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探索

2022-02-24 12:57莫俊杰周鸿凯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作物栽培教学实验农学

莫俊杰,杨 善,周鸿凯*

(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 广东,湛江 524088)

作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中重要的骨干学科之一[1],可直接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2],也是我国农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3]。目前已有大量的农业科学教学工作者对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如何提高其教学效果方面提出了很多教学改革的对策与措施[4-8]。但前人的研究鲜有结合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多元化时代背景对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进行深层分析,更多的是直接从技术层面对如何建设完善的作物栽培学课程体系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探讨。而且,当前我国农科类大学生毕业后不从事农业领域工作的现象很普遍,导致高知识水平的农业技术人才越来越少[9-11]。在探索作物栽培学课程改革的时候,也要注意结合新时代发展背景,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农业的情怀,真正做到学农爱农、学农事农,从而促使农科类大学生有效就业,为我国农业事业留住更多人才,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1 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向纵深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国内市场和需求。而且,我们国家的高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进步所带动的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12]。然而,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13]。况且,虽然目前国家很重视“三农”问题,不断出台各种惠农政策,但是传统的“轻农贬农”思想仍然存在[14],更加上工作辛苦劳累、工资收入水平较低等原因,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加严重[10]。大多数农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不愿意放弃大城市的生活,从而选择进入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其他企业工作,还有一些毕业生选择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也有一些毕业生进入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工作,而只有少数毕业生留在农村基层从事农业领域工作[9-10,14]。

多元化时代背景下,许多农学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不强[15],专业思想不稳定[3],对专业基础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甚至有抵触情绪[16],导致大多数农业科学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同样的,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也难免不受多元化时代背景的冲击和影响,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2 作物栽培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就业价值观扭曲,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我国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9]。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外国思想文化的不断涌入,我国民众的传统文化观念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当代大学生视野开阔,思想开放,学习模仿能力强,思维活跃,有闯劲,就业选择不拘一格,部分学生极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注重对名利的追逐,感恩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基层服务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13]。部分农科类大学生自入学的那一刻起就想着“跳出农门”,专业认同感缺乏,对农科类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积极性[17]。这类学生在作物栽培学课程学习中具体表现为:消极学习,旷课逃课现象经常发生;或者是上课时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等,无心听课;课前不主动预习、课后也不主动复习,等到期末考试前才急急忙忙临时抱佛脚突击复习,只求考核通过,不求高分。

农科类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①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种新观点、新思想迅速传播,也促使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迅速发生变化。一些不适应或者不利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也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这股浪潮而入侵,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大学生涉世不深,个人的思想观念还不够成熟,对外来思想文化还不能够合理地鉴别取舍,接受了西方“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念,在就业选择的时候更多地考虑个人利益[9]。另一方面,虽然农业在我国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但是从事农业生产也不得不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农业从事人员的社会地位在传统的职业价值观中一直得不到认可,长期以来社会上轻农、歧农现象普遍。很多农学类毕业生不愿意留在农业领域里工作,更多地选择收入水平高、福利待遇好、工作环境优越的非农职业,从而出现了一方面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农业企业招人难的“两难”现象[17]。②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全国各地农业高校普遍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视力度还不够,没有配备专业化的就业师资队伍[15],就业指导教师一般都由辅导员或班主任来担任,指导教师的就业教育理念较低,尤其是对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惠农”政策法规和面向“农”就业前景没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没有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心于农业”的就业信心激励,难以有效地指导他们“择农”就业,且设置的就业指导课程覆盖面较窄,毕业生参与择业指导的积极性不高,教育效果不佳。③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农学类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往往是由于家庭经济压力的限制而选择农科类专业,农科类专业的学费少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而并不是因为对该专业的热爱。因此,很多农科类毕业生在就业时,由于自身的生长环境影响不愿意回到农村就业,哪怕是在大城市“寄人篱下”也想获取一份收入水平更高的“跨专业”职业,想努力改变命运,“跳出农门”。另外,父母在培养子女时,都想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身居农村的父母自己对农村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深有感触,不想自己的子女继续这样地工作生活,他们希望自己子女能走出农村,到大城市去,赚取更多的金钱,过上更好的生活。农科类大学生从小就受到父母这种观念的影响,逐渐养成了“以经济收入水平高低论成败”的价值观,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很不合理,工作期望过高,追求高薪,以致在择业的时候自我限制多多,难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9]。

2.2 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凑,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依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授课教师为主导,通过系统、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了解相关知识[18,19]。由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大学生基本都很少下田劳作,对农作物的接触也很少。如果只重视在课堂中的理论教学,就算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们都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但是在理论指导生产实际的时候,他们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虽然,各个农业院校在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都设置了实践环节,但由于学时的限制,相应的试验、田间等课程的设置普遍不足,同时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缺乏足够的田间实践操作实习和实训,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限制了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脱节容易使学生思维固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能有效地运用在课堂中所学到理论知识来解决生产实际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19]。

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凑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农业院校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教学设置不够合理。以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为例,该学院的教学实验平台建设投入还不够,教学实验员缺乏,教学实验基地缺乏等问题严重。由于学校从严控制教学实验人员编制,年老的一批教学实验员退休之后,不再引进、调整补充教学实验人员,剩下来的教学实验人员越来越少,他们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目前往往都是一个教学实验员要负责6 门课以上的实验课准备工作,他们分身乏术,无法妥善地为每门实验课准备好各种实验材料、设备、试剂,而最后只能够是由任课老师自己来准备这些实验材料、设备、试剂。长期这样的模式运作,将会严重影响各门实验课的顺利开展,不仅使其教学质量与效果下降,更会增添了学生的不满情绪。另外,教学实验基地缺乏的问题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影响也很严重。以植物保护专业的作物栽培学课程为例,这门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大田生产实践能力,并加强学生对作物生产管理过程的认识。由于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田间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教学实验基地的重要性。但是,实际上,该课程能应用的教学实验基地建设一直都很缺乏,致使在本科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连贯、稳定的教学实验基地可供使用。往往都是由任课老师,临时性地在校内各种尚未开发的土地中寻找各种空闲地,然后再带着学生一起进行除草、开荒、整地来播种各种作物,以完成教学实践环节的工作内容。这样的操作方式很无奈,也很不规范,最终也会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虽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外农业企业的生产平台、试验基地进行参观,通过现场观摩直接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的管理模式和配套设施等,使学生更好地接触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但是,由于学校在教学设置中对该门课程的实习时间、经费的限制,学生们只能是“走马观花”地走一个流程,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不能深入探究其在生产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实际优势与不足。

3 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措施

3.1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营造良好的面向“农”就业环境

农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法规的扶持。政府应该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与政策对农业予以支持,并加强宏观调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国家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财政投入比例,从国策上优先支持农业生产发展[20]。同时,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通过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提高“涉农”工作者的收入水平,并且在其退休时根据其在岗时的贡献大小,给予比其他行业同等条件退休人员更多的退休金,以鼓励全社会尊重、重视农业类工作,使大学生建立起对从事农业类职业的美好憧憬,彻底解除农业类专业“冷门”的身份危机。

3.2 农业院校要创新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农业院校应积极培养农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农业院校应脚踏实地认真构建实践教学条件,高度重视教学实验员缺乏、教学实验基地缺乏等问题,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投入与配套建设,保障有稳定的教学实验员队伍,建设固定的教学实验基地。而且,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应增加集中实践的课时,认真落实实践活动的实际意义,科学合理安排课外实践环节,让每个学生亲自到试验基地栽培管理至少一个作物(如玉米,水稻、大豆等)的完整生育周期,从播种到收获,全程参与,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从课堂、书本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切实做好安全预防措施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允许他们犯错失误,但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及时总结纠正,让学生切实从中得到锻炼与成长,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另外,有条件的农业院校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开放各种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机会独立进行科学探索,积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自主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3.3 促进家校沟通,加强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

农业院校还应积极建立农学类本科毕业生面向“农”就业预警机制,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及时掌握和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加强与学生家长们的有效沟通。通过家校互动,促进家长们更好地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国家的各种惠农政策与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增强对农学类职业就业的信心,让家长们理解与支持孩子“涉农”就业的选择。家庭教育是学生的第一教育环境,学生教育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家庭教育的好坏[21]。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孩子培养成有责任、有奉献精神、有高尚品德、能吃苦耐劳和能自主独立的人。科学的家庭教育引导,有利于端正农科类大学生的择业态度,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满,从而有利于提升他们的专业认同同感,使得他们安心于课堂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增加对作物栽培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进而有利于大幅度地提高作物栽培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3.4 注重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课程思政是构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课程相关教学环节[22]。在作物栽培学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也应该重视思政教育的投入,平时注意有意识地收集和积累与本课程相关的思政教育资源素材,运用创新的科学方法将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教学。例如在讲授作物栽培的历史沿革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我国作物栽培科学的奠基人物丁颖院士、金善宝院士、李竞雄院士等农学名人从事农业的坚定理想信念以及无私奉献的“农学精神”,向学生们推崇农学先辈“学农、爱农、务农”的高尚爱国情怀、科学无私的奉献精神,潜移默化地感召学生们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深入基层、艰苦朴素、踏实工作的作风。通过培养农学类专业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使命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也不忘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扬奉献精神,坚守服务农业的决心;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农学类专业的认同感及归属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从而能安心于作物栽培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提高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

4 结语

在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作物栽培学课程改革要积极应对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要不断创新改革范围与内容。作物栽培学课程改革不仅是需要从技术层面对如何建设完善的作物栽培学课程体系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探索,而且也需要从国家宏观调控管理、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农业院校与学生家长们的有效沟通、思政教育的引入等方面进行配套建设,使学生建立起对从事农业类职业的美好憧憬,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归属感,从而能够安心于课堂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对作物栽培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及早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调整就业心态,学农爱农、学农事农,促使农科类大学生有效就业,为我国农业事业留住更多人才,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猜你喜欢
作物栽培教学实验农学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农学
基于PLC的冲压成型自动化教学实验系统设计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利用Matlab GUI实现光学信息处理教学实验的动态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