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探究

2022-02-19 02:14陈苏福建省龙岩师范附属小学364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火烧云课文作业

陈苏(福建省龙岩师范附属小学 364000)

减负一直是学生、社会乃至家长的共同呼声,“双减”政策的出台,无疑预示着新一轮减负的开展。减负并不是单纯地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或是把学生的负担从一边转移到另一边,而是要“提质”,学生用高效率的学习实现知识习得,从而节省课后巩固、重复性学习的时间,进而实现减负。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严格贯彻“双减”精神,改进教学模式,根据学情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减负增效措施落到实处。

一、把“自主”体现在课堂互动中

1.设计探究问题,开设自主学习空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把时间和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空间里发展个性、增长才干。当前,在减负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与心理负担,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部分学生仍处在“师讲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对作业应付了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空间,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主动“说”。例如,在《将相和》这篇课文的学习中,为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在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扣题质疑,经过梳理,留下如下探究题目:“本文以‘将相和’为题,那么‘将、相’为什么不和?‘将、相’之间的关系是怎样变化的?二人又是怎么和好的?‘和’的意义是什么?”然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通读课文,通过阅读找出“和—不和—和”之间的变化过程,并从课文中得到启发,学习做人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只有同学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维护好集体利益。最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写出本课的读后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2.开展小组合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还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展示才华创造条件,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教学,把学生从传统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太阳》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学习本课除了使学生掌握与太阳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通读课文,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由各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自主学习,开展各小组之间的交流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全面理解太阳的特点。最后,教师为各小组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写作中,写一篇关于月亮的小作文,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全面说明月亮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二、把“生活”融入教学内容中

1.创设生活情境,培养独特的创新思维

把生活与语文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实现知识习得,而不是枯燥、重复地背诵、记忆,能有效减轻学生的疲劳感,实现减负增效。在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教材经过多轮改革,教材内的语文课文形式多样,内容生动,非常适合开发学生的智力,所以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深度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搭建平台。生活化情境教学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其观察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实现语文学习生活化的目的。例如,《火烧云》介绍了自然奇观——火烧云的美丽景象,通过生活化的语言介绍火烧云的形状和颜色变化等内容,引起学生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在教学中,事先在网络上下载火烧云的各种图片和视频,在上课时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并配上相关音乐,向学生讲解火烧云的特点和形成过程,询问学生是否在生活中观察过火烧云,要求注意到火烧云的学生描述自己所观察的火烧云的景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把自己的教学理念由传统授课方法转变为“寻找师生的共同体验”,把抽象文字转化成生活场景,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中,形成独特的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联系生活实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课文叙述了生活中的自然景观或常见现象,但学生却对此知之甚少或熟视无睹。作为语文教师来说,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并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观察生活,从而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只侧重于教材知识或学习技能的讲授,课堂氛围枯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以增效为契机,改进传统的教学理念,密切联系实际,使教学回归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学习中,由于到过桂林的学生很少,学生对桂林山水不熟悉,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受旅游外出时导游讲解的启发,把全班学生分为几队,由学生自荐做导游,哪支队伍把桂林山水介绍得更引人入胜,游客就跟他们去旅游。这样一来,激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立即积极参与,争相介绍桂林山的“奇秀险”和漓江水的“静清绿”,有些同学上网查阅资料,下载图片、视频资料加以补充,甚至还有同学专门介绍了桂林的其他特色景点、美食以及饰品等吸引“游客”,课堂学习气氛活跃。

三、将“趣味”落实到课堂环境中

1.创新作业形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关键。但当前,小学基础学科的考试以笔试为主,为了应付考试,提高教学成绩,教师往往在考试前设计大量的作业,通过题海战术强化训练,内容涉及教材的所有知识点。这种广撒网的作业形式,明显脱离教学实际,学生容易厌倦,学习效率下降。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入手,创新作业形式,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多布置一些开放式作业,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完《花的勇气》这篇课文后,设计一项拓展作业,先分别在教室四角挂上万花筒,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要求学生在课外收集四季对应的花的图片、句子或段落,并投到相应的万花筒中,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其对植物的生长规律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查验,还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又如,在学习《东郭先生和狼》后,设计续写、改编故事的作业:同学们想一想,东郭先生如果再一次遇到狼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学生第二天就写出了多个版本《东郭先生再次遇狼》的故事,有的同学写东郭先生果断拿出武器杀掉了狼,也有的学生写东郭先生与狼辩论,开放式的作业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减负并不仅仅是学习量、作业量的减少,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忘却学习的负担和压力,也是重要的减负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缓解学生的压力,还能增强学生的集体精神。小学语文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从而为其提供更广阔的锻炼空间,发挥创造性与主动性,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过《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后,采取表演课本剧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先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采取小组合作、小组之间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从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与片段表演。学生非常重视这次表演机会,参与热情高涨,他们认真阅读原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写出独具特色的剧本,还设计了服装,在表演中生动再现晏子、楚王的神态、语言、动作等。通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不仅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把“信心”融入课堂评价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和点评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肯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巩固知识、发展兴趣、强化目标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喜欢被鼓励、被肯定的天性,学会换位思考,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学生,并通过交流、访谈等形式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性格爱好以及学科特长等,从而设计出多元化、符合学生特点的评价语言。通过教学评价的诊断功能、导向功能以及激励功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其以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学习,推进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除了课堂教学的评价,作业评价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又一途径。对学生的作业评价,教师要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考察,对作业完成良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使其受到激励,促进自信心的提升。例如,在点评时,教师可以留下这样的话语:“文字一流,作业优秀!”“对你的评价一如既往——优秀!”“瑕不掩瑜,作业优异!”而对作业完成相对不够好的学生也要及时点评,帮助其改正缺点、查缺补漏,尽快进步。例如,在点评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孩子,你很努力,老师看到了!明天你会做得更好,对吗?”“今天的作业出了点问题,明天你会细心的,我能相信你吗?”“题做错了,需要老师帮助你吗?我在办公室等你!”总之,教师要采取归纳总结作业与激励学生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作业设计,让减负增效真正落到实处。

五、结语

在减负背景下,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刻不容缓,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不断探索与实践,重视学科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方法,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火烧云课文作业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火烧云》的“变”
美丽的火烧云
火烧云
火烧云
背课文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