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考试对思政课学习的导向作用
——以北京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为例

2022-02-19 03:20王悦北京教育考试院100083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试题思政学科

王悦(北京教育考试院 100083)

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需要考试评价改革的及时跟进。北京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在命题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相关要求,充分发挥考试对思政课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思想政治课具有旗帜鲜明的政治属性,集中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重要基础。考试作为课程的重要环节,应当自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多角度、系统全面地融入试题情境,引导教学不断深化对这一伟大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北京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以下简称“试题”)始终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将“立德树人”作为贯穿全卷的主线与灵魂,有机融入与课程知识有关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内容与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的塑造融入字里行间,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坚定“四个自信”,深化理性认识、增进情感认同。

试题紧扣时代脉搏,体现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认同,认识到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打好理想信念之基。例如,在不平凡的2020年,试题创新考查途径和情境设置,通过“《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纪念邮票”“抗击疫情的中国行动”等素材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相统一的考查方式,以抗击疫情中众多群体展现出的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通过展现党中央统一指挥下的各方联动体系彰显制度优势,充分弘扬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和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体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思想性和德育的时代感,引导中学教学构建一体贯穿、循序渐进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把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引向深入。

二、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彰显北京特色

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要在筑牢学术根基的基础上不断以新方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试题充分彰显思想性和时代性,既坚持不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守正”,彰显试题的思想内涵和学科底蕴,同时又结合新时代青年学子视野宽、知识广、思维活跃的特点,充分体现与时俱进、凸显时代要求的“创新”。

为了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发散性思维,更好地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试卷中每年都会设计一定数量的开放性试题,让学生“任选角度”“选择不同模块知识”作答,通过思维的深浅程度甄别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认识事物,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究精神,为高层次思维水平的展现提供更多可能,切实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人才的培养还需要立足城市战略定位。作为首善之都的北京,是一座充满锐意进取精神、创新活力强劲的城市,历年来的思想政治试卷始终彰显着鲜明的首都风貌,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魅力,利用北京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硕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融入生活,提升责任担当。

试题坚持突出北京学生特点,把学生的创新精神考出来。北京公交站“唤回”老地名、吉祥戏院的“重生”、平安大街改造后变绿变静、“漫步北京 赏春花 读建筑”主题游路线、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永定河北京段的全线通水……一系列“京味”素材纷纷入题,引导思政课教学用好、用活身边资源,有效增强了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这些试题进入中学各个年级的思政课堂,成为提升教学感染力的重要抓手,也带动越来越多的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在最熟悉的身边事中感悟社会的发展变迁,切身体会身边的美好生活,增强对城市的情感认同和主人翁意识。在试题的影响下,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更加善于用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展现城市风貌,学生从中也可以更加充分地感受到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增强对自己生活城市的关心与热爱。

三、立足时代新人的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试题坚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要求,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和未来发展潜能,逐步推动形成覆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考试评价体系。

从“德智体美”到“德智体美劳”,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不同行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来创造。2020年修订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将“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明确列为课程内容要求,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强调要让学生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试题中切实加强劳动教育考查,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培养学生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怀十分迫切、尤为重要。为此,2020年第3题在试题背景中展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以“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体验”为话题,凸显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对“劳动精神”考查的探索有效反哺教学,也为思政课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课程资源,课堂与试题同向发力、形成互动,多视角拓宽学生对于劳动内涵的认知。

四、贯彻学科思想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高中阶段思政课课程目标“重在提升政治素养”。试题立足学生政治素养提升,以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项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为导向,关注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政治认同度、价值判断力、法治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以中高考有序衔接、螺旋式上升的学科思想方法一以贯之,引导思政课教学深入探索学科素养培育路径。

近年来的试题始终聚焦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强调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内化和深化,通过提升人文素养以启迪思想、坚持价值引领,以陶冶情操、挖掘鲜活素材,以温润心灵,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让学生在课堂内外亲身经历学科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通过试题得以展现。题目着眼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这能够使学生在调动思维、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学科知识、学科素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引导中学教学更加注重回归学科本质。

试题始终注重体现综合性,既突出思想政治课程内部不同知识模块间的紧密联结,也体现了整体性跨学科的人文素养,如2021年第21题第(2)问,以建党100周年这一重大政治话题为背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政治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党如何在充满挑战和充满希望的时代永葆青春活力。题目将分散在不同教材中的相同主题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考查学生对党的领导等相关内容的整体认识和把握。题目所要求的综合不仅是知识要点的简单组合叠加,还需要分析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把政治认同奠定在学理分析的基础之上,达到更深的认知层次,学会多维度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2020年第19题将我国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政策演进历程多维呈现,引导学生通过现象层面的概览逐步深入政治学、哲学本质层面的思考,运用恰切的学科思维方法探索社会现象、关注公共事务,从“党和政府在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方面的不懈努力”中培养政治认同,从“政策过程的逻辑转变特征”中培养科学精神,从“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中培养法治意识,从“公众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培养公共参与意识,实现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融通培养。

更加注重综合性的考试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对学科内容的单向度评价,而是关注学生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表现出的综合思维品质。题目的设置突出学科思想方法,以学科视野落实核心素养,引导中学课堂教学逐渐摆脱机械性训练,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和多维情感体验,深化落实课程目标要求。

五、紧扣社会生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试题充分落实活动型学科课程要求,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生活实际,着力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知识灵活迁移应用到新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和陶行知先生的理念一样,“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做“真问题”的思考者,真正实现从“做题能力”向“做事能力”的转化。

试题选材坚持宽而活,引入大量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景:学校门口的车辆乱停乱放问题、降低中小学生近视率的政策建议、老旧小区改造的纠纷处理、村民会议如何有序开展、青少年参与城市规划、邻里清单惠民利民……生活问题立意的试题情境无形中拉近了理论和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堂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也提升了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的热情和探究兴趣。通过题目的层层设问、不断推进,让学生获得充足的发挥空间展开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在思维展开的过程中实现情感上的“润物细无声”。

总之,在这样的导向作用下,思政课教师要更加善于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事件着眼,让学生能够通过一桩桩身边小事的变迁,感悟其背后投射出的价值光芒,将其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猜你喜欢
试题思政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