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液支原体的临床鉴定方法及防控

2022-02-23 01:37陈圆圆李双双丁丽萍张真真王新港王称心王蕾张先锋沈丹丹
北方牧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滑液鸡群菌落

陈圆圆,李双双,丁丽萍,张真真,王新港,王称心,王蕾,张先锋,沈丹丹★

(1.商丘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商丘 476000;2.河南普华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鸡滑液支原体病是由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 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病常见于鸡或火鸡。 能引起家禽传染性滑膜炎、呼吸道疾病、蛋壳顶端异常及生长迟缓等,MS 主要侵害鸡关节滑液囊膜及腱鞘,引起渗出性滑膜炎、腱鞘炎,主要表现为关节及脚掌肿胀。 MS 也可引起以气囊炎为主的呼吸道疾病。 MS 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横向传播,也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为MS 的清除加大难度。MS 在鸡群中广泛流行,商品肉鸡、蛋鸡或种鸡均可感染,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引起养殖户对鸡滑液支原体感染防控高度重视,现将鸡滑液支原体病的临床鉴定及其防控做一系统介绍,以供养殖户参考。

2022 年7 月河南信阳一鸡场疑似鸡滑液支原体感染,蛋壳顶端异常、 脚掌肿胀、脾脏肿大、肝脏坏死(见图1)。

图1 蛋壳顶端异常、脚掌肿胀、脾脏肿大、肝脏坏死

采集病鸡咽拭子、 跗关节样品进行细菌鉴定,对该病原菌进行染色后形态观察、平板凝集试验、动物感染试验,现将实验鉴定方法总结如下:

1 镜检

用棉拭子无菌沾取病鸡关节液及上颚裂隙的黏液,放入改良Frey 氏液体培养基中,37℃烛缸内培养3~4 小时后, 用0.2 微米滤器过滤后,加入到无菌改良Frey 氏固体培养基上, 继续放入37℃烛缸中培养3~7 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培养至5 天时可见细小、光滑、致密的小菌落,半凹陷于培养基内, 于低倍显微镜下可见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煎蛋样”菌落(见图2);分离株经吉姆萨染色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多形态的球状菌(见图3)。

图2 显微镜下分离株的菌落形态

图3 分离菌经吉姆萨染色后的镜检图

2 平板凝集试验

将细菌培养液高速离心10 分钟,收集管底浓缩的分离菌用少量PBS 溶解后作为抗原分别与阴、阳性血清进行平板凝集试验。 同时设置对照试验, 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能够与滑液支原体标准阳性血清呈凝集反应, 与阴性血清不产生凝集反应(见图4 和图5)。

图4 分离菌平板凝集试验

图5 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3 动物感染试验

20 日龄肉鸡感染后第10 天剖检结果表明,对照组鸡未见明显变化, 足垫和关节无肿胀和积液渗出。

本实验室分离的疑似滑液支原体菌株经过瑞氏染色后镜检、 平板凝集实验、 证明确为滑液支原体病后,对20 日龄肉鸡进行了动物感染实验,试验组鸡只食欲减退、羽毛蓬乱,胸部肌肉溃烂,龙骨变形,足垫、关节肿胀,关节腔中有炎性渗出液,为鸡滑液支原体病的典型症状。

4 临床防控措施

目前, 临床上鸡滑液支原体病的防控措施主要是三个方面:疫苗预防、 药物防治和培育净化鸡群。临床生产中,多采用药物预防和疫苗接种或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对本病的保护率达80%。

临床上常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对支原体病的作用明显,其中以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和强力霉素较为敏感。 药物治疗可在短期内减轻症状、减少损失,但不能消除鸡群感染。 目前国内MS 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苗,能诱导免疫鸡群产生较好的抗体水平, 可预防和减轻临床症状,显著减少蛋壳顶端异常,提高产蛋率,增加蛋重。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尽可能保证一针一鸡,确保所有的鸡都免疫。 在发病区和发病季节做好疫苗接种。

另外,加强饲养管理,严把鸡苗引种关,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选择质量较好的饲料,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建立健全的消毒制度,加强生物安全等级,轮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同时做好消毒工作,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全进全出,均能为MS 的有效防控提供可能。

猜你喜欢
滑液鸡群菌落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SPF鸡如何定期监测
对比分析菌落总数检测片与国标法用于生鲜乳中菌落总数的检测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菌落总数测定的注意事项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羟氯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IL-1α和IL-6表达影响的研究
补肾活血方对家兔骨关节炎滑液中IL-6和MMP-13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