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修视角回归听课笔记本真价值

2022-02-19 00:43江苏省沭阳县南湖小学章莉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笔记价值检查

江苏省沭阳县南湖小学/章莉

听课笔记,即在听课过程中对授课教师教材处理、教学思路、课堂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思想的彰显、教育理念的提炼等环节的记录。无论是中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听课时记听课笔记如同上课前写备课教案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常规性工作。一篇篇听课笔记,不仅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积累的重要教学资料,也是教师在教学反思及教育科研过程中最具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的学习素材,是值得珍藏的课堂教学学习案例。如今大多数教师仍然以每学期不低于15 篇的数量在记着听课笔记,但是重要的听课笔记却被有些教师忽视。

一、听课笔记不受教师重视的原因分析

按理说,听课笔记如同日记一样,是极具个性化、仅供教师个人阅读与使用的学习资料,是应当拒绝外传的。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听课笔记的作用是为了顺应学校的管理需要,为检查而记,为管理而记,为完成任务而记。教师不愿意记听课笔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对听课笔记的作用缺乏正确认知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校要求教师记听课笔记、交听课笔记,学校层面组织相关人员检查听课笔记,并对听课笔记书写质量进行评比。但是真正引导教师使用听课笔记的学校却少之又少,导致听课笔记成为对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没有多少作用、为检查而存在、服务于管理的形式化的教学材料。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学管理层面对听课笔记的作用缺乏应有的认知,没有将其纳入到教师业务研修中,缺乏对教师使用听课笔记的引导与研究。在这样的管理导向下,教师个体对听课笔记的作用也缺乏正确的认知。

(二)听课笔记被纳入教师教学绩效考核

在很多学校,听课笔记被纳入到教学管理中,成为检查及考核教师教学业绩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教学管理框架内,有针对听课笔记的具体要求,例如每学期不低于多少篇,每篇不低于多少页等。教师们要在学校统一印制的听课笔记本上,按照统一的格式,在规定时间内拿出规定数量的听课笔记,并且字迹工整、格式规范、篇幅较长;即使没参加听课,自己造一篇听课笔记,或者抄其他教师的听课笔记,这项内容的考核成绩也能拿到高分。如果没有按照格式化要求记听课笔记,即使真的参加了听课,并在听课过程中获得较大收益,这项考核的成绩都不会太理想。

(三)听课笔记成为学校迎检的项目

很多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门每年都有一次对所属学校进行教育视导检查的工作惯例。在教育视导检查过程中,主要是检查各种教学资料,例如教师的教案、听课笔记、学生的作业……由于听课笔记被纳入视导检查项目,所以教师们记听课笔记的目的是让别人检查,而不是给自己使用。为了迎接检查而记的听课笔记,记的目的是给别人看,记的质量标准是让别人看着养眼,这样的出发点使得听课笔记存在的初衷发生了改变,必然导致听课笔记应有的价值发生偏差。当教师记的听课笔记不是为了自己使用时,听课笔记对教师业务发展的作用也就不存在了。

(四)学校教务部门缺乏对听课笔记的专业管理

部分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只用行政化手段让教师记听课笔记、交听课笔记,只关注记没记、记多少,但却很少能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对听课笔记进行专业化的使用,较少开展听课笔记的价值研究,也较少针对“如何使用听课笔记”对教师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对听课笔记的专业化管理处于较低的层次。教师们不停地记着听课笔记,记下了大量的听课笔记,但却较少在备课和集体教研活动中使用听课笔记。由于针对听课笔记的专业化管理水平较低,所以不仅导致听课笔记的使用价值较低,也导致记听课笔记成为占用教师精力的负担。

(五)学校不重视听课笔记的返还

一些学校在学期结束前,要求教师上交一学期的教案、听课笔记等教学资料,组织专人对这些教学资料进行检查。由于上交听课笔记的时间是期末,而期末是学校非常繁忙的时期,部分学校是在师生离校后才对教师上交的材料进行检查,所以检查结束后,经过一个寒暑假,很少有人还记得返还教师所交材料这件事。大量的教案、听课笔记、试卷等材料,像小山一样堆在某个办公室,开学后在整理办公室时,这些材料基本上都被当成废品处理了。由于学校不注重检查后的返还,教师记的听课笔记回不到自己手中,因而也就不太可能记出对自己的业务成长有帮助的听课笔记。

二、回归听课笔记促进教师业务成长的本源价值

当教师记的听课笔记对自己的业务成长没有任何作用时,这样的听课笔记不仅浪费了教师及检查人员的时间与精力,也浪费了大量纸张。要想让听课笔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及学校教科研重要的研究资料,要想让听课笔记发挥其应有价值,首先要解决好记听课笔记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本源问题。在这一本源问题达成正确共识后,为提高听课笔记的使用及研究价值,还需要在记什么、怎么记这两个问题上下功夫。同时还要注重听课笔记的使用、检查、研究等问题。

(一)明确记听课笔记的目的是什么

听课笔记是教师成长过程中必须存在的重要研究资料,记听课笔记是教师常规的教学工作。基于此,记听课笔记的目的是为教师自我学习其他教师教学方法积累资料,是为教师备课过程中提供值得借鉴的研修资料,是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供重要参考。概括地说,记听课笔记是为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服务的。所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明确听课笔记存在的价值,明确记听课笔记的本真价值;不要把听课笔记当成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的项目,更不要将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而应从业务指导的角度,引导教师记出对自己有用、有保留价值、可供研究的高质量教学研究资料,切切实实让听课笔记发挥本源价值。

(二)听课笔记应该“给谁看”

听课笔记给谁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给自己看。听课笔记与读书笔记一样,是基于个人需求,把听课过程中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供日后学习与研究,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研修资料。使用价值较高的听课笔记,对于记笔记的教师而言,如同日记一样,不愿意也不应该交给他人。从教学管理角度说,有要求教师记听课笔记的责任,有指导教师认真记听课笔记的义务,也有检查教师听课笔记的权力。但是责任、义务与权力三者之间是有界限的,如何平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关乎听课笔记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应淡化将听课笔记作为检查项目并与绩效考核挂钩的管理模式,不强行要求教师上交听课笔记,不用统一的模板将全体教师的听课笔记格式化,尊重教师记笔记的习惯,以提高听课笔记使用价值为目的,助力教师记出给自己看、可供教师学习与借鉴、能为教学研究提供素材、有保存价值的听课笔记。

(三)听课笔记应该“记什么”

听课笔记记什么,事关听课笔记的意义与价值。要让听课笔记有用、有意义、有价值,必须在记什么上下功夫。听课笔记除了记课题、授课人、班级、授课时间等基本信息外,重点应该记如下内容:如何导入新课?课程设计过程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在知识讲授过程中提出了哪些教学主张?在重难点的突破过程中用了哪些教学方法?知识点背后的课程观是如何体现的?板书设计有无特色?师生在哪些环节互动、如何互动?本节课教学留给学生哪些思考、为下节课的教学留下了哪些伏笔?本节课的亮点及不足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组织形式?作业布置的内容及作业量是否适中?虽然听课笔记记什么因人而异,但是对以上内容做出因人而异的记录、评价及思考,才是听课笔记中应该记的内容。

(四)听课笔记应该“怎么记”

听课笔记怎么记,是个人习惯问题,不同的人记出的听课笔记有着不同的个性化特征。但无论什么样的记笔记习惯,宗旨只有一个,即以简洁的记录最大化地让听课笔记为自己所用。听课笔记的内容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在关键处下笔墨,把捕捉到的关键信息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呈现在听课笔记上。以师生互动为例,很多教师在听课笔记中都是把教师对学生的个别提问和集体提问时的对话内容作为师生互动的主要内容,其格式是:

师问:……

生答:……

师生对话只是师生互动的载体,听课教师重点要记录的并非只是对话内容,而是通过对话观察学生的眼神、表情、情绪状态等有什么变化,该变化是由哪个关键处引发的;如果自己在教学中遇到这个关键处可能会怎么处理,此次对话对下一个教学环节起到哪些铺垫作用,此次对话对课堂教学起到什么样的调节作用,对话的价值和不足是什么。因此在记录师生互动环节时,听课教师可将习惯性地坐在学生后面面向授课教师,改为坐在学生前面面向学生,以便更好地观察师生互动中学生如何动。听课教师要用一双能够发现问题的慧眼,记出有个性化特征的听课笔记。

(五)听课笔记应该“如何用”

听课,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听课时必须要记笔记,因此听课笔记将伴随教师教学生涯的整个过程。在解决好听课笔记给谁看、记什么、怎么记等问题之后,“如何用?”则事关听课笔记的真正价值。为自己所用是听课笔记的主要用途。教师在使用听课笔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将听课笔记当成重要的学习资料经常性地翻阅,强化在听课过程中的所思所得;2.将听课笔记作为与授课教师交流的素材;3.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问题,通过查阅听课笔记,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上的引领;4.在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注重在听课笔记中收集教学案例;5.加强对听课笔记的研究,并将自己对授课教师教学处理上的感想与建议记在听课笔记上,在一篇篇听课笔记中捕捉对自己有价值的理论与方法上的灵感,让听课笔记为自我教学主张及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

(六)教务管理部门应该如何检查教师的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作为教师重要的教学资料,学校有检查的权力,但检查的目的必须以服务教师教学与研究为宗旨。在对教师听课笔记进行检查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检查人员必须是各学科的带头人。听课笔记是专业性很强的教学资料,如果让非本学科及教辅人员检查教师的听课笔记,势必导致将检查的重点放在只看页数多不多和字迹是否工整等外在的形式上的结果,而只有本学科的教师才能看出听课笔记的专业价值。2.检查的重点是听课笔记的研究价值。如果听课笔记只是对授课教师板书或教案的复制,这样的笔记是没有什么研究价值的。因而在对教师的听课笔记进行检查时,要重点看听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思考、疑问及建议,从中发现有价值的记录,为学校的教研提供素材。3.勿将检查结果进行排名。每个教师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听课后所获得的教学感悟各异,因此在听课笔记中记录的思想观点各有不同,不要用统一的标准对所有教师的听课笔记进行评判。4.检查后要及时将听课笔记返还给教师。

(七)加强对听课笔记的研究

听课笔记的本真价值是为听课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的借鉴及教育研究的思考,因此无论是教师个体还是学校都必须加强对听课笔记的研究。在学科教研活动中,应将听课笔记作为重要的研讨内容进行交流,每学期组织一次听课笔记研讨会,让听课教师把听课过程中获得的思想观点分享给更多的教师。在各级各类教育课题研究中,应鼓励有相关思考的教师对听课笔记的使用开展研究,促进广大教师提高听课笔记的质量。对于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应以项目应用的方式在区域内进行交流辐射;在理论层面,应鼓励教师把基于听课笔记的研究成果提炼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新的教学方法上的思考,并以论文论著的方式将教学主张向更广范围辐射。

(八)发挥听课笔记在同课异构中的积极作用

一般而言,学校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都是相对稳定的,某一学科、某一课题的教学内容,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会有很多老师进行相同内容的授课;但是不同的教师、同一教师面对不同的班级,授课内容及方法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如何进行同课异构,不仅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谋划,而且需要教师在听课笔记中学习和借鉴。通过听课笔记,认真研究其他老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的理念、方法、教材开发、思维培养、科学精神的启蒙、课程思政的实施等关键要素,扩大自己的教学视野。通过对听课笔记的研究与使用,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让自己的教学构思有较高的站位,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方法更加先进、更加切合学生需求。

(九)挖掘听课笔记在集体备课中的价值

当下,很多学校的集体备课都以公开课评课及备课为重点,部分教师在评课发言时大多基于听课时在笔记中所记录的内容,但在评课后的备课环节,听课笔记基本不具备使用价值。为了让听课笔记在集体备课中的价值最大化,各学科教研组应加强对听课笔记在备课中的应用,例如:如何在本次教研活动评课的基础上根据听课笔记备出更高质量的课?如何根据每个教师记的听课笔记形成本课题的优秀教学设计?如何以每个教师的听课笔记为载体进行教研组教学成果的培育?通过在集体备课中的使用,进一步提高听课笔记为教学服务的价值。

听课笔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即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如果听课笔记异化为管理的手段,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因而提高听课笔记的价值,让听课笔记成为教师离不开的学习资料,必须尊重教育规律,让教师愿意记听课笔记,记出高质量的听课笔记,这样才能让听课笔记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猜你喜欢
笔记价值检查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我的自然笔记(一)
Playjng with ch & sh
做检查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