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布卡因与石蜡油干预在男性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导尿管留置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22-02-21 13:50袁玉环叶花雨何乐雯王惠张晓霞周丽君
智慧健康 2022年31期
关键词:躁动导尿管卡因

袁玉环,叶花雨,何乐雯,王惠,张晓霞,周丽君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人民医院 手术室,广东 河源 517200

0 引言

留置导尿管是多数全身麻醉手术的常规操作,患者在意识丧失的情况下不能自主排尿,为保证患者排尿畅通以及避免患者出现膀胱破裂等情况,留置导尿管可避免意外的发生[1]。但留置导尿管会对患者的尿道以及膀胱产生刺激,尤其是男性患者,为减轻刺激,临床上常在麻醉诱导后实施石蜡油干预置入导尿管,然而在手术苏醒期,患者体内麻醉药物会逐渐代谢,因此患者会出现不适、疼痛,对患者术后安全以及恢复产生影响[2]。随着护理模式转变,临床护理更加注重患者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护理满意度。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奥布卡因具有较强的表面麻醉作用,将其应用于留置导尿管术中,可显著提高患者舒适程度[3]。本文主要对比奥布卡因与石蜡油干预在男性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导尿管留置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4~10月收治的60例男性全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两组,分别为28例、32例。A组:年龄45~65岁,平均(55.26±6.01)岁;平均手术时间(130.24±14.11)min;尿管留置时间(48.56±5.17)h。B组:年龄42~68岁,平均(55.15±6.33)岁;平均手术时间(130.88±13.96)min;尿管留置时间(48.72±5.04)h。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认知功能以及感觉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②患有泌尿系统疾病;③对本研究中药物过敏者。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原则,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或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mg,国药准字H13020979)0.5g、苯巴比妥钠(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0mg,国药准字H31020502)0.1g,进入手术室后取平卧位,开放静脉,进行面罩吸氧。两组患者均插同种型号导尿管,A组患者在麻醉医生完成气管插管后,由巡回护士进行留置导尿管,将10mL奥布卡因(沈阳绿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规格10mL,国药准字H21023097)胶浆缓慢从尿道口注入,用食指及中指夹紧冠状沟防止液体流出,5min后再提起阴茎将导尿管插入尿道,见尿液流出,继续将气囊完全送入膀胱,气囊内注入15mL+0.9%氯化钠,缓慢回拉导尿管直至有阻力为止,使气囊位于膀胱颈部;B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将石蜡油对导管前端进行润滑,缓慢轻柔置入导管,操作步骤同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多功能监测仪对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进行监测,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即刻(T1)、置入导尿管后1min(T2)、置入导尿管后5min(T3)、拔管后10min(T4)的上述指标变化。

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术后随访,采用躁动评分量表(RSS)[4]对患者的躁动程度进行评估,轻度:患者烦躁并伴有肢体动作,但能遵从口头指令安静下来;中度:患者躁动不安且肢体动作幅度较大,不服从口头指令,需要采取制动措施;重度:患者在病床上翻滚,并试图拔掉导管及下床,反抗医护人员的制动措施。统计患者中重度躁动例数。

比较两组导尿管刺激程度,术后由一名医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询问,0分:无任何导尿管刺激反应;1分:有轻度刺激,在被询问时有尿路不适;2分:中度刺激,自诉尿急但可以忍耐;3分:重度刺激,且尿痛尿急无法忍耐,患者欲拔除导尿管,肢体反应强烈[5]。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h、6h、12h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6]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总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呈现,计量资料()描述,组间对比分别进行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T0时刻,两组HR、MAP无显著差异(P>0.05),T1~T4时段,A组的MAP显著高于B组,HR快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T0时刻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1~T4时段,B组MAP、HR水平显著高于T0时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1~T4时段MAP、HR水平显著低于B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注:与同组T0时刻比较,*P<0.05;与B组同时刻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比较

A组患者苏醒期中、重度躁动发生率(12.50%)显著低于B组(35.7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比较[n(%)]

2.3 两组导尿管刺激程度比较

A组患者苏醒期导尿管刺激得分≥2分发生率(18.75%)明显低于B组(71.4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导尿管刺激程度比较[n(%)]

2.4 两组患者术后1h、6h、12h的疼痛情况比较

A组术后1h、6h、12h VAS评分均低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1h、6h、12h的疼痛情况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术后1h、6h、12h的疼痛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目前,留置导尿管是大多数全麻手术的常规操作,而导尿管刺激是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男性患者[7]。为了避免在清醒状态下给患者带来疼痛以及不适感,留置导尿管常在全麻后进行,由于患者在全麻状态下对导尿管的刺激缺乏适应过程,因此全麻苏醒期患者常出现精神错乱、去抑制状态等情况,临床上常表现为躁动、过度兴奋,以及伴有疼痛、尿频、尿急,严重会出现肢体摆动,试图拔除导尿管等,临床上称之为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8]。根据相关研究表明,CRBD发生率高达45%。奥布卡因是一类用于表面麻醉的脂类局部麻醉药,渗透力强、吸收迅速、起效快,可用于各类手术的表面润滑麻醉以及止痛[9]。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T1~T3时刻,患者血压显著升高,心率自显著加快,此种瞬间的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对高血压以及冠心病患者会产生严重不良后果,而A组患者上述指标虽上升,但幅度较小,且与T1时刻无显著差异,提示奥布卡因应用于男性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导尿管留置中,可阻断导尿管所致的伤害性刺激的传入冲动,有效抑制导尿管置入时所致的应激反应[10]。此外,奥布卡因具有润滑作用,在导尿管插入过程中,降低与尿道膀胱黏膜摩擦力,从而降低导尿管对尿道黏膜的损伤;奥布卡因产生表面麻醉,使括约肌松弛,促进尿道痉挛解除,进一步减轻导尿管的刺激与疼痛,从而避免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本研究中,A组患者苏醒期中、重度躁动发生率(12.50%)显著低于B组(35.71%);A组患者苏醒期导尿管刺激得分≥2分发生率(18.75%)明显低于B组(71.43%);A组术后1h、6h、12h VAS评分均低于B组,表明在男性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导尿管留置中应用奥布卡因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苏醒期躁动和导尿管刺激,缓解术后疼痛。

综上所述,在男性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导尿管留置中应用奥布卡因效果显著,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减少患者苏醒期躁动和导尿管刺激,缓解术后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猜你喜欢
躁动导尿管卡因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