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大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东北经济发展已经陷入困境,要想走出困境并重新激发出经济发展的活力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一个努力且漫长的过程。一个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长期的努力和不断创新改变,而绝不能拔苗助长一味追求政绩工程。部分领导在上任期间就想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以高大上为主要原则营造出短期的经济繁荣景象,但这种经济繁荣却只是昙花一现,浮于表面且根本得不到长久,经济发展的问题从根本上仍旧存在,尚未得到解决。

(五)国有经济比重较大

东北经济以重工业为主,而这些重工业极大多数为国有企业,在老工业基地中老企业、困难企业数量众多,对经济的总体发展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由于重工业企业在东北经济中占据了主体位置,且这些重工业企业多为高耗能的夕阳产业,对资源有着极大的需求,也就导致了企业对于资源的挖掘开发频频不断,就近的资源几乎全部被挖掘,资源竭尽后采掘与材料加工行业的原料缺失,导致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六)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东北经济的发展中,第二产业占据了主要地位,传统产业是主体,反之新兴产业相对匮乏。同时,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占比极其低下,整体经济结构极度不平衡。在当前社会,高新技术产业极具发展前景,在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有效地推动作用,但是在东北经济中的发展却极其不理想,还有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也是得不到较好的发展,产业的规模小,质量低下,因此,对于经济整体的拉动能力也就显得非常低下。

二、东北经济发展中的三大矛盾

由于东北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东北经济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之中,且在我国经济的逐渐稳步发展过程中,国内外经济环境的转变更是对东北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使得东北经济再度跌入低谷。总体看来,在东北经济发展处于困境的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的三个主要矛盾:

(一)外部大力支持与内部转型缓慢的矛盾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就是在我国经济调整的阶段,东北经济发生了增速的断崖式下滑,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型之痛的典型代表。为此,我国十分重视东北经济的转型。自2003年起,中央针对东北经济的振兴,根据其实际情况出台了数十条政策方案,此后的“三年滚动计划方案”更是涉及多个方面对百多项工作作出了具体的说明指导,政府对于东北经济振兴的关注以及帮扶从未停止,且支持力度巨大,范围涉及颇广。但在如此巨大的支持力度之下,东北经济的实际经济水平却并未得到有效提升,甚至于其曾表现出的“产业结构优化”也只是由于生产能力下降而导致的经济结构的被动式调整,内部转型极其缓慢。

(二)豐富的科研资源与较弱的创新能力之间的矛盾

东北地区具有极其优质的科研资源和良好的创新条件,其拥有258所高校,其中有11所985、211高校,科研院所49所,大量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出自东北地区。由此可知,东北地区的科研资源非常丰富,科研创新的文化底蕴深厚。可尽管占有如此显著的优势,东北地区的创新力在全国的排名不但没名列前茅,反而还在一直下降。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东北三省的科技创新水平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东北地区创新能力存在巨大问题,丰富的科研资源无法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也就成了东北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矛盾。

(三)产业发展与高端人才外流的矛盾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要想企业得到长期有效的科学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利用。而近几年以来在东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高端人才外流一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2010年至2015年这短短的几年期间,东北三省净流出人口高达24万,其中大多数都是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人才的流失使得企业丧失了人才进行有效。创新型研究,产业结构得不到转型,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变得困难重重,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陷入缓慢的境况。对于一些企业而言,在聘用人才时用高薪引进,之后对其进行培训,提升其综合能力以及研发技术水平,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在人才培育完成后,人才的外流就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使得企业的人才培育血本无归。东北经济基本陷入了困境,正是急需人才的阶段,但是大量的人才外流与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矛盾,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三、振兴东北经济的有效策略

上文针对当前振兴东北经济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可知要想有效激发东北经济的发展活力,就要从多方面下手,共同施力,以达到最佳的帮扶效果,促进东北经济的再度发展进步。接下来,便针对如何振兴东北经济提出几条有效的策略,以进一步解决问题,促进东北经济的振兴发展。

(一)调整国有经济化的比重

在东北经济中,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过大,严重影响了整体经济的灵活性。因此,对国有化经济在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进行战略性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有效地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为此,就要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运用正确合理的措施进行降低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额中的比例,完善国有企业的相关机制,既要保证国有经济的科学有效发展,同时又要避免国有经济一家独大,要保证集体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地位,促进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共建经济繁荣的美好局面。

国有经济在进行改革创造时,不仅仅要重视创新高新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同时也要注重于内部制度和结构的调整改革。资源不可能被无限地挖掘使用,因此,那些过度依赖于资源消耗的企业就要加快调整企业的结构,减少对于资源的挖掘利用,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进行自身企业结构的创新和产品的研发,不断提升自身企业的发展优势,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前景。而针对在东北经济中发展不景气的第三服务产业,更是要大力帮扶其发展,在制度、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争取在市场中赢得更大的优势地位。加大第三产业在东北经济中的占比,丰富东北经济的多元化,激发其经济发展的活力。

(二)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企业得到长久有效地发展,市场经济繁荣,就必须要重视科学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东北经济目前已经处于困境,要想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并得到科学有效的发展,就要把科学技术正确运用到企业的生产中。在对于产品的研发中,要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在企业的生物科技、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方面加强技术的创新和能力的建设,把科学技术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同时,要带动以科学创新技术为核心的其他领域,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的领域和方向,在现有的基础和市场环境之下开发新的行业和领域建设,大力增强第三产业,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政府在进行投资时,要注意将资金向创新和科技方面倾斜,要注重投资回报慢的基础性、战略性研究,以推动技术的进步,这才是维持东北经济增长和生产力更新的源泉。此外,不同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学习对于地区的经济转型发展有极大助力,因此,东北地区就更应该重视与全国其它先进地区的交流学习,以尽快提高自身落后的经济水平。

(三)大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是一切发展的源泉,在发展中占据了首要的作用。要想打破当前东北经济的困局,就要聚焦创新发展,让挑战与机遇并行,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得到经济振兴的机会。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基础就是激情和全新的理念,同时实事求是和科学精神又起到了强大的辅助作用。创新并不是盲目的猜想创造,而是立足于当下、审视了现实并对未来做出预判后的合理预估创造,不仅仅体现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还借助了系统性合力。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创业还是创新,都具有极大的风险,要想达到理想的结果,那么参与人就一定要把风险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做好万全的准备。在东北经济建设中合理融入符合实际需求的创新行动,确保稳妥的同时进行大力积极的创新,进一步促进东北的发展,促进其经济的振兴。

(四)充分利用国际合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单一国家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种国际经济的大背景之下,东北经济的振兴就多了一种机遇。东北地区不仅要积极扩大对内的开放,更要积极扩大对外的开放,同时把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如此,便有利于对外部市场的拓展,让东北地区的优质富余产能得到了有效的释放,也让国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流入了东北地区,带动了东北经济的发展。当前正是国际合作的战略时期,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多,合作也是越来越多,并出台了一系列战略合作方针。因此,东北地区就要把握住机遇,发挥其优越的东北亚前沿的地域优势,将东北地区优质富余产能推销出国门,同时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与其他国家进行良好的贸易往来,争取早日走出经济困境。

(五)增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调整

经济的发展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增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调整对于东北地区整体产业效率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助力作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其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贸易发达,产业结构完整且新颖,而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其工业沿袭了老旧模式,产业结构与其相差较大,经济发展不够充分且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因此,东北三省不仅要从自身结构出发,优化自身的产业布局以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要增强与周边的京津冀乃至于全国的产业调整和结构优化,以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率的有效提升。

在新时代,东北经济的振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不仅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还需要企业自身进行有效的转型。可以通过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企业制度及结构创新改革、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式加强东北经济的建设,要把握住当下对外开放的机遇,积极融入新的世界经济体系,进一步振兴东北经济。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东北经济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大东北的春节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