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教师引领和示范

2022-02-19 00:43安徽省绩溪中学程根祥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整本书语文教师

安徽省绩溪中学/程根祥

谢枋得编写的《千家诗》卷一七绝的最后一首是无名氏的《题壁》:“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榾柮,慢腾腾地暖烘烘。”这首诗通过蓬草和榾柮的两种不同燃烧情形,展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我们如果把这两种不同的燃烧状态看成当下的两种不同语文教学态度倒也是十分恰切的。一种是建立在乱花迷人眼的新概念新理论的基础上,急功近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另一种是建立在日积月累的阅读和研究的基础上,追求一种由学养和底气为基础的放松境界。2017 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而“学习任务群”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整本书的阅读与研讨”。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也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任务。“整本书阅读和研讨”任务的提出可以说为语文教学达到“慢腾腾地暖烘烘”的境界提供了明确的路径。

整本书阅读的可能性。清代阮葵生的《茶余客话》有这样一段文字:“姜西溟曰:读书不需要多,但严立课程,勿使作辍。则日累月积,所蓄自富。且可不致遗忘。欧阳公言:《孝经》《论语》《孟子》《易》《尚书》《诗》《礼》《周礼》《春秋》《左传》,准以中人之资,日读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稍钝者减中人之半,亦九年可毕。今计九年可毕,则日百五十字也。”阮葵生的这段话可供解读的内容很多,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没有时间阅读整本书是一个伪命题,每天三百字或者百五十字不需要多少时间,十几二十分钟就可以;每天规定一定的阅读量,日日坚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本来就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日积月累,积蓄自然丰厚,就是资质稍钝者可以用九年时间读完十部儒家经典,今天有多少语文老师还在望这些儒家经典而却步;日积月累的阅读可以使所读内容不会很快遗忘,是一种高效率的阅读。

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在“整本书阅读和研讨”教学任务群的完成过程中起码扮演着两个重要的角色:一个是阅读的引领者,怎么指导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另一个是阅读的示范者,为学生的阅读树立榜样。

那么,我们怎么指导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

阅读文本是一个结构体。阅读文本和音节、字、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一样,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结构体,一个很有规则的结构体。陆俭明先生在他和沈阳合著的《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中引用了何大安先生的话:“作为一个结构体一定具备三种性质:整体性、可分割性、内含规则性。”陆先生接着做了解释:“换一种说法,作为一个结构体,一定能被看作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里也一定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成分,这许许多多的成分一定受到一套规则系统的支配而互相层层组合形成种种关系。”依据这种结构体理论,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可以分作两个步骤进行:把整本书看成一个整体性结构进行宏观阅读,这个宏观把握的程序也可以由老师带着学生完成;然后根据可分割性的原则抽出其中若干个精华部分进行再次阅读。

编织人物关系图是一个整体把握阅读文本的好办法。吴小如先生说:“每当我读一部或一篇作品,不论它是长、短、中篇,总要先统计一下出现在作品中一共有几个人物,这些人物构成了哪些有矛盾冲突的故事情节,哪个情节属于整个故事中的主要矛盾。”很有意思的是许倬云先生在他的《八十回顾》中也回忆了他跟着芮逸夫先生读《左传》的经历:“大概在我进研究所的第一年夏天,芮逸夫先生教我做《左传》的人名谱系。差不多有两千多个人名,每一个人不一定只用一个名字,可能多达五六个,连找身份都很困难。要为两千多个人逐一做注解,父亲是谁,儿子是谁,彼此有什么关系等等,做得很辛苦。但是我很感激芮先生训练我做这项工作,因为我这辈子从没把《左传》看得那么仔细,排谱系排了好几大张纸。”许先生就是以此材料为基础写了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社会史论》。许先生读《左传》和吴先生读小说的深度和高度我们到达不了,但是其方法确实可以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即以《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为例,我们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贾府内部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主仆关系三个层面把基本人物关系梳理出来,对《红楼梦》的情节安排、矛盾冲突、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便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做深层次研读便有了支撑。

严立课程不是无序随意的规定。上面提到阮葵生的《茶余客话》中的“严立课程”不是无序随意的字数的规定性,而是从结构体的特点出发,从结构体的可分割性特点出发,注意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每次规定学生一定的阅读量。胡适先生在《中学国文的教授》中专门介绍国语文的教材与教授法,提到国语文的教材共分三部分:看小说,白话的戏剧,长篇的议论文和学术文。小说怎么教授?“先由教员指定分量,——自何处起,至何处止——由学生自己阅看。”“指定分量之法,须用一件事的始末起结做一次的教材。如《水浒》的‘生辰纲’一件事作一次,闹江州又是一次,《儒林外史》严贡生兄弟作一次,杜少卿作一次,娄家弟兄又作一次;《西游记》前八回作一次。”《红楼梦》中这样相对独立而和整个小说结构又有密切关联的情节很多,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严立课程”,每一天或者每一周做出一个内容上的规定,学生基本不太可能望而却步、不愿完成任务。“宝玉挨打”“诉衷情”“抄检大观园”“协理荣国府”等故事都可以成为“严立课程”的内容。

长篇议论文和学术文的阅读要特别注意名词的内涵和外延。胡适先生在《充分世界化和全盘西化》中说:“美国《展望周报》总编辑阿博特发表了一部自传,其第一篇里记他的父亲的谈话,说‘自古以来,凡哲学上和神学上的争论,十之八九都只是名词上的争论。’阿博特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上一句评论,他说:‘我父亲的话是不错的,但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他老人家的算术还有点小错,其实剩下的那十分之一也还只是名词上的争论’。”我们在阅读长篇议论文和学术文时要梳理出整本书中的重要名词,或者说是重要概念,进而分析出这些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思考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援引了哪些证据。我个人以为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核心内容就是要厘清如下几个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乡土本色、差序格局、礼治秩序、血缘和地缘。

以中国为标题的专著往往还隐含一个比较的视角,钱锺书先生的《谈中国诗》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也以中西比较的视角观察中国现代小说史。同样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也是有许多比较的视角,比如“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礼治社会与法治社会”“群己不分与群己权界”“自我主义与个人主义”,侧重的也是概念内涵的比较。

整本书阅读的读书笔记评价。我非常理解整本书阅读的测试性评价在阅读过程中的引领意义,但是如果仅仅把测试性评价作为阅读的唯一评价恐怕是会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沼的。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先生在《文心》中说:“读书要精细,才能写得出读书笔记,反过来说,试写读书笔记也就是使读书不苟且的一种方法。”胡适先生非常推崇朱熹的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的读书方法,说“没有不动手而能读书者”。当然这里的读书笔记不是面面俱到的概括,也不仅仅是大段大段的抄写。谷林先生说:“写书话,是不是宜把视线收紧一点,引例最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因为不是写导读,或曰学术性评论。”谷林先生写书话的心得对我们做整本书阅读的读书笔记评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语文教师必须是整本书阅读的示范者。语文教师的理想状态是阅读史伴随着他的语文教学过程。一般来说一个教师的知识结构由三方面组成: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本体性知识指所教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指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师专业发展很大程度是就这方面的知识结构而言的,不然我们和非师范的中文系学生有什么区别。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关键看一位教师的反思能力和意识,而反思倒是有些类似于围棋中的复盘。围棋对弈结束后,对弈双方根据对方和自己的思路,将刚刚结束的那盘棋再回想一遍,从中进行分析拆解。不懂复盘,再努力也是原地踏步。所以有的老师教书一辈子摆脱不了教书匠的角色,有的老师每一年都在不断进步。而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阅读,甚至是整本书的阅读。

语文老师需要读些语法著作。陆俭明和马真两位先生合著的《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中提出要正确处理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汉语教学要担负文化教学的任务,但是这种教学是伴随性的,不能喧宾夺主,否则容易凌空蹈虚。陆先生和马先生虽然说的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题,但是就我们的语文教学而言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语法知识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当下淡化甚至无视语法知识的语文教学所出现的负面影响已经显露出来,学生作文中文法不通的句子并不少见,成年人的语言表达中同样如此。我们不提倡在语文课堂上灌输语法知识,但老师必须具备起码的语法知识。胡适先生在《国语文法概论》中把文法看成是“民族的常识”的“表现与结晶”,结晶譬如雪花的结晶或松花蛋白上的松花结晶,很有规则秩序,但又是自然形成的。我们在整本书阅读中考虑一下语法方面的内容,或许有助于纠正我们对语法的偏见。

禅宗中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资源。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背景性知识获得要求我们做些整本书的阅读,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读一读卢梭、杜威等,也需要静下心来读一读《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可以关注一下禅宗中的心理学资源,历代流传下来的禅宗故事往往包含着教育心理学的元素。一位高僧无情地拒绝了迷途知返的弟子重回寺院修行的要求,说:“要想佛祖饶恕你,除非桌子上开花。”弟子失望地离开了。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看到佛桌上开满了簇簇花朵,瞬间大彻大悟,想下山寻找弟子,弟子却已重新堕入荒唐的俗世生活。方丈临终遗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错误是不可以改正的。”法国作家布封告诉我们:“天才是无限的耐心。”教育不也正是这样吗?

总而言之,无论是语文老师还是其他学科老师,阅读尤其是整本书的阅读都是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奥菲莉娜是美国惠普公司的前任董事长,在2001 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中回忆她学习中世纪哲学时每周阅读哲学原著,每周要读1000 页的内容,然后把它总结成两张纸的精髓。她说:“这是一种提取事物精髓、还原事物本质的综合练习,而那门课程同时也让我领略了生命的意义。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每一个生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以及不可估量的潜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就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独特的天赋,挖掘自己不可估量的潜能,也是在发现我们自己的天赋和挖掘自己的潜能。

猜你喜欢
整本书语文教师
《论语》整本书阅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