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2-21 13:50李曼
智慧健康 2022年31期
关键词:负性规范化康复

李曼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内科,安徽 蚌埠 233000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ACI)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异常有关,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及坏死,高血压、冠心病等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起病后,患者多有头晕、头痛、耳鸣等表现症状,疾病起病急,进展迅速,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脑梗死面积迅速扩大,加重疾病治疗难度,引起一系列并发症,进而给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预后生存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1-2]。因疾病起病突然,治疗周期长,且其所带来的并发症很容易让患者存在焦虑、失落、恐惧等负性情绪,若护理人员未能得到有效重视,会影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且康复训练效果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若未能得到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会影响患者预后[3-4]。既往所应用的常规护理干预方案侧重于关注患者疾病进展、躯体不适症状等内容,护理人员被动提供护理服务,并未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疾病发展加强重视,故而导致护理效果差,护理满意度评价低[5-6]。对此本文对ACI患者,分析联合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项研究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以此阶段收治的ACI患者为本次研究开展的实验对象,样本数量共有60例。对照组男/女各有19例/11例;所收治的患者均为老年患者,均在60岁以上,平均年龄(64.18±4.19)岁;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有患者14例/9例/7例;发病至救治时间0.8~4.6h,平均(2.48±0.37)h;梗塞部位: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各有患者15例/9例/6例;BMI22~27kg/m2,平均BMI(24.13±0.27)kg/m2。观察组男女各有21例/9例;平均年龄(64.25±4.53)岁;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有患者12例/10例/8例;发病至救治时间0.8~4.8h,平均(2.45±0.39)h;梗塞部位: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各有患者14例/11例/5例;BMI22~27kg/m2,平均(24.15±0.29)kg/m2。将上述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系统中发现无显著差异性(P>0.05),符合研究开展条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纳入标准:①ACI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符合相关诊断标准[7];②患者均在起病后5h入院;③各项检查结果提出无脑出血患者;④患者病情稳定,精神、意识正常;⑤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①经系统检查合并存在其他危重疾病;②合并免疫性系统疾病患者;③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患者;④中途转院治疗患者;⑤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有入院后积极为患者安排相关检查,并做好入院电子档案登记工作;仔细告知患者病房住院注意事项,并做好每日床单清洁工作;遵医嘱为患者提供管道检查、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护理内容。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规范化护理和心理护理。

(1)规范化护理。①规范化饮食护理:仔细观患者是否处于昏迷或吞咽状态,并开展鼻饲喂养治疗,鼻饲喂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少量多次推注,推注过程中需要动作小心,并遵循无菌原则进行喂养,妥善固定胃管,避免胃管脱落;且对于存在吞咽障碍患者,鼓励患者缓慢进食或饮水,食物保持黏稠性,鼓励患者独立进食,多咀嚼,多做面部表情动作,刺激面部器官的肌肉运动,多按摩面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②规范化作息: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夜间按时入睡,保持病房及走廊的安静,并叮嘱患者夜间或早期起夜时不可立即起身,需在床边静坐5~10min后起身下床。患者家属需时刻陪伴在患者身边,并及时予以患者力所能及帮助。③规范化语言功能训练:仔细检查患者的口腔肌肉以及舌肌肉运动情况,根据制定的语言功能训练方案锻炼患者口腔肌肉的灵活性、协调性;引导患者在进食前进行张嘴、卷舌、左右摆舌、舔唇等运动,让患者听从医护人员的拍手节奏完成训练,循序渐进增加训练速度;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发音训练,张嘴进行长音英文字母训练,并联系噘嘴等运动锻炼唇部肌肉,每日2次,每日20min,避免舌咽部肌肉萎缩。④规范化康复锻炼:护理人员及时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合康复医师给的康复计划开展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早期锻炼主要以被动运动为主,此阶段护理人员为主要实施者,为患者家属延时如何对患者肢体肌肉进行顺序性按揉,护理人员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引导患者家属上手,帮助促进患者各关节活动,保证关节灵活度;后期锻炼主要包括抬肢、拱桥运动,需要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进行协作完整,帮助患者完成双下肢交替运动,并引导患者在运动中控制抬放速度,提升患者对肌肉状态的控制。在进行下床活动时,叮嘱患者切勿迅速起来后行走,从床上静坐5min后找到可以扶手的物品缓慢行走,且患者家属必须陪伴在患者身边,每日进行2~4次的20min慢走训练,直至患者能独立行走;并在患者每日起床、洗漱中完成叠被、梳妆、穿衣等日常生活训练;待患者能够独立平稳行走时,则可适当开展攀爬楼梯、运用运动器械等进行有氧、抗阻训练。

(2)心理护理。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借助查房、用药治疗等空闲时间段积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交流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如是否对现阶段的治疗满意?治疗过程中是否有负性情绪出现?等,引导患者思考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护理人员作好相关详细记录,并认真聆听患者住院治疗中的合理诉求,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既往护理经验以及互联网最新护理数据进行整合,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①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沟通交谈过程中,与患者面对面进行交流,在患者进行诉说时直视患者,予以患者充分的尊重;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协调患者与家属共同制定康复目标及任务,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疾病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②护理人员予以患者充分尊重与理解,并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各项娱乐活动,包括读书、绘画等方式尽可能减少不良情绪刺激。并开展病友交流会,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科普,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满足其知识信息需求,帮助缓解其负性情绪。③开展反馈活动:鼓励患者用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康复历程,并写下对当前治疗的期望以及为之实践的重要步骤,能规范患者的生活行为。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应用SAS、SDS心理状态量评估护理方案应用后患者负性情绪改变,前者表示焦虑、后者表示抑郁,分值高低与患者负性情绪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使用心理弹性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水平变化,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越好;②护理方案对患者预后影响:生活质量观察,应用QOL生活质量表进行评估,选取4个维度,各分值为100分,分值越低,表明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较差。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3.0软件系统实行组间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及以计数资料用()、(%)表明,经过t数值与χ2数值检验后,组间存在差异运用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SAS、SDS量表评分低、患者心理弹性量表评分高(P<0.05)。

表1 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

表1 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

2.2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比较

表2结果显示,与护理前相比,随访观察护理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小(P<0.05)。

表2 QOL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2 QOL生活质量评分(,分)

3 讨论

ACI疾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表现特点,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高、预后差等特点,其与当下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发病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生存[8]。且大多数幸存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功能障碍为主,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不少患者因迫切渴求疾病恢复效果,导致其治疗中情绪波动较大,会影响康复效果,对此在ACI疾病治疗中需要注重加强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特别是心理护理[9-10]。

既往所应用的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存在一定不足,被动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措施,缺乏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撑依据,并未能充分发挥护理治疗的积极作用[11-12]。规范化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患者的治疗护理需求,从就餐、用药、运动等方面帮助患养成养好规律习惯,不仅能够规避影响患者康复的危险因素,还有助于恢复患者脑细胞功能,改善伤残程度,增强生活质量。该护理模式以患者核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整个护理流程围绕患者需求以及患者病情变化开展,能辅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规范化进食护理,能够帮助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营养摄入充分,且还能避免呛咳、误吸等不良事件发生;规范化作息,保障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于促进其身体机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循序渐进开展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语言功能、躯体功能等,可有效促进患者语言功能、运动功能恢复。此外在护理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指导,患者负性情绪会直接影响康复效果,甚至部分患者还会选择中断康复治疗,对家庭、生活始终处于情绪低落状态,若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干预,极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开展心理护理的基础源于对患者病情的了解,为此需要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询问患者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人员更好地从交谈中发现问题;患者家属作为患者主要照护者,家庭支持力量必不可少,能有效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且在治疗过程中满足患者的疾病知识信息需求,让患者对相关知识有正确、充分认知,能够缓解情感负担;通过视频记录患者康复阶段的心路历程改变,让患者回顾,可促使患者主动改善不良行为,进而积极配合早期功能锻炼,能够起到良好的康复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研究结果表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负性情绪得到极大改善,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也有显著提高(P<0.05),充分肯定该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与常规护理干预手段相比存在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ACI疾病危害大,治疗过程中辅以联合护理干预,特别是注重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帮助患者正视疾病,平稳心态,主动配合康复锻炼,能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负性规范化康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