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2022-02-22 23:09林琼丹刘志山
中国德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高中生思政

■ 林琼丹 刘志山

改革开放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要彰显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和素养导向,使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根基扎得更深、更实。将改革开放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师融入的意识和能力、确定融入重点、丰富融入资源、创新融入手段是改革开放史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伟大意义。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深入学习改革开放史具有必要性。要使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扎根、生长,需要多方面共同施策,使改革开放史的德育功能和育人价值在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发挥出来,并将其融入到高中思政课教学中。

一、增强教师史学素养,提高融入意识和能力

(一)提高融入的意识

改革开放史涵盖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党建、祖国统一、国防建设等多个领域,包括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转折点。通过改革开放史教育,不仅反映历史事件背后的本质和规律,还揭示了历史事件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及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理论成果、理想信念与改革创新精神。高中思政课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确立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内容本质上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改革开放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两者的内在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改革开放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充盈教学内容,加强史论互证,提升教学说服力和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增强融入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改革开放史知识储备和功底。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学习改革开放史知识,完善知识体系,提升对改革开放史内容的驾驭能力。如果教师本身史学素养不高,对改革开放史内容不熟悉,对改革开放史中蕴含的历史规律和逻辑体系认识不清,那么在融入过程中会存在困难,容易引起混乱,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违背教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其次,教师要提升融入的能力和水平。教师要把握好融入内容的匹配性,丰富融入的手段,提升融入的效能,在改革开放史教育与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中,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史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立足教材内容,确定融入重点

首先,要寻找和整理改革开放史与高中思政课教材内容的契合处。比如,高中思政课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涵盖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发展与完善取得的理论成果等内容;《经济与社会》讲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发展理念,助力高中生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政治与法治》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特征与优势。这些内容与改革开放史是息息相关的,但也是抽象的、概括的、宏观的、理论性强的内容,如果直接灌输给学生,难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甚至会让高中生对思政课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致。可以改革开放史中具体的、微观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为桥梁和中介,使学生可以直观、感性地了解改革开放史中鲜活、生动的案例,然后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问题引领高中生对这些案例进行详细地分析、对比、论证,最终引导其得出教材中的结论,这样,学生对教材结论的理解是深刻的,价值观是认同的。

然后,要服务于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有重点地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助力突破教学重难点。以高中思政课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本书分为四课,其中,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和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改革开放史内容高度重合,那么教师就要有重点的融入,不能大面积照搬,否则容易造成课堂教学容量太大、详略不当、重点难点不突出等问题。

三、把握育人契机,丰富融入资源

(一)图片融入

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图片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直观、生动地传达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教材重难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又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课中,讲授到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时,教师呈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两张图片,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一谈看到这两张图片会想到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归属问题,改革后“三权分置”的产权归属的变化;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农村土地产权为什么要这样改革,具有什么意义。通过两张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图片,引发一系列层层递进的思考,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抽象词汇具象化,化远为近,学生在理解和思索这一制度改革的同时提升了科学精神和制度自信。

(二)短视频融入

短视频以交互性、共享性等特性赢得高中生的喜爱。短视频具有占用时间短、内容聚焦、冲击力感染力强的特点,将权威的改革开放史短视频有效融入到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时,往往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广大高中生接受,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讲授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融入《1978—2017世界GDP动态排名》短视频,高中生看着中国的GDP排名由榜上无名到榜上有名,由倒数到反超,最后排名稳居世界第二,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变化认识更深刻,政治认同、道路自信更为强烈。此外,教师也可适当鼓励和引导高中生制作关于改革开放史的短视频,将短视频放到课堂上展播并由教师点评,以此触发高中生更多的思考,不仅延伸了课堂教学,还锻炼了高中生的实践能力。

(三)数据融入

数据是用数量或数字形式表示的资料事实,是我们深入了解事物、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的第一手宝贵资料。改革开放史中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数据,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改革开放史的数据,能够帮助高中生直观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各方面的变化、取得的成绩等,深层次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与意义。比如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一内容的讲授时,教师可以呈现《数说深圳》,通过展示数据反映深圳速度刷新着深圳高度,让高中生了解改革开放对深圳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四、增强活动体验,创新融入手段

(一)展示类活动融入

小组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汇总和整理,最后进行课堂展示,以此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深化对主题的认知。比如,讲授“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我是改革开放成就讲解员”活动。课前给出改革开放成就的关键词: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祖国统一、国防军队、外交、党建。学生5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关键词,准备一段2分钟的改革开放成就展示,展示形式可以口头讲述与图片、视频相结合。学生在亲自收集改革开放成就资料的同时逐步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意义,在认知上和情感上认同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从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竞赛类活动融入

竞赛激趣,组间竞赛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改革开放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需要竞赛类活动增强课堂活力,让课堂生动活泼地开展下去。比如,将作为改革开放法治史显著成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融入“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民法典知识竞赛,选择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的竞赛题目,并采取抢答的形式,学生在竞赛活动热烈的气氛中,认识到民法典细致入微地保障公民在现实生活中的权利,明确了公民权责。竞赛活动中,学生在学法懂法的同时增强了法治意识。

(三)辨析类活动融入

辨析活动有利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判断,理性看待生活中的不同观点,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比如,在讲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课时,教师可以呈现安徽农村经济改革“包产到户”引发争议的历史,呈现“有人认为,包产到户是搞资本主义,是对集体经济的瓦解”的观点。再如,在讲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课时,教师可以呈现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展的案例,呈现“非公有制经济也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没必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观点。对这些观点的辨析加深了学生对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理解和认知,彰显高中思政课教学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

总之,改革开放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要彰显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和素养导向,使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根基扎得更深、更实。将改革开放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师融入的意识和能力、确定融入重点、丰富融入资源、创新融入手段是改革开放史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高中生思政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