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MIKE21MA 软件分析长周期波对系泊的影响

2022-02-24 03:34肖鑫卢昭
中国港湾建设 2022年1期
关键词:波高入射波缆绳

肖鑫,卢昭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7)

1 背景

随着港口建设逐渐往深海及国外发展以及优质岸线的逐渐减少,拟建区域波浪条件的复杂性日益增加。非洲西部、拉美西部海域受长周期波影响较为明显。长周期波在港口工程一般指周期30 s 以上的波浪,一般包括次重力波(碎波拍)、副震荡、海啸、潮汐等[1]。我国JTS 165—2013《海港总体设计规范》中只给出了波周期小于8 s 的船舶作业标准[2]。因此,对于波周期大于8 s 以上的海况,船舶泊稳的分析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长周期波容易导致船舶运动量增大,甚至断缆,对系泊稳定及作业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长周期波作用下的船舶系泊问题日益受到工程人员的重视。

码头前沿船舶泊稳分析通常采用2 种方法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试验。针对于长周期波作用下的整体物理模型试验,为了将自然地形对长周期波的影响考虑进去,需要选择相对较大的试验水池,因此整体物模试验受限于实验室港池的尺寸,且费用较高。相比较而言,数学模型的优势较为明显,时间成本及费用均较为可控。国内工程中通常采用OPITMOOR 软件进行系泊分析[3],其主要基于静态模型,因此适用于波浪条件较好的码头。对于长周期波影响的码头,波浪条件复杂,更适于采用动态模型的系泊软件进行模拟,MIKE21MA 是丹麦DHI 公司开发的计算系泊船舶响应的软件,该软件可以准确预测各种复杂情况下的系泊船舶运动量和系缆力。该软件可以将DHI 开发的波浪模块和流场模块的结果直接导入,操作便捷,且具有可视化的特点。本文应用MIKE21MA 软件通过波浪周期、入射角度等方面,研究长周期波作用下对泊稳的影响,得出波高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缆绳受力及船舶运动量随着波浪周期的增加而增加;在波浪周期不变的情况下,缆绳受力及船舶运动量随入射波高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 原理

MIKE21MA 是DHI 公司开发的计算系泊船舶响应的软件,共有2 个计算模块:FRC 模块和系泊计算模块。FRC 模块主要输入条件为:船舶网格数据。计算出的船型文件和响应数据带入到系泊计算模块中[4]。系泊计算模块主要输入条件分为材料特性(缆绳、护舷、系船柱)、船型文件、缆绳、护舷、系船柱位置设置、受风浪流影响的环境条件等。

3 模型

3.1 工程实例

以国外某集装箱码头项目为例,码头长度500 m,码头面顶高程4 m,码头前沿水深-17.8 m。码头为顺岸式结构,有16 个靠船墩,6 个系缆墩。码头为桩基结构,西侧和南侧设斜坡堤。设计集装箱船型参数为:船长350 m,型宽35 m,型深14 m。缆绳布置见图1。其中L1—L6,L13—L18 为横缆;L7—L12 为倒缆。

图1 缆绳布置图Fig.1 Cable layout

缆绳采用聚丙烯材质,直径为88 mm,破断拉力108.5 t,最大系缆力不得超过75%破断力。护舷采用锥形护舷,护舷的极限荷载为170.6 t。满载集装箱船运动量限制标准参考国际航运协会PIANC 中的规定[5],见表1。

表1 船舶运动量限制标准Table 1 Limitation standard for vessel movement

3.2 波浪条件

通过对工程区外海-25 m 处30 a 后报的波浪要素进行分析,波高波向和波高周期频率分布统计,见表2 和表3。

表2 30 a 后报数据波高波向联合频率分布Table 2 Joint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wave height and direction of 30-year hindcast data%

表3 30 a 后报数据波高周期联合频率分布Table 3 Joint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wave height and period of 30-year hindcast data %

从表2 波高分布可以看出:1.4 m 以下波高占比48.68%,1.4~2.2 m 占比46.21%,2.2 m 以上占比最小为5.11%。从波向分布可以看出波浪角度主要集中在210°~225°占比78.6%。由表3 周期分布可以看出,12~14 s 波浪占比最大为37.3%,其次是14~16 s 波浪占比35.64%,10~12 s 波浪占10.89%。本案例中受风、流影响较小,不予考虑,下文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6-8]。

采用MIKE21BW 建立模型。计算地形采用四边形网格,尺寸大小为7.5 m×7.5 m 网格,网格数量为1 280×726,计算步长为0.1 s。码头位置参考图2。关于反射系数,桩基结构取0.5,自然岸滩取0.1,其他边界取0.3~0.4。

图2 BW 计算地形Fig.2 Topography calculation by BW model

首先将工况所需的波浪条件设置后带入BW模型,将计算得到的二维波浪结果,作为外部环境条件带入MA 模型,时间步长0.4 s 每组工况计算时长为3 h。

3.3 工况

根据表2 波高波向联合频率分布,210°~225°方向波浪较为集中,因此,BW 入射波浪角度为225°(从正北顺时针计),BW 模型计算出的瞬时水面波动结果作为波浪输入条件带入MA 模型,分析船舶运动量及缆绳受力情况。入射波浪在码头前沿波高约在0~0.3 m 之间。

3.3.1 周期对系泊的影响

先通过BW 模型计算出入射波高2.5 m 周期10 s、12 s、14 s、16 s 的二维波浪分布情况,波浪入射方向与码头岸线垂直,缆绳预张力15 t。计算结果见表4 和图3。

图3 不同周期情况下系缆力对比Fig.3 Comparison of mooring force under different periods

表4 不同周期情况下运动量对比Tabe 4 Comparison of motion under different periods

与表1 对比,除了16 s 横荡超过PIANC 限制外,其余各指标均在PIANC 范围内,但是可以看出各运动量有随波浪周期增大而加强的趋势。

以缆绳75%破断力(78 t)为参考指标,各工况缆绳均未超限,但缆绳受力有随波浪周期增大而加强的趋势,其中,倒缆L7—L12 增加幅度较大。

3.3.2 波高对泊稳的影响

先通过BW 模型计算出入射波高1.0 m、1.4 m、1.8 m、2.2 m、2.6 m 周期14 s 的二维波浪分布情况,入射方向与码头岸线垂直,缆绳预张力15 t。计算结果见表5 和图4。

表5 不同入射波高情况下运动量对比Table 5 Comparison of motion under different incident wave heights

图4 不同入射波高情况下系缆力对比Fig.4 Comparison of mooring force under different incident wave heights

与表1 对比,虽然各指标均在PIANC 范围内,但是可以看出各运动量有随波浪波高增大而加强的趋势。

以缆绳75%破断力(78 t)作为参考指标,各工况缆绳均未超限,但缆绳受力有随波浪波高增大而加强的趋势。小于2.2 m 波高情况第2 组首尾缆(L4—L6,L13—L15)受力较大,大于2.2 m后,倒缆(L7—L12)受力增加较快。

4 结语

1)MIKE21MA 软件是一种全时域系泊分析软件,可以得出时域内各种复杂情况下的系泊船舶运动量和系缆力。同时与Mike 波浪软件协调性较好。波周期的计算范围可以覆盖从短波到长周期波浪。

2)波高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缆绳受力随着波浪周期的增加而增加。各缆绳系缆力随波浪周期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倒缆相比其他缆绳增加幅度较大,本算例中,各缆绳均未超过缆绳破断力。

3)船舶运动量随入射波高的增加而增加。各缆绳系缆力随波高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波高的增加,由于受力的分配,倒缆相比其他缆绳增加明显。

猜你喜欢
波高入射波缆绳
自旋-轨道相互作用下X型涡旋光束的传播特性
航空拖曳诱饵系统机动过程缆绳张力仿真
V形布局地形上不同频率入射波的布拉格共振特性研究
高模量合成纤维缆绳在海洋调查绞车上的应用
潜堤传递波高系数研究
MEG4 规范对导缆孔的新要求及 相应的设计改进
船舶靠泊过程中系缆作业仿真
半波损失的形成和机理分析
基于外海环境预报的近岸岛礁桥址区波高ANN推算模型
波浪斜向入射近岸浅水变形波高模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