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市场的比较和分析

2022-02-19 05:27孙宇鹏
今日财富 2022年2期
关键词:资本欧洲企业

孙宇鹏

基于全球三大资本市场,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三大资本市场,分析各洲在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分布和产业布局。首先通过趋势分析观察全球资本市场中的重要股指在2021年初至今的变化趋势;其次通过分析全球主要的三大资本市场对各地区产业行业的优势劣势进行总结。亚洲市场选取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中的前20家上市公司做参考,北美市场选取道琼斯工业指数成分股中前20家上市公司做参考,欧洲市场选取英国富时100指数成分股中前20家上市公司做参考。

2021年9月21日,正值中秋,是一个花好月圆,阖家团圆的好日子。但是对于全球资本市场来说,似乎是被一只无形的手在用力往下压。全球42支股票指数中,9支股票指数呈上涨趋势,其余33只股票指数全线下跌,下跌股指占全部股指的近八成。全线跌幅达到49.81%,其中跌幅最大为富时意大利MIB指数,跌幅达到2.57%,跌幅超过2%的股票指数多达11支,其中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的股票指数跌幅最为明显,欧洲19支股票指数全部下跌,北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100以及标普500指数跌幅均接近2%。虽然今天值得一提的是,亚洲地区并未呈现如此一边倒的情况,除了日经225指数和恒生指数呈下跌趋势,其余尤其中国内地的两大股指均有涨幅。恒生指数的下跌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在广州恒大地产财务危机事件发生后,投资者对地产板块信心大跌,恒生地产指数大跌6.69%。其次还有一个因素,香港官方要求房地产巨头解决香港房屋短缺的问题,这一因素导致地产、银行和保险集体受挫,这个原因很好解释,保险企业的主要投资者是国内当地生产企业,所以很容易受地产板块的牵连。至于银行方面,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是放贷,房贷和放贷给地产企业是很大一部分,地产企业出现问题,银行肯定首当其冲。

虽然出现如此一片荒凉的局面,但是从长期来看,尤其是从年初至今,大部分股指都是蒸蒸日上的情况,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只股指观察。选取美国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中国的上证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欧洲的英国富时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美国的标普500指数,香港恒生指数,日经225指数,德国DAX指数。他们代表世界500强中80%的企业,包括了科技、金融、能源化工、互联网、餐饮、零售等几十个行业的龙头企业。

美国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884年成立至今,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市场指数之一。纳斯达克是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一,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基本涵盖了全球所有新技术行业,包括软件和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标普500指数覆盖的公司都是在美国主要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其覆盖的公司数量比道琼斯工业指数更大,非系统性风险更加分散。美国的三大股指代表了美国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地位,美国资本市场里不仅包含了在美国上市在美国经营的公司,还包含了众多在美国上市且在各国经营的上市公司。为什么美国的资本市场如此获得全球企业家的青睐呢,例如2018年有19家中国公司赴美上市,2019年达到了32家,2020年是34家。上市本质是为了融资进而扩大企业规模,利用规模效应使公司获得更大的利润,从而回报投资的股东们。在美国上市,限制少,周期短,估值高,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估值高,连年亏损的企业也往往能获得不错的估值,这对一家想要上市的企业来说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英国富时100,法国CAC40,德国DAX并称为欧洲三大股指。其中英国富时100指数涵盖了欧洲大陆9个国家的上市公司,富時100指数涵盖了伦敦80%的股票,是全球投资者关注欧洲股市的风向标。德国DAX指数采用电子交易系统,不仅仅反映了德国股票的市价变化还反映了德国股市的收益情况。法国CAC40指数由40只法国蓝筹股计算得出,但这40家公司的股票中有约45%为外国投资者所有,比例高于任何其它欧洲主要股票指数。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确立了统治地位,欧洲地区因此成为了当时生成力的龙头,这为欧洲市场累积资金和资源提供了基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欧洲先后完成了对生产力的改造,特别是美国,在国内建立了全面的工业化体系,累积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这为美国的资本市场奠定了天然的优势。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推出和升级,世界工业体系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和洗牌,新的世界工厂中国正在崛起,中国的资本市场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目前主要有两大股指,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北京证券交易所刚成立,相信未来也一定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旗帜。在中国的两大股指中,上证综指是中国最早发布的指数,涵盖了众多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恒生指数是由香港恒生银行下属公司编制,反映香港股市价格幅动趋势最有影响的一种股价指数,恒生指数的地位在于其是中国资本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沟通的桥梁。

在亚洲地区,除了崛起的巨人中国之外还有一个曾经无比辉煌的资本市场,日本的资本市场曾在二战后登上了世界的顶峰,1989年的日经指数涨到过38885点,后来因为美国强迫其签署广场协议,日本资本市场的泡沫被挤破,经济一落千丈,从此辉煌不再。即使日本不再是往日世界的工业中心,但是也不能忽略其在亚洲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日经225指数是考察和分析日本股票市场长期演变及动态的最常用和最可靠指标。

从大盘指数来看,美国三大股指从年初以来都是显著的低开高走,这跟美联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息息相关。美联储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维持长期的低利率,促进消费和经济,使得资本市场表现得非常景气,这种虚拟的景气依靠着美元霸权使得美国资本市场的泡沫越来越大。日本和欧洲同样采取着宽松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却一直萎靡不振,这就像在宽阔的空地上打开一个水龙头,地上却没有水,因为水都流向了别处。但是在美国资本市场周围,这片空地上似乎被一个东西围了起来,阻碍了水的流出。这个保护美国资本市场的围栏实质上是美国的经济,2010年,全世界除中美两国以外的全部国家GDP加起来,大约是美国的3倍,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3倍。如此高的GDP背后首先是财政赤字,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美国政府更是把财政赤字上升到过去的3倍不止。繁荣的经济让美国的资本市场能获得更多全球投资者的青睐,当优质的资产全部进入美国资本市场,这个内循环就达到了。新冠疫情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仍然处于常态化货币政策区间,没有欧美那样“大水漫灌”,这将使得中国的经济继续保持温和的慢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欧美不同,中国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还有进出口。2008年前后的中国,劳动力成本还比较低,环境污染也很少被计入经济系统,银行放松信贷后,国家大力发展基础建设,中国工业制造业大干快上,让中国很快就形成了产业集群优势,使得中国制造业成本进一步降低。海量的低成本制造涌向世界,外贸顺差大,外汇储备暴涨,使得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球投资者的目光转向中国,大量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企业的发展。

为了更深入分析全球资本市场的差异,我对比了一下全球资本市场中各大股指的上市公司类型。在北美市场,我选择道琼斯工业指数作为指标,提取了道琼斯工业指数的30只成分股,并抽取了30只成分股的前20位上市公司。在亚洲市场,我提取上证50指数的50只成分股,抽取了前20位上市公司。在欧洲市场,我选择英国富时100指数,并提取了其中100只成分股的上市公司,抽取了前20位上市公司。把所有公司所在的行业分为金融服务业,食品加工业,加工制造业,生物制药业,能源产业,互联网产业和其他产业,其他產业主要包括房地产等产业。然后把上证50、英国富时1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中各抽取的20家公司放入这个分类框中,通过对比各个地区在不同行业内的公司分布,得出结论。这个分类非常有意义,它可以让我们找到每个资本市场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各个行业对应各个地区国家的基本经济基础。

从上证50中抽取的前20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金融企业,1家食品加工企业,4家加工制造企业,3家生物制药企业,2家能源类企业,1家互联网企业还有4家是其他类型的企业。除了互联网企业外,其他6类的企业分布非常均匀,特别是金融企业,占比最大,制造业紧随其后。中国的资本市场具有金融加工业的特性,工业制造与金融服务齐头并进,使得中国资本市场能立足于强手如林的国际资本市场之中。令人惊讶的是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数量领先于欧美市场,中国的生物制药行业起步较晚,不同于在二战时期就比较发达的欧美地区,这意味着政府对于生物医药等原本落后的产业有巨大的推力,对于各个行业都保持均衡的发展。

再观察北美地区,从道琼斯工业指数中抽取的20家上市公司中,有3家金融企业,3家食品加工企业,8家加工制造企业,1家生物制药企业,4家互联网科技企业和1家其他类型的企业。这样的分布非常符合美国特色,强大的制造加高科技加金融,成为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基石。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拥有全球高科技企业最多的国家,包括互联网、航空航天、信息科技等产业领先全球,同时也拥有全球最完善的高端制造业链条,这使得它本身的生产力极具竞争力,在与世界同行企业竞争市场时可以在价格,性能方面获得突破。在能源产业方面,美国本土很少存在大规模的开采,天然气、铁矿石等能源都是依靠进口,因此其本土能源产业较少,主要依靠外部输入。

从英国富时100中抽取的20家上市公司中,有6家金融企业,1家食品加工企业,1家加工制造企业,2家生物制药企业,5家能源企业,5家其他类型企业。欧洲不愧是世界金融起源的中心,最早可以追溯到10世纪教会时期,当时的教会发动战争攻打耶路撒冷,而推动了汇票等金融产物的出现,后来慢慢被市场所运用。唯一的一家加工制造业其实还是军工制造业,这意味着欧洲早已不是工业化的地区,已经把它的工业系统转移给了其他劳动力低价的国家,而靠着金融业把资金回笼再出去投资。欧洲的能源产业明显多于其他地区,欧亚大陆相连,与非洲仅相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这使得中东和非洲丰富的矿产、石油等资源能高效的进入欧洲,而且欧洲本身就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像俄罗斯本身就是天然气出口大国,英国、挪威本身就是石油出口国家,所以能源产业发达也就不足为奇了。欧洲的短板在于它钱20家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这似乎与老牌科技发达地区格格不入。互联网企业的产品不像工业企业的产品一样具有通用性,欧洲人本身就崇尚个体的特性,对于互联网产品的认同度各不相同,因此造成了本地区互联网信息产业没有形成集群式的发展,这给其他地区的互联网企业产生了机遇,谷歌、脸书、腾讯、阿里等国外互联网巨头如今已经深深扎根了欧洲市场,相比于护城河又宽又长的国外互联网企业,本土互联网企业异军突起更是难上加难。

本文对于全球资本市场的分析与比较还有提升空间,例如在对亚洲地区做分析时仅选择了中国地区的上市公司,这样的选择不能说具有片面性,但其实是不全面的,例如中国海运产业不如韩国,汽车制造业不如日本。但是也希望通过此文对分析全球资本市场的学者们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资本欧洲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
真实资本与虚拟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