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2022-02-19 03:35王玉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小学部2111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组员探究数学

王玉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小学部 211100)

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小学向初中过渡的关键阶段,数学学习难度增加,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就如同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最好的先生是教学生学”。构建自主探究课堂,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加深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升高年段数学教学质量的理想选择。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探究课堂的准备措施

1.合作意识培养

合作教学是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但因小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不懂合作方法,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更加突出,使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以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其学会合作技能,逐步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并在学习中应用这一技能。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小组荣誉感,使他们明白,小组荣誉的取得离不开每个组员的共同努力,只有组员团结一致方可解决问题、获得荣誉。

2.小组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的实施建立在科学分组的基础上,所以组员的分配至关重要,组员分配主要考虑小组人数、组员结构及组员能力等因素,一般来说4~6人是相对合理的组员数量,分组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划分,将学习能力强但上课不认真的学生和接受能力弱但学习勤奋的学生分到同一小组,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成绩优秀但性格内向的学生搭配组织能力强、活泼好动的学生,以形成互补,确保各小组水平相当,为教学活动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要定期进行组员调动,实行小组流动模式,确保班级学生都有机会交流,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教师要根据组员实际情况给所有组员都分配任务,使学生主动与同学合作,开展组员互动,提高小组合作质量,使学生学有收获,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适当降低任务难度,使其担任管理员、记录员等职务,从而充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性格分配任务,由性格内向的学生负责小组总结、汇报工作,以锻炼其胆量与自信,让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充分活跃小组气氛,更好地开展小组探究活动。

3.探究内容选定

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采用“3+1”模式,“3”表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自主研究与互动交流展示,“1”表示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3+1”模式更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更要做到减负提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在设计相应的习题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选择综合性的模拟题,并保证习题的创新性与开拓性,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部分小组可能存在知识点掌握不全等问题,教师在巡视中要给予适当的提示,防范小组合作陷入困境。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各小组学习内容的具体情况,及时点拨指导。另外,教师还要设计科学的教学情境,营造合作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间的学习竞赛,利用良性竞争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策略

1.课前自主预习

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实践证明该模式影响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也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相悖。教师往往忽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再加之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也容易出现“读死书、死读书”的问题,至于“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学习、如何应用知识”则成了学生的学习盲区。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课前自主预习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百分数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初步理解百分数的含义,通过学习正确地读写百分数,并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分析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积累学习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使学生找到自主预习方向,在自主预习中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2.课中交流探索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对学生个体的培养,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附属物,导致课堂教学失去活力,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教师在构建自主课堂时,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掌握数学学习技巧。例如,在解方程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为使学生运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决问题,以正确的格式列出方程并写出正确步骤,教师可以在课程讲完后,出这样一道题供学生交流:农场养了肉牛与奶牛若干头,其中肉牛94头,比奶牛多16头,则奶牛有多少头?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使用传统方法解答,另一组则使用本课所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最后教师鼓励两个小组分别选出代表回答两种解法的异同,以提高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使学生学会取长补短,在交流探索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课后完善评价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多使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这不仅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扼杀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是不利的。教师在构建自主探究课堂时,要根据学情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并从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两方面入手展开评价,适时根据评价体系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对学习态度认真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帮助他们调整学习方法,使其逐步掌握学习技巧,以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学习能力强但粗心马虎的学生要加强沟通与交流,适时了解其学习动态,并以鼓励或表扬的方式提高其学习自信心,为自主探究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结语

“双减”背景下,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必须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原则,在师生的共同配合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组员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组落幕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