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理念烛照下的《读本》育人实践

2022-02-22 04:47江苏宿迁宿豫区实验小学223800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33期
关键词:争章读本校本

江苏宿迁宿豫区实验小学(223800)

张海燕 吴东超

《读本》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由教育部组织编写,2021年秋季学期正式进入学校思政教材,成为大、中、小学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陶行知知行合一理念指导下,深入研究《读本》特点,细致挖掘其德育资源,开展校本化实践,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积极尝试。笔者尝试梳理学校在陶行知知行合一理念指导下,基于《读本》开展的育人实践。

一、知为行之始:梳理《读本》编排特点,把握思想主旨

1.深入研究《读本》编排特点

把握《读本》教材编排特点,是高质量推进育人实践的前提。《读本》教材编排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思想内容和呈现方式,实现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目标。小学低年级主要通过讲故事和描述性语言,以生动具体、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适应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读本》精简版式设计,运用大量图片,图文并茂,感染力强。与之相反,小学高年级教材则提出较完整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体系的基本要求。《读本》以“什么是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为主题,以14讲的内容体现了“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体现系统性、整体性:第1讲的内容是“中国梦是什么”,接下来的13讲内容,试图回答第1讲提出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的主要工作。(如下表所示)对于这种成体系的理论,高年级学生认知难度仍然较大,为此,教材在提纲挈领式的标题上下功夫,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作为标题,以生动形象的论述,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

表1 《读本》主要内容表

续表

2.准确把握《读本》思想主旨

准确把握《读本》思想主旨是高质量推动课程实施和育人实践的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包含众多新战略、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在《读本》编写过程中,结合低年级、高年级学生不同特点,精心选择主要观点,凝练成教材标题,传达核心要义。在每一讲中,设有二至三课内容,其分论点对本讲主要观点起到论证、支撑作用,共同构成课程的思想主旨。师生可从各讲的主题中把握思想主旨。

通过对《读本》梳理,我们尝试将主题思想归纳为“爱国”“爱党”“爱自己”“爱社会”“爱人类”五个板块,每个板块包含不同的主题,构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二、行实知之成:挖掘《读本》德育资源,夯实育人根基

1.“习语金句”里蕴蓄育人的核心要义

在《读本》的每一章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诸多问题的论述,凝练成为“金句”,闪烁着思想的光辉。之所以称为“金句”,因为这是习近平同志对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诸多问题进行最形象、最深刻、最富概括力的表达。这些“金句”高度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义,形象阐述了其观点、立场、途径、方法等,也决定了《读本》的主旨与基调。从德育资源开发角度看,这些“习语金句”也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方针与指南,奠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石,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思想源泉。据不完全统计,小学低年级《读本》教材共选用“习语金句”14段,主题涵盖爱国爱党、中华文明、心系群众、生态环保、军队建设、中国梦、百年奋斗、民族复兴、新时代好少年等多个方面;小学高年级《读本》教材共选用“习语金句”20段,主题涵盖中国梦、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新发展理念、人民民主、法治建设、扶贫扶智、民生问题、人与自然、总体安全观、国家统一、命运共同体等主题。“习语金句”蕴含的核心要义指导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学校德育实践的重要课题。围绕“习语金句”,深挖核心要义,对学校确立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图文并茂中蕴藉丰富的德育资源

《读本》分低、高年级两个版本,在呈现形式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图片主题鲜明,配文简洁晓畅,图片与文字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生动形象地传达单元主旨。在小学低年级《读本》的第一讲《我爱你中国》中,编者选取了国旗、国徽、国歌三幅图片,配以简要的介绍文字,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认知,让学生获取关于国家这个抽象概念的具象认知。从资源开发的视角审视,国旗、国徽、国歌每幅图片、每段文字中都蕴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开展关于国旗名称的认知、构成要素的阐述、英雄人物事迹宣讲等活动,能够充分发掘国旗的德育资源,助力学生品格的提升。在小学高年级《读本》第七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第一课《法律是什么》中,在开展法律是什么的讨论时,《读本》以繁体“法”()字导入,通过对构成“法”字各部“说文解字”式的阐述,引出“法”表达的意思是: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章节从汉字的解构中溯源“法”的本义,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其中包含着公正、平等的基本价值观。在《读本》中发掘图片蕴藉的思想、文字表达的主题,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领悟配文的要求,将有助于我们打开学校德育资源的宝库,汲取育人课程建设的重要精神养分。

3.故事讲述中蕴含高超的育人技巧

《读本》中的每一讲都安排了一个或多个基于教学内容主题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是真实的事件,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切合儿童的口吻进行讲述。在课堂上,小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评故事等形式,学习吸收知识经验,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如《读本》(小学高年级)第10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生态”这一节,教材就是选用了关于“余村”的两个故事。从“20世纪80年代,为摆脱贫困,余村人炸山开矿,卖矿石、造水泥。很快,余村成为安吉县首富村。村民的钱袋子鼓了,大山却变得满目疮痍”到“2003年6月,余村停掉了矿山、关掉了水泥厂。满山的毛竹又长了起来,从山里流出来的溪水也变得清凌凌了。现在,这里山清水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在两个故事的对比中,学生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初步认知。《读本》于平实的故事中蕴含着高超的德育叙事技巧,值得学校德育工作不断挖掘、借鉴、思考。

三、知行合一:开展育人实践,推进砺品行动

1.构建指向知行合一的课程体系

在校园德育实践中,学校不断探索、总结,积极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先后形成了包含爱心课程、实践课程、家校课程、民俗课程、节日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特色课程。借助《读本》,展开德育课程整合,打破闭环、实现跃升,成为学校育人课程建设的重要发力点。构建知行合一的育人课程,就是借《读本》的源头活水,构建校本德育课程。以《读本》(小学高年级)为例,共14讲内容,其关键词分别为: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民、改革、发展、民主、法治、价值观、民生、生态、安全、强军、祖国统一、共同体。每一讲的落脚点我们可以提炼出梦想、领导、团结、改革、创新、民主、协商、法治、规矩、精神、价值观、共享、劳动、安全、和平、统一、友谊等主题。它们指向是小学生成人成才的必备品格。我们以此为突破口,寻求学校德育课程突破,尝试在爱党、爱国、爱人类、爱自己、爱社会五大主题板块中融入“梦想课程”“团结课程”“生态课程”“价值观课程”“一家亲课程”“命运共同体课程”“法治课程”等子课程,构建起指向素养提升的校本德育课程。

2.开展知行合一的校本育人实践

由《读本》教材至知行合一的育人课程,中间环节是学校创造性的育人实践,以《读本》所蕴含的深邃思想、精彩内容、智慧表达为指南,结合校情、生情,推动育人实践,实现校本育人课程的落地。

例如,小学高年级《读本》第8讲《人无精神不立 国无精神不强》的第2课《德不可空谈》,在学习时,我们尝试以总书记“习语金句”为基础,结合校本实际,开展校本化德育实践活动。文中提到,总书记在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活动时曾讲道:“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我看,主要是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读本》分“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四小节,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这一系列内容。基于这一课程资源,我们把课堂上的要求转化为德育实践,实现从书本知识学习到德育体验的转变,不断创新学校德育方式(见上图)。

汲取《读本》课程中包含的德育元素,用好《读本》德育资源,开展校本化德育实践,是知行合一重要环节。

3.完善知行合一的小主人养成机制

基于《读本》课程的德育实践,为学生成长提供了舞台,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读本》编排的主题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不同主题既各自独立又互为补充,构建了完整的学生素养成长体系。与之对应,伴随《读本》课程展开的是学生接受教育、参与实践,获得成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尝试不断完善基于知行合一的学生品格养成路径——小主人争章机制,将《读本》的思想主旨转化为校园生活中的小主人争章活动。以高年级《读本》第8讲《人无精神则不立 国无精神则不强》为例(如表2所示)。

表2 第8讲校园小主人争章活动表1

我们不断完善小主人争章机制,构建与《读本》课程一脉相程的争章系统,注重低段、高段的过渡衔接,淡化选拔与评比,突出成长与进步。细化积分条例,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与需求,自主地选择与确定本阶段的争章项目,并按照所确定项目的获章标准,制定争章计划,确定在一定时期要参加的实践活动。争章活动考虑到少年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充分调动所有少年儿童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基础奖章及参考训练项目,训练活动也可放手让他们自己策划、组织和实施。

《读本》是思政教材,更是学校探索知行合一德育实践的思想基础。我们的工作在理论探讨、课程设计、育人实践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紧扣《读本》,着眼知行合一,推动实践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争章读本校本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学习贯彻《意见》,全面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
争章推优入团 上海团队衔接新模式——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争章推优入团工作的探索
少先队刮起争章风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背景下,家长参与雏鹰争章活动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