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让“双减”落地的思考与实践

2022-02-19 00:43安徽省合肥市望湖中学汪蓉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研讨双减教研

安徽省合肥市望湖中学/汪蓉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统筹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双减”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教育改革健康发展,事关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双减”工作,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推动学校教育更加优化,让校外培训更加规范。“双减”政策的推行是我国教育体系建设在确保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健康发展,促进新时代儿童、青少年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也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学生休息、娱乐、体育锻炼予以合法保障的要求。

如何进一步推进“双减”?我们该做怎样的探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项贤明认为,减负,作为一场教育改革,必须从改革教育体制、改进课程教学、改良学习方法、改善教育环境等细微处入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全力保障“双减”政策的落地,需要多方协作发力,如何真正实现“双减”后的再提质再增效?学校该做怎样的规划和提升?家长如何正确面对和有序调整?学生应如何有效安排学习和生活?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学校:准确认知,研究提质增效之策

(一)系统研修,进一步促进团队提升

学校要加强对“双减”政策的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理性对待,优化教学,不断提高备课质量和课堂实效是关注的重点。校内研讨、交流流于形式肯定不行,必须做到行政有方向指引、有宏观指导、有微观定位;必须做到备课组活动前有思考、中有研讨、后有完善;必须做到教研组有融合、有共享、有成果。既有备课共案研讨、共享,又有完善的个案呈现。

(二)作业研发,根据校情学情深入推进

学校通过推动加强作业管理,建立作业监管平台等措施,严控书面作业量;备课组通过探索作业分层,进而推进个性化作业,重视作业的有效性、高效性,还要重视实践作业的推广,实现实践性和趣味性的高度结合。作业布置千万不能“循规蹈矩”、不假思索,千万不能“按部就班”、一练到底……同时,作业批改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给平淡枯燥的作业反馈加点“味精”和“糖”,让“双减”后的作业反馈餐更鲜、更甜,乃至色香味俱全。

在“双减”初期,笔者所在学校结合暑假校本培训中老师们的思考和研讨,拟定了“一二三四”双减律动曲:

一禁止:禁止学生在周一至周五额外完成教辅机构布置的作业;

二引导:引导学生理性参加校外课辅;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休息;

三优化: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实效;优化课后作业,创新校本作业;优化课后服务,追求多元融合;

四追踪:追踪教师课前是否精心备课;追踪对学生课后服务的效度;追踪课后作业总量和总时长;追踪“双减”下学生能力的提升。

随着“双减”的深入推进和对“双减”的深入思考,学校又摸索出了升级做法——“一二三” 双减行动曲和“三六九”双减律动曲。

“一二三”双减行动曲,就是分三级行动。由校级行政带头研讨,处室、级部、教研组深入研讨,再由备课组、家委有效落实,并推进反馈、不断完善。

“三六九”双减律动曲,分为三式教研、六好育行、九维评价。

1.三式教研,研出新策。三式教研即项目式教研、高频式共研、分享式课研。学习先发地区的项目式教研,提高集体研讨频次,及时分享备课研讨成果,进一步提高教研实效。

2.六好育行,“育”见美好。“六好”即“生涯规划好、行为规范好、课堂状态好、小组合作好、家庭氛围好、实践参与好”,学校把这“六好”塑造作为指明方向、营造氛围、优化习惯的助推器。

3.九维评价,评出多彩。九维,其一是三趣作业设计,依据能否促进学生的兴趣、乐趣、志趣评价作业的丰富性;其二是三色作业批改,红笔批改、等级批阅、笑脸评优,喜忧看得见,进步看得见;其三是“三好”作业超市,从教师出题好、学生书写好、作业准确率好三个维度评价“三好”,在作业超市布展,展出“三好”作业,奖励读书卡,提升写高效作业学生的成就感、幸福感。

不仅如此,笔者所在学校通过语文、历史、数学、化学等学科的省级课题研究深入推动“双减”的专项研究,从而促进“双减”的科学落实。其中,“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的教学路径和实践研究”课题组结合问卷调查,依据师生的实际阅读数据结果对红色文本教与学进行措施和方法的改进,使课堂教学更接“生”气、更合“师”气。同时,推进红色革命文本阅读与课外深层阅读体验、生活实践体验相接轨,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近红色革命文化,亲身深切感受阅读中获得的体验,实现读、思、行三统一。学校历史组从课题研究深入推进“双减”,暑期布置了“探源身边红色历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主题作业,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本地、本省的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等,让学生带着纸笔、相机,实地亲身观看聆听,一点点记录,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成果。交上来的学生的实践作品实现了有温度的历史和有热度的作业的完美融合,实现了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并重,自然更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备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也让老师们感到惊艳。此外,学校课间数学竞答板前门庭若市,生物作业的模型制作让学生分外喜欢,物理课上观“太空课堂”现场直播,手抄报作业亦是惊艳到了任课老师们,这些多姿多彩的作业形式更巧妙地实现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自律性、主动性的进一步增强。

二、家长:合理规划,学习循序渐进之法

“双减”推行之后,人们能感受到明显变化:周中傍晚,小区里孩子们玩耍、欢笑的声音多了;周末,家长奔波送学陪学的抱怨少了……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教育如同种庄稼,是个慢过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是正道;揠苗助长、滥施肥料都不可取。不仅如此,每位学生都是有灵性的独特个体,教育不仅要根治表象问题,还要究其根源,用家校社携手的“光合作用”来科学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促其长势十足、活力十足。因此,“双减”当下,家校社三方携手是出行方舟,高效学习、快乐生活是导航标。于家长而言,不能按照老思维在选拔上、应试上过度关注,要更新教育观念,理性、客观地认识“双减”。“双减”减的是不合理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不是说“双减”之后就万事大吉,可以放羊式管理了。孩子习惯差、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因为“双减”就自动改善,沉迷于网络也不会因为“双减”就痛改前非……

首先,家长要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只有根壮才能叶茂,教育孩子首先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家长要主动将基本的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教给孩子,用积极鼓励的方法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三观”。身教胜于言传,家长树好榜样,更能教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下一代。

其次,教育需要大胸怀,教子要有平常心。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家庭这所“亲情学校”是生活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教育团队,这个团队要力争与孩子共学、共读、共游、共练、共提升。家长要主动提升自身素质,积累家庭教育经验,融洽亲子关系,开阔孩子眼界,促进家庭成员的共同成长。家长需减掉相互攀比造成的不该有的精神负担,端正孩子养成学好学校课程的学习意识,教育孩子“吃好正餐”,呵护孩子本该有的天性,并增加其生活乐趣。让家庭成为孩子真正意义上的有位、有趣、有暖的第一学校。

再次,习惯是根基,要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孩子良好的读写习惯,培养高效的听课、写作业习惯,培养会学习会玩耍的意识行为习惯等。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孩童养成了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受益终生。

总之,“双向” 学习是为父为母的提升必修课,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循序渐进加以科学引导是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效率的良方。盲目跟风,品德、习惯丢一路,不可取;过度插手学校教育,不可取;“孩子考试家长心慌,孩子考完家长解放”这种心态也不可取。

三、学生:优化实效,提升主观能动之识

学生,首先也要正确认识“双减”。“双减”只是减轻学生们的额外负担,并不是实行“双减”成绩就会大涨,就会成为成绩稳健上升的法宝。

影响学习优劣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想真正给学习带来好的改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列出不学习的危害,认清现阶段自己的成长方向。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做学习的主人;学会体会学习的快乐,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兴趣。二是认识高效学习的关键性。提高听课效率、自主学习效率,培养高效阅读的习惯,感受高效率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三是勇于智学敢于慧玩。学习效率高,空出来的闲暇时间自然就更多,学生不仅要会学会玩,还要慧学慧玩,玩出智慧玩出精彩,愉悦身心,健康体魄,灵活大脑。

立身以立学为先,修养品行要从学习开始。照好“立身”之镜、行好“立学”之为是新时代儿童、青少年奋进途中的万能“钥匙”。今日事今日毕,不做拖延症儿童;降本增效,不做耗时少年王;创新挖潜,不做好高骛远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年,教育大发展大进步,可喜可贺。近些年,虽教育对象这棵棵“小树”偶被外力压弯了脊梁,但“双减”政策正在为教育扶正,回归良性的大教育环境。我们身处一线的教育人要坚持行动在先,家长们要边学习边落实,转变教育观念。未来接班人要主动“蓄能发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乐学乐行,砥砺奋进创三赢。

猜你喜欢
研讨双减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方法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