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同构建高中化学知识板块及体系

2022-02-19 01:10陈三明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板块高中化学化学

陈三明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与教师团队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授课特点进行了深度分析,总结了高中化学授课的一般规律。研究发现,教学改革虽然在不断深入,但化学教学质量依旧有待提升:一方面,部分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高中化学知识抽象性、理论性较强,部分教师未使高中化学知识形象化,所以学生处于“学不会”“不想学”的消极状态。大部分学生的化学学习经验不足,不能主动构建知识板块和体系。面对建立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流程这一全新教学目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构建基础知识板块及体系, 做好教学奠基工作

综合课题研究成果来看,高中化学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视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的同步改革,对于化学现象、化学概念等进行了多层次的讲解,但学生的表现依旧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作为听课者未积极参与化学学习活动,面对零碎复杂的知识点,并没有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未形成知识体系[1]。以高中化学“物质的量”一课为例,在这节课中,学生需要学习化学物质的计量方法,但在质量、体积等概念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先入为主,以千克、升等概念看待化学物质,无法区分基础化学概念。

根据高中化学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基础,可尝试在构建基础知识板块的过程中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入手,重新设计教学方案。教师要重视基础板块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知识体系。以高中化学“物质的量”一课为例,笔者围绕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板块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要配置浓度为20%的稀硫酸溶液,应该如何选择硫酸与纯净水?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围绕基础知识布置化学任务,学生则独立进行探究,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并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准备80 克水和20 克硫酸,充分混合之后得到浓度为20%的稀硫酸溶液。

方案二:准备80 毫升水和20 毫升硫酸,充分混合之后得到浓度为20%的稀硫酸溶液。

围绕讲过的化学概念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根据学生给出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以克和毫升为单位称量化学药品合理吗?克一般用在固体称量中,毫升一般用在液体称量当中,对于硫酸这样的化学试剂,如何确定其具体的用量?在化学课堂上,笔者与学生共同交流经验与疑问,构建以概念教学为核心的知识体系: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单位,如克与毫升;其次,使学生了解较为复杂的化学知识点,如摩尔的定义;最后,说明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通过摩尔计算物质的量的基本方法。在建构基础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将化学概念、定义、反应原理等知识融入化学课堂,为学生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难点知识板块及体系,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要围绕高中化学教学活动构建知识板块,从不同的角度制定教学方案,除了引导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外,还要使学生形成自学、乐学、会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基于此,教师必须重视高中化学难点知识教学,整合化学难点,构建难点知识板块和体系,进而提升高中生的化学素养[2]。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部分板块的化学知识点较为复杂,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如钠及其化合物板块。在教钠及其化合物部分知识点时,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钠与不同物质反应的化学特点,还要使学生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因此,教师要构建对应的难点知识板块,帮助学生梳理化学学习思路,掌握化学学习方法。

教师可尝试结合化学教材中的难点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对化学知识板块进行解读,布置化学学习任务,帮助高中生掌握化学学习方法。教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不同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串联化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搭建难点知识板块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化学知识,还要锻炼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创新化学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在之后的化学教学活动中,可围绕“金属材料”“活泼金属”“非金属材料”等概念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运用某一板块的化学知识挖掘更多的化学素材,提高自身的化学素养。将一个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串联起来,在课堂上建立结构清晰的知识网络,可以加快师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速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三、构建探究知识板块及体系, 丰富化学学习方法

课题研究结论表明,以知识传输、讲述为核心的化学教学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促使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要培养学生通过物质的表面特征发现化学原理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对化学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究,有效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尝试构建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共建探究知识板块及体系,引导高中生在探究化学知识的同时不断获取学习经验,创新化学学习方法。以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一课为例,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可以说,元素周期律就是反映物质的化学性质、展现物质活泼性的重要参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探究性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探究元素周期律中化学元素的排布特点,总结化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化学学习经验,展示学习结论:元素周期表当中包含主族元素、副族元素,元素的性质各不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进行排列的,最小的排在最先。教师可以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元素进行分类,按照行、列的顺序总结化学规律,探究不同化学元素之间的差别。教师布置探究性任务,学生负责整理探究结论。为了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在设计以探究为核心的知识板块时,可将与化学元素有关的化学故事融入课堂,如居里夫人与镭、纽兰兹与化学“八音律”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化学家身上的伟大精神。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以人文思想引导学生,让学习者在充满人文思想的全新环境中参与化学学习活动。

四、构建实验知识板块及体系, 锻炼学生化学实操能力

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开展实验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积极锻炼高中生的实验技能,鼓励学生在实验中重新学习化学知识,能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使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形成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课题研究结论表明,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依旧亟待提升。部分教师虽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入了实验教学板块,但学生依旧以“旁观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对于化学知识的认识较为片面[3]。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就必须构建实验知识板块。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温度、压强、反应物、催化剂等化学知识的探究,锻炼学生的实操技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应用化学知识。

师生围绕化学实验搭建知识体系,可从实践教学与理论讲解两个角度入手,学生与教师应明确分工: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实验,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双方共同展开交流互动。在教“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一课时,可以进行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教师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布置化学实验任务:准备氯酸钾、二氧化锰等材料进行实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探究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教师负责给出实验任务,学生以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为基本实践方法,记录实验过程,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因素,进行以下化学实验:第一,对氯酸钾直接进行加热,测定氧气的生成时间与反应速率;第二,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加入化学催化剂二氧化锰,测定产物的生成时间,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学生以小组、个人为单位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关键性因素进行探究,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经验。教师通过对比实验结果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关键性因素。在之后的化学教学中,还可以结合不同的化学实验进行教学,要求学生选择不同的物质,通过改变压强、温度等方式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化学反应的影响,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构建实验知识板块及体系,引导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关键性因素进行探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和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新的化学学习思路。

五、构建趣味知识板块, 延伸化学教学课堂

课题整体研究成果显示,部分高中化学教学依旧较为枯燥、单调,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新时代的化学教学应该构建集化学探究、化学交流、课程互动于一体的全新教学模式。教师可尝试在课堂上搭建趣味知识板块,布置趣味性更强的化学学习任务,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吸引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用实验来验证教师的观点。

趣味化教学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更加主动的态度参与化学课程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技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积极构建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趣味知识板块,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高中化学“化学品的合理利用”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生活中取材,借由趣味性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结合生活情景提出趣味互动话题,如“生活中的废电池”,在课堂上提出相关的化学问题:据说一块废电池在被抛弃之后会泄漏大量的有害物质,能够污染数百吨的饮用水,这一结论正确吗?是哪些因素造成了饮用水污染问题?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化学物质的性质展开讨论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化学知识。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设计趣味性化学实验:将水池中的水当作饮用水,利用可溶解性材料包裹墨水,随后将该材料投入水池中,观察“饮用水”的污染情况,水池中污染物的浓度随着水的体积的逐渐增加而降低,随着时间的变化,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也在逐渐降低。由此可以引导学生作出假设:电池中的污染物会逐渐溶解在水中。为了验证学生所作的假设是否正确,教师可通过水的酸碱度测试、化学物质检测实验开展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假设水中确实存在某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该如何进行检测?能否净化相关物质?开展趣味性实践活动,搭建趣味知识板块和体系,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热情,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知识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化学教学质量。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工作围绕化学方法、化学现象展开,忽视了知识体系的构建,而且部分教学活动与化学课程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部分学生对抽象、复杂的化学知识表现出抵触情绪。对此,教师必须积极探究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板块和体系。教师可以从化学实验、化学基础知识等角度入手,细致分析高中化学课程的教育功能,创新教学方法、模式,通过探究性教学、趣味化教学,吸引学生参与化学学习活动。新时代,师生必须相互配合,协同构建化学知识板块和体系,必须对不同的化学知识进行总结,合理设计化学教学流程,从而逐步提升高中生的化学素养,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和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板块高中化学化学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