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理论下的“凡尔赛”现象

2022-02-19 05:25陈素文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凡尔赛网络流行语

陈素文

内容摘要:“凡尔赛文学”语体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被大量转载和改编,广为流传。文章视其为一种强势语言模因,特点包括欲扬先抑,运用第三人称和自问自答。该模因变体受社会环境、传媒、人的认知模式等因素影响产生同构异义与同义异构两种变体。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语言模因 模因变体 流行理据

“凡尔赛文学”源于微博博主“蒙淇淇77”,该语体表面在吐槽,实则在炫耀自己优越生活的话语。后出现在微博博主@小奶球视频中,凡尔赛原是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凡尔赛宫的名称,后来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引用了该名称及相关历史事件,讲的是路易十六妻子的上流生活故事,很有贵族气息。经“蒙淇淇”、“@小奶球”的视频传播后,由此凡尔赛来指代朋友圈贵族。后来该文体被网友广泛模仿并使用,于是产生了一個网络热词“凡尔赛文学”及其变体“凡学”、很“凡”等。

一.模因与强势模因

“模因”是最早出现在理查·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后来我国学者何自然和何雪林于2003年将“memes”翻译为“模因”。[1]

人类社会存在与基因遗传过程的相似性,也存在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即模因(Dawkin,1976) 。在社会生活中,某个信息因子被加以模仿并得以广泛传播即为模因。(何自然,2005)。

在模因被接受主体内化于自身记忆并进行传输等步骤后,强势模因会借助自身传播力度大,受众多等特点而得以保留(Heylighen,1998)。但是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使用者心理的改变以及传播媒介的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两者会产生转变,强势模因会淡出人们的视野,退出历史舞台,而弱势模因会重返大众交际领域,重新引领人们的谈论方向。总而言之,强势模因只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才为广大使用者使用,而凡尔赛文体因其特殊的表达方式特点,使之具备强势模因的属性从而不断被传播。

二.网络流行体“凡尔赛文学”的复制和传播

由于“凡尔赛文学”已成为当下人们所熟知的网络现象,其文体的使用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潜在的模因,“凡尔赛文学”进入人们的认知。于是,一些接受主体开始使用该模因。[2]“凡尔赛文学”语体在网络上主要有三点特征:欲扬先抑,运用第三人称和自问自答。

1.直男什么的最痛苦了,你们简直不敢想象,尤其是这种霸道总裁式的直男,情商简直堪忧。那天我说,我一个人住在这源氏别墅里好孤独啊,其实就是想他每天下班早点回来陪我,结果他买了全球据说只有一只的血统纯正的赤雪犬送给我。我问他我穿的这件衣服好不好看,只是无聊想和他聊聊天而已,结果他第二天就给我买了Burberry,Louis Vuitton,Prada,DIOR等等当季限定服装。和直男谈感情什么的,他们有感情吗?他们根本一点都不懂!

从语义逻辑上来说,先出现否定性的评价是先决条件;而从结构上来说,凡尔赛文学语体一般使用大量表达负面情绪的词语,如“痛苦”、“孤独”,但是与之搭配的又是一些表达积极含义,显示身份、地位等的词语,如“Burberry”、“DIOR”。因此,“凡尔赛”会在交际者、交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有多种变体。因此原来的“凡尔赛文学”语体形式就是潜在模因。某种语言现象一旦开始出现,就会成功地传染给部分接受主体,当这种潜在的模因现象符合主体的认知和理解,就会存在于主体的认知中,并且使用的频率与记忆时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交际主体在特定的交际情境下会根据自己的交际需要激发特定的“模因”记忆体。而其他交际主体(交际的另一方)会因为此次交际而对这个语言现象给予关注,并且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吸收并纳入自己的记忆体系。并且在下一次的交际场合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造与使用,如此循环往复。

三.“凡尔赛文学”语体的模因变体

根据迪斯汀(Distin)的观点,人的大脑里汇聚着各色各样的信息即模因的元表征,而表征即是信息的再现或复制,但是在交际中会出现各种变体。何自然认为语言模因变体有同构异义的复制传播形式(表现型)与同义异构的复制传播形式(基因型)两种。

1.同构异义

同构异义指的是不改变信息的形式但填入不同的内容来实现复制与传播。它属于基因型模因。也就是说,尽管“凡尔赛文学”语体形态各异,但有些语言形式也是被复制了,只不过表达内容会根据说话者以及语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如:

例1.我长头发时经常忘戴发带,他就买了一打发带,不同颜色的。每次我出门,想扎头发就找他。重点是,每次他手腕的发带颜色,都和我衣服颜色很配,每次都是同色系。他说他出门前会根据我的衣服,拿不同的发带。细节处的甜,才最动人。

例2.今天和谢广坤聊天时突然想起一件事。我每天都吃大葱蘸酱,他就买了一车大葱。每次我想拿大葱来蘸酱时,就找他。他怕我腻歪,买了不同产地的大葱。章丘的,临沂的,菏泽的,胶州的,枣庄的,我每天都能吃出不一样的味道。细节处的甜,才最动人。

例1是典型的“凡尔赛文学”,首先先写自己丢三落四的毛病,似乎是相对自己进行批评,后面一看实则却是对象为自己准备了发带,而且还是各式各样的发带,这种形式实际是为了炫耀另一半对自己的贴心。于是这种前后反差很大的语体引起了网友的不满,认为说话者是在秀恩爱,其中的原因既有说话者其他微博带给人的“光圈”效应,也有来自该语体矫揉造作的文风影响,导致受话者对该语体呈现反感态度。

而第2个例子的形式与第一个大体一致。但是说话者的态度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社会地位或者对象对自己的关心。只是引用了“凡尔赛”体来讽刺那些故意炫富的人。在典型的“凡尔赛”体中很容易出现香奈儿、迪奥等高档奢侈品,也很容易出现类似言情小说中的“总裁”情节(即男性对女性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这种无微不至又十分琐碎,十分做作)。因此,人们引用“凡尔赛”体,但是装入的内容确实山东大葱等日常事物,通过所谓的“俗物”一下子把炫耀者营造的浮华、精致世界打破,有力地讽刺了这些人的虚荣心理。

总体而言同构异义即语体形式一致,但是两者的内容不一样,交际者的交际意图也不一样。通过以上两个“凡尔赛”语体的分析可知 前者给人秀恩爱之感,而后者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该语体写的是不同的内容对前者的行为进行嘲讽。

2.同义异构

同义异构指的是信息的形式有所变化但其中的内容部分相似。它属于表现型模因,构成成分更复杂。在不影响语义表达的前提下,“凡尔赛”语体模因本体也会产生多种类型变体。

例1.“结婚七年果然爱情没了,自说自话给我买DIOR,我喜欢的那款LV说了好久他不往心里去,我才30多就没了爱情。”

例2.“我这件香奈儿的套装,穿起来果然是很舒服,香奈儿是高级品,可是我最讨厌衣服、皮包还有首饰全部都一起用香奈儿的人了,虽然这些东西我全都有了。”

例3.天呐!在路上遇到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哥哥,超级帅!本来想主动去搭讪的,但他居然先来和我说话了!Really?可是我今天妆都没化嘤嘤嘤~我以后一定每天出门都化妆!

以上例句均是与凡尔赛文学语体相似的的语言变体,以上三个例子都使用了第一人称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观点,并且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例子中也没有出现自己问自己的情况,但是以上三个例子都保留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尽管存在这样三种不同的变体,仔细揣摩句子的意思后,依然可以把欲扬先抑、灵活运用第三人称和自问自答看成是炫耀自己的话语。例1中,首先表达自己对对象的不满,抱怨对象对自己不够关心,但是到后面却是在写对象给自己买奢侈品,表面意思是对象只满足了自己的物质需求,没有顾及到自己的情感需求,但这里实际是在炫耀对象对自己的宠爱。例2中在表达自己对香奈儿这个品牌的不满,看似自己对香奈儿有很多不满意,可是到了后面有又补充了一个信息:虽然不满意,可是都拥有了。这种转折实际是在暗示自己雄厚的经济能力。例3表达的是后悔自己没有化妆,按理如果没有化妆素颜状态下应该比较差,可是说话者却指出自己还是由于长相突出的而吸引外国人。这里是在炫耀自己的容貌十分突出。那么上述三个例子都可以看作是“凡尔赛文学”模因的同义异构表现形式,即表现形式相似,都是欲扬先抑,但是内容不一样,有写自己财力的,也有写自己外貌的,还有写自己对象的,但表达的都是说话者炫耀之意。

四.“凡尔赛文学”的流行理据

“凡尔赛文学”之所以能在网络爆红,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下面将结合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社会角度

阿图塞认为一个意识形态会对特定的社会体系产生作用。他认为,意识形态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并且存在于各种社会形式中,进而影响每一个人。在中国,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个人主义,主张要极力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受传统儒家文化温良恭俭让的思想影响,中国人更讲究谦卑,谦虚甚至不惜采用自贬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因此受到传统中国文化的谦让意识形态影响,即使是在主张自我,放飞个性的网络空间,这种植入基因记忆的文化观念依旧对人们产生巨大的作用,人们仍然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过度的张扬会引起对方的不满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凡尔赛文学”的使用者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才选择采用这种看似矛盾实则合理的话语方式,同时在这种文化影响下的有千千万万人,基于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所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这种方式,这也就造就了“凡尔赛文学”的出现及流行。

2.传媒的力量

当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许多信息一经发出,即刻受到全部人的关注,传播的速度与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人们在接收了信息以后,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去理解信息,“凡尔赛”现象出现以后,该语体矫揉造作,故弄玄虛的态度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满,于是他们对该语体现象进行批评,后来对“凡尔赛文学”这种现象从一开始的批评逐渐演变为嬉笑怒骂式的嘲讽,这种方式的采取一经推出,即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烈推崇,继而也推动了“凡尔赛文学”语体的流行。

调侃类的网络语言能够轻松地实现与他人感情的沟通与交流 ,实现对自己感情的彻底宣泄、实现突显自我,彰显自我的弦耀。[3]由于当前社会经济急速发展,人们的生存压力日趋增加。另外凡尔赛文学借助网络媒介来凸显自己的优越感这种行为也引起了被生存压力压迫的大众的广大不满以及反感。虽然一开始有些人也想借这种文体进行低调的炫耀,但是随着广大普通网民的玩梗,即使他们社会地位普通,生活条件一般,但是为了纾解自己的压力以及表达对这种行为的不满,他们也开始模仿这种文体,这种情况下,“凡尔赛文学”语体的使用就已经转变为使用者为了排解压力达到自我放松的目的而去使用的手段。

3.认知分析

认知是指知觉、记忆、理解 、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思维问题。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会根据语境以及交际意图来确定自己传达的话语信息量。在网络空间中,网络的使用主体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思维活跃,主张自由,表现真我,而且受国外思想的影响较多,而且也易于接受国外思想。所以这群网络的使用主体拥有共同的认知背景,在看了“凡尔赛”语体后,这些年轻人本着不羁的心态来对该语体进行“改装”,在这种交流中说话者可以通过模仿该语体向受话者传达自己的调侃意图,而受话者因为有相通的认知背景,能立即很快领略说话者的意思,就会与说话者产生共鸣,从而形成一次比较顺畅的沟通,进而交际双方获得了身份认同语与群体归属感。随着这种交际方式的成功使用,交际双方会更大频率地使用该交流方式,这种心理机制在传播过程中起的作用比较大,从而也推动了“凡尔赛文学”的流行。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双方认知背景相同,但是受话者明白说话者仅仅是为了炫耀而使用该文体,这样就会形成一次不愉快的沟通,容易造成说话者心里的负面情绪。这种情况下可能就会阻碍该语体的流行。但是这种情况出现的会比较少,相对于对一种现象一味地抵制与反抗,人们更乐衷于对其进行调侃与讽刺,也就是网络上出现的“玩梗”。

4.心理分析

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自我呈现即是指在别人面前按照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意愿来展现自己。Baumeister认为自我呈现是在与人交流时考虑会到自身形象建立的因素。Tetlock认为自我呈现就是个体的身份构建,是交往中的社交策略。[4]根据以上观点,人都有自我呈现的欲望,使用“凡尔赛”语体的人基于虚荣的心理为了给受众塑造自己是社会精英、上流人士的形象,会通过语言对自己进行包装。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社交过程中为了一定的交际目的势必要对自身形象进行适度包装,这点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形象如果过度呈现,这将是自恋的状态,使用“凡尔赛”语体的人即为这种自恋的人。

网络词语、语体与当代社会生活、观念息息相关。通过对“凡尔赛”语体的分析,我们可知该语体出现及盛行的原因主要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并且由于受社会环境即网络的广泛使用,认知机制以及心理如自我形象维护维护需要等因素的影响,“凡尔赛文学”以自己独特的话语风格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创新解读,这也造就了它的盛行。

参考文献

[1]辛泳妍.《模因论视角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的分析》[J],海外英语,2018.6

[2]王丹丹.《网络流行体写作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5

[3]赖丰兰.调侃类网络语言的描写分析[J],南昌大学,2012.6

[4]腾叶.《自恋人格与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关系研究》[J],西南大学,2016.4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凡尔赛网络流行语
新语
“凡尔赛”的意义与用法
凡尔赛C5X
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二十四)
人生不靠“凡尔赛”,敢于做梦还应勤于追梦
凡尔赛文学:优越是假,炫耀是真
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