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情景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21 13:50陆婷林慧敏蔡会春
智慧健康 2022年31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儿科趣味性

陆婷,林慧敏,蔡会春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深圳 518002

0 引言

护理学作为临床医学中重要组成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护生不仅需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需通过实践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融入护理实习中,科学、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实习生成为一名正式护士的重要环节[1]。儿科人流量大,涉及疾病种类复杂,护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强、难度大、风险高等特点,护生未来工作也面临着更大挑战。当前,国内儿科护理教学多为填鸭式教学模式,存在护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缺乏沟通技巧、专业性不强且综合能力差等问题,难以满足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因此,培养职业素养高、实践能力优良的儿科护生成为了护理教学的工作重点[2]。基于Roy适应模式始终围绕护生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强调从问题着手,由带教老师组织护生以小组讨论学习形式分析典型病例,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提升护生的辨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情景教学法依据教学目标、内容虚拟重现实际护理工作过程,帮助护生真实地参与到仿真病例治疗与护理环境中,更为直观、灵活地获取知识[3]。鉴于此,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情景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在本院儿科实习的6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编号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n=30名)与对照组(n=30名)。对照组中男1名,女29名;年龄19~24岁,平均(21.45±2.13)岁;受教育程度:30名均为专科学历。观察组中男2名,女28名;年龄20~24岁,平均(22.02±2.10)岁;受教育程度:30名均为专科学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①均>18岁;②具有良好的理解、沟通能力;③自愿参与;④所有入选对象均同意此项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考核不合格者;②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学模式,由带教老师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开展带教工作,选择固定的时间集中授课,向护生教授儿科相关护理内容、知识、操作技能等,课后布置作业,每个系统学习结束后开展综合能力考核,带教结束后调查满意度。

观察组实施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情景教学法,具体为:

(1)评估阶段:组织4位儿科护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成立专门的教学团队,围绕“教学中常见问题”“课堂有哪些优势、不足”等开展集中讨论,明确传统教学方法、内容及授课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2)干预阶段: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制定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法。①课前准备:按照教学目标和护生目前所具备的知识储备,选择儿科典型病例作为情景主线,从患儿入院、住院和出院3个阶段设计相应问题。②授课过程:针对儿科工作建立情景教学框架,向护生发放相应的教学资料,指导护生根据资料讨论其中重点问题,汇总教学资料及讨论内容,鼓励护生自主编写情景模拟剧本,经带教老师确认后自由分组演练,通过配音、配视频等效果完整地将护理工作展现在护生面前。当护生完成情景模拟演练后,每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本小组以PPT形式对案例演示进行汇报,汇报时可提出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或不理解之处,总时间<15min。组织护生集中讨论各小组的疑难问题,最后由带教教师给予点评,筛选出争议较大的疑难问题,按护生的理解情况给予补充,归纳总结重要知识点。将本次情景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安排在下次护理实习情景教学中再现,保证护生能够规范、完整地完成护理配合工作。③课后复习:将课堂知识点思维导图、练习题、操作视频等内容发送到微信或QQ公众平台,方便护生课后复习,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评价阶段:通过问卷调查、护生观察等对护生带教效果进行综合评级,期间带教老师不能指导及干预,结合护生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本次教学内容、方法及策略。

1.3 观察指标

(1)护生考核成绩。由带教老师统一命题评估,考查项目包括出科理论成绩(0~100分)、基础操作成绩(0~100分)、专科操作成绩(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护生考核成绩越好。

(2)综合能力评估。由科室带教团队评分,主要涉及自主学习能力(0~20分)、语言沟通技巧(0~20分)、临床批判性思维(0~20分)、团队协作能力(0~20分)、认知成熟度(0~20分)、自我管理能力(0~20分)、临床应变能力(0~20分),得分与综合能力成正比。

(3)教学趣味性。由护生评价学习兴趣(0~10分)、集中注意力(0~10分)、知识接收情况(0~10分)、图像真实性(0~10分)、生动趣味性(0~10分),得分与教学趣味性成正比。

(4)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带教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分值0~100分,其中>90分,视为非常满意;70~90分,视为满意;<70,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定性资料以(%)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评价

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对比(,分)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对比(,分)

2.2 综合能力评估

观察组综合能力评估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综合能力评估对比(,分)

表2 两组综合能力评估对比(,分)

2.3 教学趣味性评价

观察组教学趣味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教学趣味性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教学趣味性评分对比(,分)

2.4 护生满意度

观察组护生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护生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儿科护理工作内容相比起其他科室较为烦琐复杂,由于大多数患儿年龄较小,难以准确表达出病情表现和自身感受,理解能力较差,导致护理依从性不足,这就要要求护生能够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掌握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的技巧[4]。传统教学模式中倾向于理论知识教育,往往以带教老师为主导,护生处于“填鸭式”被动接收状态,护生完全依赖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习自主性、创造性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专业知识及操作的掌握较差,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相对薄弱,未达预期带教效果[5]。

Roy适应模式最初由美国护理学专家Sister Callista Roy提出,该理论认为人是一个整体性的适应系统,先天具备着调节的应对机制,后天习得认知的应对机制,能够不断地和变化的环境发生反应,促使大脑皮层高级功能对个体产生的内外界刺激反应进行调节,例如学习、判断、情感调控、信息处理等[6]。基于Roy适应理论,将护生作为一个整体性的适应系统,其刚进入临床实习为了应对变化的环境需调节与认知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促进生理、心理、社会完整健康发展,最终达到生存、成长、自我实现的个体价值。情景教学能够改变内外界刺激的输入方式,采用典型病例设置相应的临床情景,提出假设问题,使护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真实的临床护理工作,使得护生能够更为充分地以护士角色融入日常学习、思考、认知与判断中,在接受知识信息过程中反复强化认知调节机制,联系理论知识开展护理实践操作,达到整体提高护生适应水平的目的[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考核成绩及综合能力评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实施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情景教学法可明显提高儿科带教质量,促使护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巧。多是由于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情景教学法在具体应用中将案例作为教学的情景主线,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真实护理情景融会贯通,指导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交流,互相交流心得体验和分享学习资料,共同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强化评判性思维能力[9];情景再现时组员之间不断沟通,密切配合,有效提高其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也有利于其在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患儿及其家属的痛苦、焦虑,为日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打下基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教学趣味性评分、护生满意度均显著提高,这与付雪等[10]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应用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情景教学法有助于激发护生对于儿科护理学习的兴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该模式以自学讨论为主,可充分激发护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创造性,在新颖的情景虚拟中促进护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临床综合应对能力;护生与教师之间、护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也促进师生相互了解、理解、认同,护生对带教质量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提高。

综上所述,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情景教学法,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儿科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