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2022-02-22 10:33司晓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3期
关键词:质量保障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

司晓露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3-

引言

现阶段下教育改革对以往的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则在其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聚焦中高职业院校的教育现状,大多数学生完成中职院校学业之后,步入高职院校,仍然不能很好地适应,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学业内容之间不能达到完美的衔接,有脱节的情况存在,因而对于人才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弊端,使得人才的质量没有办法得到保障。接下来本文将从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关键因素、遵循原则、路径探究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一、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

(一)、保障主体

在构建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体系时,必须明确保障主体,不仅是学生本人,还有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领导团队和教师。除此之外,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之间需要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交流,领导团队在构建保障体系时,应当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做好领头人,制定正确合适的发展方针计划,教师和学生则应当切实实施教学计划,两方缺一不可。

(二)、保障目标

目标明确才是一个方案能够成功实施并且取得成效的基础,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也同样如此。而该保障体系的保障目标在于做到真正提高人才质量,在确立保障目标的过程中,务必做到充分考量中高职衔接教育体系的实际情况、教学特点、存在问题等多种因素[1]。

(三)、保障内容

作为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其包括种类繁多、方面冗杂,但却是相当重要的部分,例如: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所有教学活动、教学计划、监督评价、教学设施、专业设置等等,都是其中的关键,是在进行构建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时务必关注的重点。

二、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遵循职业基本原则

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基本的职业规律、职业原则,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及高职院校的领导人员和教师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职业规律,适应时代变迁,不断跟随国家改革和政府号召完善和改进自我,否则,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只会是形式主义,没有任何成效。

(二)、目标职业性

构建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高质量人才,而高质量人才的一个重要特性就体现在他的职业性,因而,目标职业性也是人才培养中的基本原则之一。校方要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相关职业具体发展方向、专业设置指导方针等多方面共同因素,构建合适的保障体系,使得学生发展成为高度适应职业需求的人才。

(三)、体系系统性

一个体系中必然会存在大大小小多个系统,这时,做好统筹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前提则是准确定位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核心——中高職衔接。统筹规划的目的就在于让每个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合作、共同促进,达到衔接的最终目的,彻底跨过毕业证书与岗位证书之间存在的那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路径探究

(一)、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首先需要做到完善组织结构,明确个人分工、所属职位,其负责的具体部分和各个环节,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的同时,又相互分开,落实责任到个人。其次,提高领导对于保障体系的重视程度有利于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实施。领导关注度能够有效的集合所有人的力量,快速推动保障机制的构建进程[2]。最后,中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也是不可缺少的,传统的中高职院校彼此分开,信息不能够互通,对于学生的具体状况也不能进行交流,两者的脱节也就不足为奇,要想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就需要中高职院校在信息交互上做到互通有无。

(二)、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在每一种教育体系之下都有着符合该体系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这是教育体制的必然选择。然而,在中高职院校中,多数质量评价体系只是对其它教育体制下评估体系的生搬硬套,完全忽略了中高职院校生源的特殊性,导致中高职院校教育衔接出现问题,越来越多的学生无法达到教育目标要求下的人才质量水平。因此,建立合适自身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够解决问题,要将中高职院校特殊的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课程建设等因素均考虑在内,制定相对应的评价体系,才可以避免人才质量参差不齐[3]。

质量评价体系除了满足中高职院校生源的特殊情况之外,还需要满足职业标准。中高职院校不同学生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各不相同,需要切实根据职业标准来判定,那么对于质量评价系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做到贴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职业的选择等。

(三)、完善监督和反馈体制

适当的监督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反馈则能够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监督和反馈体制的实施者主要为学校的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需要两者相互协作,共同发力,主要作用在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例如:教学活动、素质考核、师生互动等,主要在于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效率是否得到提升,对于最终能否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终极目的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中高职院校教育衔接问题的解决,对于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必将是一大助力。中高职教育获得良性发展的前提,就在于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入手,改进旧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监督和反馈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新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该背景下保障体系的构建对于解决人才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必将意义重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

[1]陈璇,陈东.“府学”权责关系下的高职教育政策演进与调试——基于四川省地市级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3):65-66.

[2]唐芳.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9):200-201.

[3]周桂瑾,吴兆明.基于育训互促理念的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21(22):46-50.

猜你喜欢
质量保障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涉农类高职专业“一二三四五”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