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的效果及其炎症水平的影响

2022-02-21 13:50冯雯雯梁利文
智慧健康 2022年31期
关键词:连花清奥司流感病毒

冯雯雯,梁利文

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0 引言

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于秋冬季节的正粘病毒,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而儿童受其身体发育的影响,导致其在发育初期易导致病毒侵袭,引起病毒感染,诱发流感,临床常进行抗病毒等药物治疗[1]。奥司他韦是临床常用抗病毒药,可作用于神经氨酸酶,使其活性降低,促使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脱落,阻止流感病毒传播,但随着奥司他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导致其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造成单独使用西药奥司他韦效果单一,无法有效缓解患儿流感症状,致使疗效不尽如人意[2]。中医认为[3]该病属于“风温”的范畴,主要由于时令不正导致风感湿邪侵袭入肺,致使肺失表里,气机失调,引起发热,积于体表,造成风温。连花清瘟颗粒由炙麻黄、石膏、红景天等具有解表祛风、清热泻火作用的中药制成,将其与奥司他韦联合用于该疾病可能会更有效。基于此,本院将探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的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儿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2月收治的61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1)。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13岁,平均(7.91±1.34)岁;流感病程1~3d,平均(2.36±0.12)d;体质量指数(BMI)18~21kg/m2,平均(19.82±0.25)kg/m2。观察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3~13岁,平均(7.84±1.26)岁;流感病程1~3d,平均(2.38±0.13)d;BMI 18~21kg/m2,平均(19.76±0.31)kg/m2。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西医符合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准[4],以高热、乏力、腰背酸痛为主要表现;②中医符合风热犯卫型风温的诊断标准[5],以发热、头痛、恶寒、咳嗽为主症,以食欲减退、舌质红、苔薄白为次症。纳入标准:①病程为1~3d;②体温为38~41℃;③近1周未使用其他抗病毒药。排除标准:①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②伴心、肝、肾等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饮食、补液、口鼻清洁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宜昌东阳光长江制药,规格15mg/包,国药准字H20080763)治疗,温开水溶解后口服,每日2次,每次剂量根据体重,体重低于15kg的患儿,每次使用30mg,体重在15~23kg之间的患儿,每次给予45mg,体重在24~40kg的患儿,每次60mg,体重超过40kg的患儿,每次75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连花清瘟颗粒(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00040,规格6g/包)治疗,口服,一次0.5~1袋,一日3次。

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功能。

(1)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期间,观察两组咳嗽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恶寒消失时间以及肌肉酸痛消失时间。

(2)炎症反应:治疗前、治疗1周后,于晨起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3ml,采用ELISA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以及干扰素-γ(INF-γ)水平;采用生化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

(3)免疫功能:治疗前、治疗1周后,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3mL,采抽取空腹静脉血3mL,采用流式细胞仪(德国Partec,国械注进20152401423,型号FC 500 MPL)检测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和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成熟T淋巴细胞(CD3+),计算CD4+/CD8+。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恶寒消失时间以及肌肉酸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症状改善情况对比(,h)

表1 症状改善情况对比(,h)

2.2 炎症反应对比

治疗前,两组INF-γ、NO、IL-17、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INF-γ、NO水平高于对照组,IL-17、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炎症反应对比()

表2 炎症反应对比()

注:*P<0.05,与治疗前组内比较。

2.3 免疫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CD3+、CD8+、CD4+、CD4+/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免疫功能对比()

表3 免疫功能对比()

注:*P<0.05,与治疗前组内比较。

3 讨论

流感病毒感染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以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儿科常见疾病,抗病毒治疗是控制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临床常以磷酸奥司他韦进行治疗,可通过对神经氨酸酶进行抑制,竞争性结合活性位点,从而阻碍宿主细胞进一步释放病毒,避免受损细胞中病毒颗粒的大量聚集,有效控制疾病进展,但单纯用该药物治疗,易导致患者症状改善缓慢,治疗效果欠佳[6]。中医认为该病以正气不足、卫外功能低下为病理病机,从而导致风邪侵肺,肺气上逆,引起气道受阻,形成风温,出现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连花清瘟颗粒是由清热解毒、宣散透热之效的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等多种中药制成的中成药,将其辅助用于奥司他韦以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可能会弥补单用奥司他韦的不足。

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多伴有机体炎症反应。CRP是一种急性蛋白,在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时,其含量可急剧上升;IL-17是由病毒迁移后所感染的淋巴细胞分泌所产生,可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IFN-γ是由Th1细胞分泌而来的干扰素因子,对病毒周期具有阻断作用;NO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以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其中,当流感病毒侵袭机体时,可导致CRP、IL-17、INF-γ、NO等炎症因子大量释放,以诱导中性粒细胞趋化,促进炎症介质释放,造成组织损伤,进而加重气道炎性反应,引发流感[7]。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恶寒消失时间以及肌肉酸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INF-γ、NO水平高于对照组,IL-17、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二者联合可通过调节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可能的原因是奥司他韦作为一种神经氨酸酶拮抗剂,可特异性作用于神经氨酸酶蛋白,以阻断病毒包膜处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成熟病毒释放,有效防止病毒扩散,减少病毒聚集于细胞表面[8],从而控制机体炎症反应,缓解高热、恶寒、肌肉酸痛等异常症状。连花清瘟颗粒中红景天、石膏、金银花具有倾泻肺热、益气养阴的功效;鱼腥草具有解毒消肿的作用;板蓝根、连翘、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之功效;炙麻黄[9]中所含有的麻黄碱成分可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以发挥平喘作用;连翘[10]可通过调节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阻止NF-κB信号通路转录,以抑制炎症反应,防止流感病毒致病因子产生。诸药联合可共奏清瘟宣肺、泄热解毒之功,减少流感病毒复制,中西医联合可加强对炎症反应的控制,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效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CD3+、CD4+、CD8+是评估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其中,CD4+是一种含有抗原蛋白的T淋巴细胞,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调控作用,同时CD4+、CD8+水平的增高,可增强机体免疫,改善流感相关临床症状[11]。本研究中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二者联合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可能的原因是奥司他韦含有奥司他韦羧酸盐,可靶向作用于神经氨酸盐,并在唾液作用下与细胞相结合,从而增强杀伤细胞活性,迅速启动免疫机制,提高免疫功能。连花清瘟颗粒中金银花[12]可通过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以增强细胞免疫;甘草[13]含有的甘草多糖可刺激CD4+免疫因子分泌,使其广泛参与机体免疫应答,以促进T、B细胞活化,增加机体免疫防御,减少细胞损伤。诸药合用具有增殖细胞免疫的作用,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中西医联合可协同扩大抗病毒范围,阻止活性单体与相应靶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炎性通路,增强机体免疫力。

综上所述,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奥司他韦可通过改善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控制炎症反应,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连花清奥司流感病毒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奥司他韦还能安全用吗
连花清瘟用连翘
连花清瘟 需辨证使用
普通感冒吃奥司他韦无效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中美科学家发现猪流感病毒H1N1已传播给狗 重组成新病毒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75例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