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分配和共享资源 实现西北地区各区域经济特色发展

2022-02-19 05:27赵转萍
今日财富 2022年2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设施精准

赵转萍

本文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的地域性差异,以西北地区为例,综合阐述西北地区的地域性差异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结构分配不合理、智慧设施管理机制不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缓慢、精准扶贫模式缺乏创新、区域经济差异性预警能力不高、“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机遇落实不充分等方面。提出促进西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地域性差异发展的对策,有效合理分配区域资源,构建智慧设施管理系统,结合精准扶贫的目标,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机遇,彰显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地域性协调发展的特色。循序渐进地开展区域经济地域性协调策略,加快区域经济地域性经济建设,实现了西北地区各区域的经济特色发展,又能实现资源合理分配和共享,发展符合西北地区经济建设需要的体系。

一、引言

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以及贫富差距。尤其是经济差异化发展的过程中,西北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崛起、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西北地区经济贸易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使得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部分地区受到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政策支持不足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缓慢,进一步拉大了西北区域经济的地域性差异。所以,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性,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结构亟待调整。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时,需要加大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缩小西部城乡之间的差距,推动西部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开拓符合西部地区发展的扶贫之路,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此来构建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预警机制,加大区域经济战略性调整,关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

“十三五”规划中,针对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主要以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以及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发展新格局为目标,贯彻落实“一带一路”等经济体系,形成全局覆盖的战略布局,致力于高效精准扶贫的举措是,努力实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脱贫建设,并结合内部经济结构,凸显西部地区经济特点,高度重视缩小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本文以西北地区为例,探究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加快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地域性差异问题

(一)资源结构分配不合理

首先,西北地区的资源结构分配不合理,当前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经济发展各类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必然使得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受到较大影响,不能达到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建设的目的,同时又不能很好地体现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资源待开发、技术设施建设不充分的情况下,不仅存在着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存在着区域性资源结构匹配不合理的现象。其次,西北地区的区域资源结构差异性较大,没有根据区域资源的匹配特点以及经济结构发展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导致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地域性差异。最后,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地域性差异性决定了资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尤其是资源结构本身的差异性较大,必然增加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贫富差距。

(二)智慧设施管理机制不完善

首先,当前西北地区智慧设施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当前智慧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智慧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智慧管理人才培养全面,影响智慧设施管理工作开展,不仅不能体现智慧设施管理的作用,同时导致智慧设施管理工作的开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制约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质量。其次,持续推进智慧设施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动力不足,政府在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高,政府给予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建设的政策倾斜力度不足,使得智慧设施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管理效果不佳。各项经济建设智慧化设施投入不足,能够为西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的助力有限,不仅造成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約,同时影响西北地区整体经济建设效果和质量。最后,西北地区智慧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智慧设施管理机制不完善,从而造成西北地区智慧设施建设不能为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服务。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缓慢

其一,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缓慢,经济差异化发展得不到有效缓解,导致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无法满足不同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制约城乡一体化经济建设。其二,现有的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性明显较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需求较高,尤其是西北地区的整体经济差异性发展比较明显的情况下,造成西部地区各项工作推进的难度升高,难度加大,会造成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精准扶贫模式缺乏创新

其一,西北地区精准扶贫模式缺乏创新,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性比较明显,且经济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使得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要求存在差异性。既不能有效体现西北地区精准扶贫的优势,同时又造成西北地区的精准扶贫缺乏灵活性,不能满足不同地区扶贫工作的需要,无法达到预期的精准扶贫目的。其二,西北地区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开展缺乏因地制宜的特点,针对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贫困状况了解不充分,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时过于呆板,无法解决部分地区的脱贫问题。其三,西北区域竞争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贫困状况而制定精准扶贫策略,不仅造成西北地区扶贫资金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同时对精准扶贫效果发展构成了形成制约。

(五)区域经济差异性预警能力不高

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型经济差异性发展的预警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还预警体系建设不完善,预警工作开展依据不充分,不能及时有效地提示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没有科学依据区域经济差异化预警体系的前提下,现有的技术、资源、人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分配的目的,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差异性发展的风险。其二,现有的预警能力不高,对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一化研究不充分,不利于西北地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缩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更加不利于缩小西北地区的区域贫富差距。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的预警体系建设不充分,预警监督能力不高,必然使得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作落实进程缓慢。

(六)“一带一路”倡议机遇落实不充分

西北地区没有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而使得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文化背景和现代化的战略机遇依赖程度不高,对“一带一路”倡议机遇的落实不充分。其一,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带发展的机遇,而使得部分地区的经济建设脱离了“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而造成“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不能很好的辐射西北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其二,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以及丝绸之路的沿线文化经济挖掘不充分,对文化资源和地域资源的利用不充分,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不高,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特色不突出。其三,“一带一路”倡议部署下,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始终没有切实有效地与其建立联系,且主要依托于当前西北地区自由资源而开展经济建设,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目的。

因此,为缩小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地域性差异,必须要重视政府的政策支持,加快精准脱贫和“一带一路”倡议部署落实,有效提升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可靠性,夯实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基础。促进西北地区资源结构的优化发展,并加快智慧设施管理机制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采取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模式等,构建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地域性差异发展体系,持续不断地提升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均衡不同地区的资源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形成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模块之时,努力营造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氛围,构建西北地区特色化经济发展体系。

三、缩小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地域性差异的对策

(一)优化资源结构

其一,依托于西北地区经济开发建设的政策支持,加快对口经济支援,确保对少数民族地区薄弱环节经济的支持,提高西北地区投资效益发展。在加快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构建西北地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海陆空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其二,重点发展西北地区的农业,促进农业管理、农业产业综合化发展,加大农业资金投资,统筹建立节能减排的西北农业体系,加快西北农业自主创新领域的投资建设。提升西北地区投资建设效果,恢复西北地区造血功能,充分利用西北地区人才引进技术和资源,提高西北地区经济管理的可靠性,不断缩短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周期,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性。其三,优化西北地区资源结构,是促进西北地区城市之间资源合理利用,经济产业重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能力的重要保障。

(二)加快智慧设施管理机制建设

其一,加快西北地区资源合理开发,注重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生态旅游经济以及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等,均体现了西北地区民族经济发展的特色。注重有优先发展西北地区特色资源项目的过程中,合理布局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智慧化发展,包括智能设施建设,智慧管理机制的发展,实现西北地区项目的合理布局建设。其二,尤其是国家引导产业专项资金的发展利用,科学合理的应用智慧设施,不仅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及时吸收项目发展资金,同时有效吸纳了劳动力和技术人才,保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对口性。给予西北地区更多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资源支持,既要提高劳动力本身的就业素质,同时又能提升农民的就业技能水平,全面提升西北地区人口素质。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其一,推荐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经济特色,制定精准扶贫目标,采取长远发展的规划,缩小西北地区城乡差异之时,加快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立足于传统民族文化体系经济结构建建设,不断提升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效果。其二,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需要,兼顾城镇和乡村的共同发展,不断缩短城乡之间的差异,使得西北地区实现文化融合、产业多样化发展以及各民族的相互尊重。充分调动西北地区民族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增强西北地区自主发展能力,增进城乡互动交流,有效落实西北地区精准扶贫的战略,增进农民收入,逐步有序地消除西北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其三,重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性发展,既要发挥智慧设施的作用,争取无公害、无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西北地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绿色化发展,建设低碳环保西北地区新型城乡。

(四)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模式

首先,西北地区在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策略的过程中,强化精准扶贫精神的建设,稳扎稳打开展西北地区脱贫致富工作,做到项目安排投放精準性,资金利用精准性,将脱贫措施落实到具体户,成立西北地区脱贫攻坚小组,保障脱贫的成效性。其次,西北地区应当不断深化脱贫政策的落实,并且拓展脱贫致富的基本思路,深化脱贫致富改革,切实有效地体现脱贫的优势,便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结合科学发展规划目标,合理引导西北地区落实脱贫精准策略。有效提升西北地区脱贫策略实施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最后,在探究西北民族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促进西北旅游文化资源之间的融合,加快西北地区扶贫策略的发展,提升西北地区人口素质教育水平,加大西北地区人力资源管理,全面提升西北地区的脱贫力度,并做好长期脱贫扶贫准备工作。

(五)构建区域经济差异性预警体系

首先,西部地区根据区域经济差异特点以及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宏观政策调控。加强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化的预警,并在区域经济预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落实区域经济的安全稳定发展。在有效调控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加快西北地区区域经济的调整,逐步缩小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其次,在西北地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调控,并向不发达地区调整资源,鼓励不发达地区引进技术和资源,强化区域经济合作和针对性的资金、技术支援,帮助区域经济落后的地区发展经济。

(六)努力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机遇

其一,在西北民族发展过程中,应当借助于传统文化背景,加快“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实现“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各民族地区经济的融合,有效改善内部经济落后的市场环境,并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缩小经济差异。在“一带一路”经济带倡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新型工业农业,并重点开放城市和贸易口岸,促进西北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通有无,其二,在实现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积极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实现技术智能化操作,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加快现代服务设施的创造性发展,努力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并实现西部发达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

文中阐述西北地区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的相关内容,总结了西北地区经济产业化发展的特点,并有效提升西北地区的投资结构优化趋势,加快西北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发展,改善西北地区的就业环境,实现西北地区城镇化建设,推动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努力实现西北地区的精准扶贫,开拓西北地区因地制宜的扶贫策略。实现西北地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区域经济预警,丰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奠定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经济稳步均衡发展的基础。因此,为缩小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必须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和分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有意识的完善西北地区经济体系。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发扬脱贫精神,努力加快西北地区经济稳步协调发展,长期服务于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设施精准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西北地区投资环境评价分析
寒露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西北地区商业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索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提升西北地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研究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