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阳性检查结果病例数据交互及追踪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2022-02-21 13:50王晓炜陈燕卿张翠惠
智慧健康 2022年31期
关键词:传染病医护人员人群

王晓炜,陈燕卿,张翠惠

广东省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 预防保健科,广东 东莞 523900

0 引言

以往对传染病的管理通过传统的手工填报,由专人来负责各个病区的传染病统计,这样不仅费时间,费人力,不能及时的处理传染风险,使传染病进一步蔓延,无法在源头阻断,显然在现代化社会已不适用[1-2]。虽然现在的电子医疗系统已经覆盖整个医疗系统,但在传染病的管理中仍有欠缺。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帮助抗击传染疾病是最重要的手段,通过传染病阳性病例的追踪对感染风险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将相关信息及时发布,数据及时整理,对感染风险进行预警,确定传染范围,及时检测,尽早隔离,降低传染病的蔓延[3]。本研究主要探讨传染病阳性检查结果病例数据交互及追踪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系统应用前2019年12月-2020年3月和系统应用后2020年4~7月的资料,包括全院上报的传染病报卡以及阳性病例和系统后台处理数据。

1.2 方法

对比系统应用前后人工查阅传染病病历及传染病阳性病例数的变化,从而反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变化,人工处理的病例数比较以及报告病例的漏报、迟报和完整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功能

2.1 设计思路

目前医院对于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方式已经确定,将传染性降到最低。因传染病多为接触及体液传播,虽然现在电子化病例管理已经覆盖,但对传染病阳性病例的接触轨迹无法确定,避免传染源的无限增加,导致传染范围及人群无限的扩大是现在电子病例系统缺失的一部分。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传染病阳性病例数据交互的平台,通过对传染病阳性病例的追踪得到传播的轨迹,确定风险人群,对其进行管理,风险人群通过居家隔离自我监测,每日健康打卡的方式反馈自我健康的信息,信息数据通过后台的整理推送,医护人员通过系统可实时查看管理人群的健康信息,当风险人群出现系统学习的传染病症状相似时,系统会自动提醒风险人群需要就诊的信息。在就诊后,系统根据学习的规则对诊后人群发送随访提醒,让患者及时完善随访信息。

2.2 系统整体框架

目前微信普及,微信公众号运行成熟,几乎所有的医院就诊服务在微信公众号上都有所应用,利用微信公众号设计出传染病风险人群的医疗服务程序,如自主信息登记、每日健康信息打卡、相关信息提醒推送等。将医院随访系统与微信公众号的数据对接起来,实现数据交互。将框架分为三个部分:用户入口—医院就诊平台—医院电子系统[4]。传染病风险人群可先通过用户入口完成实名认证,进入移动服务平台或关注医院的微信公众号,进行自主信息登记、每日健康打卡等,信息输入后通过后台的整理自动入组到追踪平台,一旦触发危险值,系统根据学习的传染病知识库规则自动发送提醒给患者及医护人员,医护人员能第一时间的对患者进行人工干预,避免传染源的大规模扩大。通过随访系统的调取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管理。采取干预后,通过系统学习的规则对患者的随访时间和要求进行推送,降低因人工测算的误差。对接医院的其他系统通过数据交互可全面的了解患者的信息,对患者进行风险预警。

2.3 系统网络构架

将传染病智能追踪系统的服务器放在互联网,建立安全交换区与医院内网互通,安全交换区由防火墙、网闸、堡垒机、前置机等组成,数据通过前置机访问医院的内网回传到医院的随访系统的服务器中。为了数据交互的安全性,在内外网之间建立了数据的安全交换区,安全交换区在医院的机房内部署,防火墙对路由器及端口进行严格的限制,由此来实现安全数据交互。堡垒机需部署在防火墙旁路,对网络行为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记录,由入侵检测系统来检测网络中的异常攻击行为,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制止对医院网络造成危害的异常攻击行为。前置机通过加密算法负责内网外数据的交互。该系统的服务器应在内网核心的交换器上有专用的VLAN供其使用,并有固定的IP地址,限制外网用户的访问,当出现威胁网络安全的病毒时,可有效的防范病毒的蔓延,降低对医院内网其他的VLAN的冲击,能保障其他系统的正常使用[5]。

2.4 系统主要模块功能

本系统对传染病病例的处理有自主信息登记、每日健康打卡、风险评估、风险人群分组及管理、随访及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上报。本系统充分结合医院临床,传染病的管理规则,以解决传染病的早隔离、早诊断为目的,为医护人员提供数据以便管理风险人群,切断传染源。

2.4.1 自主信息登记

传染病风险人群通过移动客服端登记信息,对于医院的官方APP、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及小程序系统可以直接嵌入,微信扫码也可直接进入。

2.4.2 每日健康打卡

对于居家隔离或低风险人群可选择每日健康打卡,管理自我健康信息,通过系统的整理反馈,医护人员可以及时监测到异常人群的体征包括,给予对症的干预。

2.4.3 风险评估

对人群的生活轨迹及所处地的传染状况,对其进行传染病实时风险评估,系统可及时推送风险提醒,可及时发现疑似患者,达到早隔离、早诊断的目的。

2.4.4 风险人群的分组及管理

在风险评估后自动入组跟踪平台,通过与医院系统对接,将数据传至医院的随访系统。

2.4.5 随访

系统根据学习的规则对风险人群进行每日健康监测,当出现危险值时,系统自动发送提醒,医护人员可及时进行干预。

2.4.6 统计分析

对风险人群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对传染病的分布统计,轨迹统计以及每日数据更新,最终形成统计报表,及时上报。

3 结果

在系统未应用前,收集风险人群的资料靠每个社区医护服务工作者挨家挨户登记,这样既费人力和时间,感染概率也相对增大,对比系统应用前后人工查阅传染病病历及传染病阳性病例数的变化,从而反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变化,人工处理的病例数比较以及报告病例的漏报、迟报和完整率。

3.1 应用系统前后需查阅的病例数比较

选取2020年4~7月的医师诊断的传染病阳性病例报告,共需查阅的病例数为1985例,在系统应用后人工查阅率降低了31.49%,见表1。

表1 应用系统前后需查阅的病例数比较

3.2 应用系统前后传染病报告质量的调查情况比较

在应用系统前2019年12月-2020年3月应报告的病例数为524例,其中漏报的病例数为8例(1.53%),迟报病例数为5例(0.95%),病例完整数为325例(62.02%),应用系统后2020年4~7月应报告的病例数为578例,其中无漏报,无迟报,病例完整数为562例(97.23%)(P<0.05),见表2。

表2 应用系统前后传染病报告质量的调查情况比较[n(%)]

4 讨论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群流动性较大,传染疾病传播的速度远远超出以前,所以对于传染疾病的管理不能再按传统的传染病管理来进行[6]。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作为人民健康的保护伞——医院,也要更新医疗系统,全民覆盖电子医疗,利用智能化的医疗平台,实现数据交互,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健康[7-8]。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系统后漏报率为0,迟报率为0,病例完整为97.23%,表示通过系统规则引擎,收集风险人群的每日健康信息,自动生成各类数据,经后台整理统计,按照事先编辑的传染病规则,第一时间将异常情况推送给医护人员,及时实现人工干预,真正的实现早隔离、早诊断的目标。有效的降低了传染病的传染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系统应用后人工查阅率降低了31.49%,表示在同等信息输入下,医护人员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传染病风险人群的管理在传染病防控过程中是最易忽视且最易扩大感染的一类人群,将传染病风险人群纳入医疗系统管理是重中之重,通过系统学习传染病规则,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对传染病风险人群进行追踪和管理,能有效的提高疫情防控的效率[9-10]。系统应用后将传染病风险人群的分组管理和上报流程进行了数字化的管理,使医院对传染病的管理更加清晰,在病例管理上更加完整全面,使医护人员更好的掌握人群健康状况,实现管理标准化,且系统设计的操作简单,收集信息简单,在提高医院数字化管理的水平的同时又节约了人力成本。

综上所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传染病风险人群进行管理,有利于及时处理传染风险和上报病例数据,减轻的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传染疾病的蔓延。

猜你喜欢
传染病医护人员人群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