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过程中的音色探讨

2022-02-23 13:31马阳
河北画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重奏室内乐演奏者

马阳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室内乐也被称作Chamber music,发源于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也出自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有着400 多年的发展历史。室内乐在实际演奏时,需要多项乐器共同组合,每项乐器的声部不同。最早流传于欧洲宫廷内,一直是贵族十分喜爱的演奏类型。直到18 世纪,欧洲室内乐从原有的二重奏逐渐演变到了九重奏,根据乐器类型的不同,把其分成管乐、管乐重奏、弦乐重奏等等。当下我国的室内乐在进行分类时,并不仅仅限于乐器种类,还可以根据作者作曲家的实际想法对乐器进行不同组合。我国的民族室内乐的表现形式可以追溯到江南丝竹前身,在当时被称作“弦索”,这是一种以笛子、二胡为主要乐器的演奏器具,其中弹弦乐器包括琵琶、扬琴;而管乐器包括箫、笙等。换句话说,“弦索”是我国民族室内乐的雏形,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室内乐却是从二十世纪才逐渐兴起的,处于合奏与独奏两种范围,由相同或是不同的民族乐器所共同组合,呈现出的音响语言也十分丰富且多元化,这种室内乐的表现形式,也让民族乐器更加深刻地展示了音乐内涵,成为了我国民族音乐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室内乐演奏的基本概念

室内乐演奏是由多种乐器所共同合作呈现出的乐曲,不同乐器其对应的声部也不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室内乐演奏也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其演奏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不仅仅局限在乐器种类层面,还能够根据编曲人员的灵感对各项乐器进行灵活制作。

二、琵琶的音色

琵琶的音色主要决定于发音体的泛音、性质以及形状等不同因素,组成部分十分繁多,比如琴头、琴身、义甲等。要想让琵琶的物质音源变得更加全面,一定要重视乐器的制作材料以及发音原理。传统的琵琶背板都是由木质结构组成的,其中小叶紫檀是最佳的选择材料,也被人们看做上品。而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则是红木。由于琵琶的背部需要圆且厚,因此坚木是最佳选择,能让琵琶的流音更加完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在选择木质类型时,内部结构制定以及纹路不同,都会对乐器的音色产生较大影响,在实际制作时也要重视各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对琵琶音色产生影响的因素还包括义甲,义甲材料不同,其产生的音色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如果使用化学片赛璐璐,那么呈现的音色会更加清脆。而尼龙指甲的音色是最为厚重的一种。除了上述因素以外,演奏者本身也会对音色带来影响,甚至说这种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元稹的《琵琶歌》中也有“断弦砉騞层冰裂”等,都进一步证实了除了乐器的制作材料会对琵琶音色造成影响以外,演奏者本身的控制能力也会对琵琶弹奏出的效果带来影响。不同演奏者,其所使用的琵琶演奏指法与发力大小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最终呈现的音色也会出现较大变化。由于琵琶的声音是点状的,想要表达长音时,需要把原本点状的音构成一条线。而在构造的过程中,则需使用到遥指、轮指、滚奏三种类型。不同类型,其发音的原理也会存在不同,各具特色。例如在轮指演奏时,每个手指都需要共同发力,要均匀掌握最终力道,才能让形成的线更加均匀。而摇指则不同,摇指的音色十分厚重,滚奏的声音则最为清丽。演奏者可以根据不同的乐曲种类,选择合适的弹奏方法。在使用相关弹奏技术时,演奏者的手指与手腕的发力一定要互相吻合,在正式弹挑时,应该要保持在食指上方,要把最终的发力位置落在两个点上。同时还要让手掌尽量处于松弛状态,小臂自然垂下,使手指、手臂、手腕能够与琵琶的面板形成三角空间。

三、民族室内乐中的琵琶音色问题

(一)琵琶音色特殊,组合过程中需要倾注更多心力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民族室内乐有着较大不同。一般来说,西方的室内乐在实际演奏时比较重视音响求同,在制作相关乐器时,采用的材料也十分统一。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乐器合鸣的和谐性。同时种类群体不同,呈现出的音色也会更加具有独特性,这些乐器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区别,比如木管类、铜管类、弦乐类等,这些不同的声音能够通过有机整合的方式完成交相辉映。而中国的民族室内演奏乐器代表的则是不同名称,琵琶、二胡等不同乐器,其各自的音色都有各自特色。如此一来,创作者也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充分展现作曲家的创意,这也是众多作曲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琵琶来看,其属于民族传统乐器,本身的声音十分淅沥且婉转,如何通过巧妙的组合方式,让琵琶的音色能够充分展示整个乐曲的意境,也需要作曲家进行科学组合。可以根据打击、拉弦以及吹管的方式进行重新组合,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意境背景、演绎音的实际需求,组合不同类别的乐器。例如作曲家李滨扬创作的《弦月清辉》,就是典型的合奏乐曲,包括了竹笛、古筝、琵琶等众多乐器。这些乐器本身的音色不同,但是通过该作者合理的编曲方式,让每个乐器优势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整个乐曲中也发挥了独特价值。

(二)琵琶的点状发音特点,限制了其乐曲的演绎范围

琵琶主要通过弹拨发声,发音方面呈点状特征,具有极强的颗粒感与节奏感。琵琶是民族室内演奏乐器中常见的一种,但是音乐展示类型比较单一,很难得到突破,这也是大多这类乐器独有的特点,受到的束缚难以被突破。当一个乐曲有丰富内容,在演奏过程中要想更加生动而淋漓尽致地营造其中的不同意境,要通过多种乐器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弹奏。琵琶弹奏时颗粒感极强,但是缺乏一定的歌唱性,很难在乐器中将衬托的效果体现出来,受到的限制较多。此外,由于琵琶属于弹拨发声的方式,在速度上较其他传统乐器更快,在实际演奏中经常发生抢拍的现象。只有琵琶与其他乐器在合作上合理安排,才能避免发生杂乱问题。要从乐器演奏具体情况出发,保证安排的科学性,才能将琵琶的音色优势充分反映出来,为合奏乐曲的精彩演绎奠定基础。

四、琵琶在民族室内乐中合作能力的提高

为了提高民族室内乐的演奏水平,要求演奏者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在重奏乐感上保持严谨性。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除了包括音量、节奏以及音色等内容以外,还要关注整体与个性。

(一)音量的控制

1.个体音量的控制

琵琶是民族室内乐重奏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训练中应该主要以及次要的旋律声部。对主要旋律声部来说,在作为旋律声部的情况下,应该控制好其他声部的音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琵琶声部的音量应适当增加,将旋律的优美与婉转表现出来。演奏过程中也要关注对中声部的聆听,具体涉及竹笛、笙等“线”状音型,这就如同“粘合剂”,能够连点成线,在主旋律中流动与穿梭。对低音声部而言,主要能保证节奏稳定、音色厚实,形成的低音线条也非常具有弹性,为旋律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低音旋律烘托中,也让音乐产生了固有的框架感。在次要旋律声部方面,主要引入江南丝竹中“抢当让路”的方式,不仅要把握好副部旋律,也应重视主旋律声部强弱变化,以此为基础对力度进行适当控制。这样才能为主旋律向高潮发展创造条件,也能与主旋律一起实现音量大小改变,让乐曲表达结构层次更加鲜明,为主旋律演奏起着有效烘托作用。

2.整体音量的控制

民族室内乐在控制整体音量的过程中,必须要求不同声部能够在力度上尽可能保持平衡,且技术、心理以及思想等层面也应达到细腻的要求。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把控音程关系是一个重难点内容,并做到多个声部上的充分衔接。要关注哪一音开始强或弱,保证细心进行处理,所有演奏者都要在重奏中做到从弱到强,在强弱起止上始终保持一致。训练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录音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对强弱起止拍进行把握,确保强弱对比的张力能够到位,接下来在从力量上作出适当的调整与控制。重奏中每个人都必须得具备良好的音效意识以及力度表达意识,从而更加完美和贴切的表达整个音乐作品的力度。

(二)节奏的把握

在旋律中节奏属于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要想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必须对节奏有准确地把控。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对速度进行有效地控制,确保点对点保持一致,通常要采取以下训练措施,在节奏上能够保持稳定性。

1.个体节奏型的训练

在个体训练过程中,应该以合奏中有一定难度的节奏型出发,反复进行训练达到牢固掌握为止。如前十六与后十六之间的交替,三连音、五连音以及附点音符时值的不准确等,且在休止符上缺乏正确认知,这些属于节奏型难点,是日常训练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2.整体节奏点的训练

在实际训练的时候,重奏人员要采取每拍数不一样的节奏练习方法,或者是从乐曲中的难点出发,在练习中将速度适当放缓。在整体训练的时候,需要全部演奏者一起对节奏进行控制,不同声部要想在节奏感上保持密切协调,必须通过肢体、表情语言进行带动。一般来说,要通过中心乐曲引领牵引一致的气息,并配合身体律动,让重奏成员能够产生无声对话,达到对气息有效调整的目的。要想重启的第一音只有精准落在同一拍点上,不仅要求前段气息停留到位,各声部也必须默契配合。有着节奏富有变化,不能过于自由,合奏中应在速度、节奏上进行有效配合。要借助延伸、肢体语言等方式保持各自节奏的稳定性,演奏中在出现突发状况后也能保证相互之间有默契感。在节奏点参照练习中,演奏者需要认真倾听其他声部的节奏型。

(三)音色的掌控

在民族室内乐中琵琶演奏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音色衡量出来,这是我们日常训练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1.明暗有别,虚实有度

对民族室内乐演奏来说,很多时候要在音色上保持统一,或者是利用反差音色。而琵琶音色主要包括明暗、虚实等变化,要结合乐器演奏的需求,所选择的音质要与重奏充分融合。以《啊哩哩》为例,琵琶通过弱奏轮指与柳琴弱奏摇指进行交融的过程中,要求琵琶用绵密虚化的快速轮指音色与柳琴演奏音色保持贴近,并营造全曲开篇朦胧的意境。对主旋律乐段来说,琵琶通过强奏轮指与竹笛旋律线条交替对主旋律进行演奏,要求琵琶通过高亢明亮的打开外扩的轮指与竹笛音色保持贴近。这样才能获得清亮与悠扬的旋律,如同人声在山间放声歌唱一样。

2.合理运用触弦的速度与角度

指甲触弦速度较快,演奏过程中会用到指甲上偏锋,过弦速度急促。若过弦力度较大,可以获得明亮清脆的音色,对过弦力度小的弱奏而言,可以得到跳跃短促的银色。指甲触弦速度较慢,演奏过程中要使用指甲小偏锋,过弦速度则比较缓慢,得到得银色也柔和与圆润。要借助触弦速度与角度变化的运用,让乐曲中的乐句在音色对比上达到鲜明特点,也让音色的感染力增强。以《步街》为例,这是一首有代表性的江南丝竹乐曲,通过两个大段完成音色处理。最开始是慢板,通过指甲锋面中向下的侧偏锋进行触弦,得到的音色醇厚而柔和。接下来是快板,上速度后一般通过指甲正偏锋进行触弦,得到的音色刚健而清凉。上述不同乐段在演奏中所用的触弦速度、力度以及角度等变化不一样。

(四)兼顾整体与突出个性

民族室内乐演奏的时候,要在整体上达到匀称、均衡与统一,在起奏和分句的细微变化上都处于准确、协调的状态。同时也要关注不同乐器的独特性,具有相互独立和相辅相成的关系。

1.演奏中的整体性培养

在多种形式的民族室内乐演奏期间,在缺少指挥的条件下,每个重奏人员需要听其他声部的演奏,可以保证实现有效地配合与衔接。主要从音准和声部柔和关系上构成多方位音乐联系,从而保证适时的“进”与“出”,让音乐整体表达更加合理,也显著增强乐曲的感染力。对一首重奏作品来说,很多时候一、二声部为旋律和伴奏的主次关系,且一声部也是三声部的支声旋律对位,在演奏过程中要兼顾各声部,最终形成整体上的融洽感。利用“动”这类与节奏韵律相符的肢体语言,能够有效提高配合的默契度,乐曲表达方面也能达到统一的震撼力。在长期磨合过程中,演奏者之间可以在心理暗示速度上保持统一,且呼吸的时候各发音点的起震、收音均保持同步。

2.演奏中的个性培养

使用重奏乐器进行乐曲演奏的过程中,也要将个性凸显出来,让整个乐曲达到丰富性与可听性要求,并在重奏中让角色之间的转换更为明确。要结合力度的标记,个体训练中对力度层次变化进行合理控制与安排,并确定乐曲与乐段的高潮。演奏过程中也要从乐曲情感表达需求出发,进行旋律处理时合理使用滑音、抹音、揉弦以及吟弦等技法,让乐曲更具韵味,让重奏期间不同乐曲存在的连接空白得以填补。在熟悉个人声部的基础上,也要把握好总谱中的其他声部,在关键乐句与乐句衔接的地方,要前后对比演奏声部与其他关系密切的声部,找到旋律音在纵向音响上最突出的音符,这是演奏进入点的参照。

五、结语

总之,通过琵琶对乐曲意境和气氛进行传达的过程中,编曲者和演奏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准确深刻理解乐谱传达的信息,这样灵感输入与音乐输出过程才显得自然与流畅。

猜你喜欢
重奏室内乐演奏者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浅析中国扬琴重奏的现状与发展
民族打击乐重奏曲的艺术特色分析
学院举办第四届国际室内乐音乐节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室内乐比赛初赛圆满结束
高校民族器乐重奏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研究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