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2022-02-19 19:51陈星
今日财富 2022年2期
关键词:低龄老龄人口老龄化

陈星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龄化的加剧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做好老龄化趋势下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能够有效应对新形势下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冲击,保证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但是,目前我国针对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措施等还不够完善,尤其是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本文将就老龄化趋势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进行探索。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现状分析入手,论述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已经逐步步入老龄化阶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已经达到24090万人,约占总人口数的17.3%,其中65周岁的老年人人口数已经达到1583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1.4%。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渐趋严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妥善应对当前的老龄化危机,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而其中,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是较好的应对方式之一,尤其是一些低龄老年人,刚刚从工作岗位退休,仍旧具有强烈的再就业的意愿以及能力。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都应该鼓励老年人口的创业就业行为,探索老年人力资源渠道,缓解老龄化问题,实现老年人的自我需求。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必要性

1.人口老龄化趋势减少了必要的劳动力供给

在经济发展中,行业所需劳动力数量的多少,除了受人口总量的制约外,也与总人口的年龄结构有关。总人口数中,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则非老年人口比重下降,而非老年人口作为劳动力供给的主要部分,基数的下降势必要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源泉。而如果劳动参与率与人口出生率保持不变,人口老龄化就势必会导致劳动力供给的下降。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在某种程度上呈下降趋势,而劳动参与率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一段时间之内,劳动力的供给将会受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影响。

2.人口老龄化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而人口的老龄化势必会影响科技发展的步伐。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劳动力队伍平均年龄的上升,这对于未来的科技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分工要求劳动者要具备必要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相应的知识结构,知识层面要求的是掌握的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升级,而职业适应能力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指身体综合素质。劳动力队伍平均年龄的逐步上升,与科技发展对于人才结构要求年轻化的状况是相互冲突的,因此,劳动力的老龄化会使劳动生产率下降。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可行性

1.老龄人力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成本较低

正常来说,老龄人力资源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为其有着深厚的知识文化素养和丰厚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工作经验,对于年轻劳动力来说是难能可贵的。退休后的老年人,虽然已经不从事在职的工作,但是多年以来积攒的工作经验不会随着退休而消失,反而会随着年龄的继续增加,使自身的学识、修养、个人阅历等进一步丰富,知识的储备和完善也会更加系统。这是老龄人力资源的一方面优势,也就是某些行业所说的“越来越值钱”。而与此同时,老年人在工作岗位上多年的积累,通常有异常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有着丰富的可以利用的资源,对于信息的搜集和获取也更加便利。对于一个知识、阅历、经验、人脉等都有所欠缺的年轻人来说,对其培养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而老年人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着庞大的人脉和关系网络,因此,无需付出过多的开发成本,就能够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

2.国家政策明确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国家也开始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创造条件,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机制的逐渐成熟都成为老年人资源开发的有利先决条件。目前,国内已经有多个城市成立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专业性机构以及老年人再就业的咨询机构。尤其是近年来倡导的“银龄行动”,成为老年人实现再就业的专业化平台。与此同时,一些社会组织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机构和部门的职能作用,引导老年人参与社会建设与发展,鼓励和开发老龄化人口资源优势,达到资源有效利用。

3.部分健康低龄老年人有强烈的再就业意愿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科技水平等的广泛提升,人口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地延长。而在老龄化人口中,相当一部门低龄老人有强烈的意愿重返工作岗位。比如,一些低龄老人直到退休都身体健康,并且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投入到工作岗位上。部分职业技能水平较强的低龄老人,因为突然从工作岗位回归家庭,不适应慢下来的生活节奏,因此,急切地想要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希望可以发挥余热,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低龄老人再就业可以适当地减少劳动力总量的减少速度,增加就业人口。

二、老年人力資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层次低

在我国老龄人口中,占比重较大的是农村的老年人。因为条件限制,农村的老龄化人口大多从事的是单一的重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而受常年的重体力劳动影响,农村的老年群体相较城市的专业基础较好、职业技能较高、知识水平丰富的老年群体来说,受教育程度和身体健康程度都相对较弱,劳动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整体较低。但是,在城市老年群体中,有强烈意愿重返工作岗位的老年人所占比重并不高,这就导致了老年群体中被人力资源开发的多是农村的老年群体部分,从事的也都是粗放型的体力劳动,工作领域也一般集中在基础性岗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层次较低,水平较为落后,开发率不高。其次,在老龄人口再就业方面,城市能够为其提供的也都是相对低端的职位,比如环卫工、门卫、保洁、家政保姆等。而绝大部分有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老年人不愿意从事此类工作,而能为这部分老年人提供的专业技术相对较强、知识结构要求丰富的岗位又比较欠缺,因此造成了供需之间的矛盾。

(二)老年人力资源保障机制缺位

当前,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中,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即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保障和协调机制欠缺。首先,当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针对老年人返岗的指导机构和实施方案,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和引导,这是大部分老年人力资源无法有效开发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我国缺乏完善的老年人工作体系,也没有专门的老龄人力资源岗位和产业,这就直接导致老龄人力资源需要与适龄人口共同竞争相同的工作岗位,竞争力弱,劳动力资源开发不充分,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其返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我国目前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老年人在返岗中的合法权益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也导致老年人在工作中过于谨慎小心,限制了能力水平及专业技能的发挥。因此,要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体制机制建设,为老年人返岗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确保老年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发挥出更大的老年人力资源的价值和效益。

(三)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缺失

当前情况下,老年人就业多数都是通过熟人介绍、原单位返聘以及自主创业等实现,很少有公开的社会渠道与机制引导老年人实现再就业。即使有这部分通过特定渠道实现再就业的,也是那些知识水平、能力素质、专业技能等都十分过硬的高质量老年人力资源。对于农村老龄人口来说,因为身体素质、专业技能、知识结构等的限制,通常无法获得更加适合和理想化的再就业机会,加之消息相对闭塞,因此,多数也都是通过熟人介绍外出打工,或者留在本地进行农业相关的工作。但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众多,可重返社会岗位的适龄老年群体数量也较为庞大,针对这部分人的再就业渠道很难被广泛推广。正规渠道的欠缺,导致一部分适龄的老年人缺乏有效的信息,而有需求的用人单位又没有很有效的推广渠道来传递需求,造成了老年人力资源的流失。许多政府职能部门对于老年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不成熟,增加了老年人就业的难度。

(四)传统观念阻碍人力资源开发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人们对于劳动的认知更多地是来自于农业耕种。而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定义,首先就是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劳动能力的逐步丧失,因此,这种有失偏颇的认知方式,让整个社会并不认可老年人的工作能力。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老年人所固有的传统的技能手段与知识水平显然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求,造成社会对于老年人的认可程度普遍偏低。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颐养天年、共享天伦的思想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老年人迈出再就业的脚步,家人的不支持、社会的不认可、机制的不成熟等,让老年人重回工作岗位的路程漫长而困难。

三、老龄化趋势下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我国老年人再教育体系

首先,要围绕老年人的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当的职业培训,开设相关的特色课程以丰富老年人的从业技能。通过特长培训、才艺培训等方式,既要创新方式方法,又要引导老年人通过掌握具有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职业技能来提高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其次,要对老年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等制定相应合理的评价机制。要从机制和手段方面针对老年人接收技能再教育的水准进行合理的评价,并给予相应等级的认可。评价机制要能够充分反映老年人力资源的水平提升的状况和程度,能否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再就业或者创业。第三,要善于利用现有的老年人力资源,进行人才之间的交流指导、互通有无。一些富有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的老年人在退休前就担任一定的重要的职务,积累了一部分经验,因此,可以对这部分人加以利用,进行教学与经验的交流,并以此提升学习热情。

(二)拓宽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就业渠道

大多数老年人实现再就业的渠道都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而通过诸如招聘网站、招聘会以及其他媒体手段发布的招聘信息实现再就业的相对很少。因此,政府要在这方面加大建设的力度,利用自身优势搭建有利于老年人再就业的平台,并通过设立一定的岗位和部门等,为老年人再就业提供引导、指导、咨询等。与此同时,要建立和完善针对老年人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和相关规章制度等,因为老年人力资源与普通人力资源不同,老年人再就业后是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带薪年假等政策的,因此,政府要研究出台专门针对老年人再就业的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让老年人感觉到自身的就业意愿和诉求被重视。另外,政府要引导相关行业设立适合老年人力资源的岗位,比如医生、教师、文案设计等文职工作。

(三)完善我国现有的退休机制

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是根据劳动者的年龄、身体机能、智力状况等来划定的一种机制,退休机制的设立是为了顺应人体生长的自然规律,是对劳动者劳动的一种保护机制。目前推行的“刚性”退休机制已经不利于我国一些低龄老年人的人力资源开发,也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不到固有的推动效果。因此,可以适当地试行弹性退休制度,即对于年龄到了退休的阶段,但是自身有意愿继续工作,以及身体、智力等状况良好的老年人施行延迟退休,缓解老龄化问题,还能够发挥人才的优势。但要注意的是,针对弹性退休的老年人,要做好薪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政策的保证,平衡好继续就业和正常退休老人的心理预期,避免因为政策措施执行的不合理,导致出现不必要的矛盾。

(四)树立“老有所为”的正确观念

要改变社会上固有的“老而无用”的错误观念,破除老年人的心理负担,实现老龄人力资源的真正价值。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网络化信息化等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受环境影响,目前许多低龄老年人也能够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学会运用一些新技术手段来提升生活质量,比如,微信的应用已经在老年人中广泛推广,许多老年人也会用网络购物、听歌、看剧、浏览新闻等。因此,当适龄老人到了退休年龄之后,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培训,具备再就业的能力的。因此,政府要加大对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宣传,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的氛围,为鼓励老年人实现人生价值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鼓励老年人实现再就业已经成为社会范围内的一种共识。面对人口老龄化,政府和社会要做好积极的应对,采取有效的措施,扶持和帮助老年人重新就业,实现人生价值。同时,还要在全社会范圍内改变“老而无用”的传统观念,打消老年人再就业的思想负担,实现其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低龄老龄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人民日报: 低龄不再是恶行的“免罪金牌”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行政拘留执行年龄拟降低
老龄事业
德江县老龄办调研农村互助幸福院选址工作
低龄留学当慎行
联合国援华第七周期老龄课题研讨会在黔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