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红色题材版画作品发展历程与艺术特色研究

2022-02-23 13:31王梦杜建国
河北画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木刻版画河北省

王梦 杜建国

(作者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一、新兴木刻版画

二十世纪的中国处于动荡激变的年代,中国美术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中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在时代变幻中美术家同样要肩负起救亡图存的责任。鲁迅先生认为版画是“当革命之时,版画之用最广,虽及匆忙,顷刻能办”,木刻“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便将西方版画介绍到中国,在中国兴起新兴木刻运动,大批的有志青年摒弃旧有传统绘画的保守,将民族、民主等作为创作的主题。在中国先后成立了“一八艺社”“MK 木刻研究会”“春地画会”“上海木刻研究会”“木铃木刻研究会”等与版画相关的社团研究组织。先后涌现出胡一川、李可染、汪占非、王肇民陈铁耕、钟步清、江丰、陈烟桥、力群等一大批艺术家致力于民族救亡图存的版画艺术创作中,后来有一大批青年志士先后奔赴延安,以歌颂为主要特征的解放区木刻艺术在大众化与民族化的道路上进行了探索表现。

二、抗战时期、解放时期河北红色版画发展与艺术特色

(一)延安红色版画

在新兴木刻运动中诞生,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时代背景中发展,承担着鼓舞革命意志、启蒙大众思想、宣传思想的重大责任,作品中带有明显的政治性与革命性,在其发展过程中版画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在此时期,版画家的创作手法以革命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为主,以延安地区新型民主生活和延安的革命现状为创作题材进行表现,江丰、力群等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创作手法以光影效果和体积表现的写实表现手法为主,比较注重对客观物象的真实摹写。黄新波、胡一川、李桦等人虽然也是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表现手法已经趋向于表现主义。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当时的艺术创作指明了方向,文艺创作为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服务。一大批青年艺术家深入生活进行了大量的以人民生活和革命军人为题材版画创作,李桦《怒吼吧,中国!》,古元《哥哥的假期》《减租会》,彦涵《彭德怀将军在抗日最前线》,力群《送马》,李少言《八路军120师在华北》,张漾兮《我们自己的队伍来了》,荒烟《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等无不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作品。延安时期版画作品在创作内容上主要以延安地区军民的新民主生活为主,具有生动鲜活的气息,表现形式开始以阴刻法,以黑白对比组织画面为主,但边区军民对这种风格很难接受,版画工作者在创作上进行了尝试性的革新,以求延安木刻版画的大众化之路,版画工作者通过对作品创作语言与形式上的实践探索饰演了延安木刻版画的民族化探索。

(二)延安鲁艺工作团在河北的版画活动

1938 年太行山上的革命烽火熊熊燃烧,延安鲁艺决定由胡一川、罗工刘、彦涵等组成木刻工作团奔赴驻地开展敌后抗日宣传工作。1940 年秋,胡一川、邹雅、刘韵波、杨筠、罗工柳等五人来到冀南开展敌后木刻宣传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木刻版画工作者以及建立木刻版画工厂,他们冒着极大地生命危险穿过战火来到河北威县、南宫一带,进行木刻版画的培训工作,为期三个月,并在此瞅见了版画工厂,并与当地的年画相结合进行了艺术创作手法上的创新,将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传播与此生根发芽。胡一川《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彦涵《春耕大吉》《保卫家乡》等作品以明朗淳朴的艺术风格对抗敌军民、抗战建国、敌后军民的生活进行了一定的表现。

抗战胜利后“鲁艺”在延安迁往东北办学的途中曾长期在张家口滞留,著名版画家江丰、彦涵、马达、古元等都在此投身于晋察冀的木刻版画运动中。1946 年4 月,中华全国文艺协会张家口分会在华北联大成立,沃渣、江丰、古元被选为理事,分会虽然时间很短但却使张家口成为解放区文化艺术运动的关心。古元《焚毁地契》,彦涵《审问》《向封建堡垒进军》,罗工柳《马本斋将军的母亲》,夏风《从敌后运回来的战利品》等都是这一时期经典的木刻作品。

晋冀鲁豫边区的艾炎成立了 129 师木刻工作队,晋察冀边区的李劫夫、凌风、徐灵等美术工作者在河北进行木刻版画的传播,晋察冀抵触华北核心,延安鲁艺工作者在晋察冀开展木刻展览与创作,充分发挥了木刻版画的优势,红色版画、革命题材、现实题材等在此也达到了高潮。后来晋察冀边去为加大文化宣传,同事根据当地人民群众文化程度不高这一问题,创办了《抗敌报》,主要运用木刻连环画插画的形式进行表现,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流传,在敌后根据地中起到了鼓舞军民坚持敌后抗战的决心。1942 西北战地服务团团员在河北省灵寿县油盆村刻制出版了《战地木刻》作品集这是目前最早的战地木刻作品集,古塞的《憩息》,沃渣的《把牲口夺回来》,陈如的《帮助春耕》,秦朝阳的《村干部会》,李劫夫的《军民合奏》,夏风的《练习瞄准》,关竖的《在游击区活动的革命者》等是这一时期经典的木刻版画作品。通过延安鲁艺工作团的培训,河北省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木刻版画家,他们以延安鲁艺创作精神为出发点,以晋察冀革命区军民的生活为创作点进行大量的实践,作品集多以黑白木刻版画为主,以现实的手法描绘了解放区军民的生活生产以及抗战的场景,木刻作品线条流畅、造型夸张协调,传统和现代在木刻集中完美的体现。

(三)革命木刻版画与传统年画结合表现

武强年画构图饱满、用色大胆鲜亮、人物造型装饰夸张、刀法表现粗狂,因其自身的审美特征与特性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根据题提供了大量的宣传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胡一川、阎素、徐灵等人先后在河北进行武强年画与木刻版画的研究研究,阎素的《打日本,打汉奸》、徐灵的《抗日光荣》、《立功喜报》、联大师生彦涵、冯真、莫朴、吴劳、姜燕、与武强木版年画艺人任大黑、张福旺、郝云浦等合作完成《夫妻识字》等作品。在借鉴武强年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与现代木刻技术结合,形成了带有宣传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新革命年画作品,生动了宣传了解放地区军民的对敌斗争、土地改革、参军支前、新民主生活等政治生活。

红色版画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时代发展密切结合,作品中带有明显的政治性与革命性,作品中表现出青年木刻家以及革命区军民的崇高的革命性与强烈的政治性。木刻版画作品在发展时期与中国本土现状相结合,摆脱了欧洲木刻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木刻版画。红色版画在创作中极具概括性与简练性,运用黑白进行人物造型,而作品中的民族化表现始终贯穿于红色版画的发展中,作品中极富民族特色,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进行真是的描绘,极具概括性与典型性,并根据不同的地域特征进行不同的地域文化及风土人情的表现。

三、建国后河北版画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地域性文化特征表现的地方版画流派逐渐兴起,四川版画、北大荒版画、江苏水印画派先后崛起,北京、广东、京沪、天津、河北、贵州等具有地域文化的版画创作团队也逐渐兴起。

1949 年河北省成立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华北局及华北文联对河北省新年画创作极大重视,河北省美术工作者也积极的投入到新年华的创作中,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作品。建国初期河北省版画专业工作者较少,主要是晋察冀木刻培训时期的木刻家组成,主要有阎肃、冯真、古一舟、艾炎、向群、张春峰等,为为河北省版画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50 年代,河北版画进入发展时期,版画家曾景创作了《送戏下乡》《夜雨》《长城》等作品,描绘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场景,作品以写实为主,带有明显的 地域性特征与时代性。六十年代,在天津组建美术学院并开设版画专业教学,王麦秆、孙廷卓、张坚如、田昆先后加入到版画教学的队伍中。在版画繁荣发展的同时,河北省版画基层建设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董健生创立第一个版画创作工作室,影响了李德生、于欣光、秦毅强等一批版画创作者。董健生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激战前夜》,靳合德《柯棣华大夫》,田景库《爱护群众的庄稼》《为连队服务》《新建的营房》,王麦秆《放回来的爸爸》,汪国风的《解放南方保卫北方》等一大批经典美术作品。河北版画的发展在晋察冀木刻版画的基础上在新时代社会制度焕然一新的面貌中大力发展,版画发展也和社会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木刻作品反映社会时代的真实性,反映出普通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说明社会时代对版画创作的影响。版画艺术家以革命军人、土改中的典型事件、抗美援朝、工业建设、太行山人民生活等为创作题材进行实践创作,以写实性的手法对军人、工人、农民、普通大众进行了真实的描绘。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优雅、意境、抒情之美,红色版画创作的风格倾向于革命浪漫主义。新中国的成立后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更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红色版画与以往的充满战斗性的批判现实主义表现风格,作品内容虽然表现的也是无产阶级,但新时期的版画作品以理想抒情的浪漫主义风格表现。

四、河北红色版画的现代发展

改革开放后河北省的版画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全国各地版画群体也逐渐形成,表现地域性文化,河北省以李彦鹏、袁庆禄、滕雨峰、王杰斌、高华为代表的新秀逐渐崛起,他们的创作以写实性手法表现红色革命根据地、陕北农民生活、太行山风土人情。袁庆禄的《烽火岁月—小兵张嘎和玉英在白洋淀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达对革命军人的崇敬之情他的创作风格或者画面的意味也成为中国八九十年代审美趣味的转折点。李彦鹏的《雨后》《月夜》《暖冬(五)》等版画作品继承和延续了新兴木刻版画的内在精神与延安画派的精神内涵,对社会、人生、现实的关注。王杰斌的《土窑》《方塔》,高华的《秋天的记忆》《厚土NO.1》等作品也是对太行山、对陕北风土人情的现实描绘。

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明确强调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指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包容了厚重的意识形态、内涵与浓郁的时代色彩元素,这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本身拥有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是其余所有种类的美术作品所不能替代的。进入新时代,河北省艺术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作了许多革命主题性美术作品。河北省文化厅连续多年主办了“走进太行”活动,2016 年河北画院组织全国60 余名版画家深入太行山对承载着深刻历史文化与审美价值的古村落进行创作表现,对继承发展其特有的传统文化有重大的意义。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省美术家协会连续多年主办建军、建党、建国为主题的展览活动。“走进太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 “走进太行”系列——全国青年美术家“行走长城”写生采风创作展、走进塞罕坝——全国美术家采风、写生、创作活动、“英雄河北·红色基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永远跟党走”—— 河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主题文艺创作美术作品展等等。红色革命题材文艺作品是讲好党史故事、深化思想认识的重要载体,版画家用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作品完美的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经典事迹、辉煌战绩、百年荣光,用版画作品描绘了了新时代、记录了新时代、讴歌了新时代。

猜你喜欢
木刻版画河北省
河北省冬季奧运会交通应急保障指挥系统
版画作品选登
桌上盆景(外一幅)
家国情?家国梦
李富贵木刻作品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石宏伟版画作品选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河北省商务厅原巡视员仲继安涉嫌受贿被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