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单元整合性教学的实践

2022-02-24 20:55张慧敏
教育界·A 2022年35期
关键词:大概念小学数学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从整合性教学入手。“大概念”教学为教师整合性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方案,开创了新的途径,它通过对教材内容深度解读,将概念进行抽象概括,在纵向和横向上进行拓展,形成网格化结构,提升了教学成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概念”;单元整合性教学

作者简介:张慧敏(1995—),女,江苏省南通市城港小学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概念”教学指教师对数学学习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述,从不同视角反映数学思维,将数学观、数学价值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教学中。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脱离生活实践,学生学到的知识也不够系统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大概念”展开教学,深度理解教材内容,拓宽教学面,让学生广泛吸收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整体逻辑思维。

一、突破思维定式,促进知识拓展

一般来说,思维定式就是习惯性思维。小学生的思维定式指他们会按照传统、固定的思维去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思维定式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它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突破与创新。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大概念”进行单元整合性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实验教学、研究性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体验,促进他们的思维创新,拓展其学习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全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讲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让学生找出教室中的长方形物体,从而向学生提出问题:长和宽不相同的物体怎么才能判断它的面积大小?教师可以适时提醒学生,首先测量物体的长和宽,然后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出物体的面积。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再给学生出这样一道题目:操场的周长是100米,长是20米,它的宽是多少米?教师让学生在草稿纸上自主计算答案。此时,学生容易受面积公式的影响,没有留意到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不同,认为两者有共同的长和宽,计算方法也一致。教师则要适时提醒学生,带领学生发现二者的差异,并计算出正确答案,最后再让学生展开讨论,就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进行对比分析。

可见,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容易有先入为主的惯性,他们在思考时容易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的过程中,要将不同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辨析问题的差异,从而促使学生拓展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二、课堂比较归纳,引导学生进阶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单元整合性教学背景下,教师不能单纯就某个概念进行讲解,这容易造成学生知识摄入的局限性,很难在后期学习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识同辩异,通过对比和归纳知识,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不断接受新知识,突破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发现知识的本质,让这些知识形成层次分明的结构体系。教师还要尽量归纳总结“大概念”知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进阶,让学生更加轻松、愉悦地學习。

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再引导学生应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在应用分数的过程中分数表现形式的不同。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比较的方法,将不同阶段的知识串联成线,编织成网,能让学生明确问题间的联系。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形成数学知识网络,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横向拓展知识,分层递进建构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解知识。虽然教材各章节的内容大体上有紧密联系,但教材编写者多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知识连贯性编写教材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能将同一类型的知识综合到一个章节来讲解,这就容易造成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碎片化和零散化。小学数学的学习是系统化的学习,需要教师以“大概念”为核心,进行单元整合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拓展学习,让他们在吸收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初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理解数学知识蕴含的原理和本质,让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实现螺旋式递进[1]。

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校的教室、课桌、操场等为例,让学生用面积单位来表示学校的占地面积,向学生明确提问:教室的面积是50平方米,课桌的面积是50平方分米,课本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那么学校的占地面积单位可以是什么?如果将学校看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长为100米,面积是10000平方米,其长和面积可以用其他单位来表示吗?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公顷的概念:1公顷=10000平方米。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关系后,再让学生比较米、分米、厘米,时、分、秒等单位,让学生阐述大单位中所包含的多少小单位,从而使他们在脑海中初步形成单位间的架构关系。

可见,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时,带领学生在新知识的基础上温习旧知识,可以让他们不断重构数学知识体系。通过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单元整合性教学,学生能了解到知识的分层递进关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内涵。

四、纵向深化知识,感悟数学内在

小学数学的纵向教学,主要指教师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由低阶迈向高阶,让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其发掘知识本质,感悟数学思想[2]。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更多是基础知识,很少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深挖和探究,学生的思维也仅限于浅层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因此,基于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单元整合性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纵向延伸,传授更为严谨深刻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对数学活动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更好地感悟数学思想。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不应直接给学生讲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而是让学生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在这两种面积公式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探寻梯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图形,并借助动态效果,为学生演示分割梯形的过程。在分割梯形的演示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梯形能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接着,教师再利用动态效果,将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逐渐变小,直到变成一个点,这样梯形就会变成两个底边不同的三角形,而如果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颠倒并拼接在一起,就会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三种图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习追求知识背后的本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关联性,让他们纵向学习、深入思考,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领悟数学思想的内在统一性。

五、跨越学科学习,实现学科融合

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受自身能力及思维模式的限制,他们的教案设计很多时候只能考虑到单一的数学教材内容,很少涉及数学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小学数学教师也很少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但是,小学阶段的课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要想实现跨学科教学,教师就需要具备综合教学观念和素质。小学数学教师将数学和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最终实现学科融合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数学和科学知识结合。教师可以提前准备量筒、水等教学材料,再让学生认识量筒上的刻度,并借助实验了解50毫升、200毫升、500毫升的水在量筒中大概有多少。随后,教师拿出大小相近的杯子和矿泉水,让学生判断是一瓶矿泉水的容积大还是一杯水的容积大。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矿泉水瓶中的水倒入杯子,如果他们发现杯子并没有满,则可以判断杯子的容积大于矿泉水瓶的容积。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在观察、实验和感知中认识容积的意义。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说一说容积和体积的区别与联系,并让他们判断物体在容积相同的情况下,其体积是否相等。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对容积的概念有更透彻的理解。

教师若在课堂中将数学学科和科学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学习数学知识,数学课堂则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实现学科间的有机融合。

六、构建综合体系,提升学生素养

传统的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的知识局限于课堂,限制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单元整合性教学则突破了这些局限性,它将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不仅能让小学数学中的知识点形成网络化结构,还能让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从而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构建综合的知识体系,为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统计图的类型及方法,统计图分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进而向学生提问:这些统计图都有什么特征?它们能直观反应什么情况?教师再让学生对这几种统计图进行分析,并总结每种统计图的优缺点。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网上关于小学生早餐情况的统计图,并让学生观察探究。根据统计图可知,早餐喝牛奶和吃鸡蛋的小学生最多,而喝粥的小学生比较少,还有一些小学生吃麦片、面包等。教师提问:你的早餐都吃什么?根据你的经验,哪些早餐更有营养价值,不容易让人产生饥饿感?它们含有的营养成分分别是多少?早餐在什么时间吃更有利于身体发育?不吃早餐对生长发育、学习、身体健康等有什么危害?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统计图传达的知识,可以让他们拓展知识储备。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在讲述统计图的基础上引申出早餐饮食健康的知识,从而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关注自身的发展。这既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七、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较大作用,它是针对所学知识而设计的有目的性的教学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针对当节课程设计练习题目,这就会让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达到系统性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完成新知识讲解后,不仅要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知识,还应该将相关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促进学生知识正迁移,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例如,在“行程问题”教学完成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出这样一道练习题:甲乙两地相距720千米,一辆汽车由甲地向乙地行使,汽车行驶3小时走了全程的1/3,如果汽车继续按照同样的速度行驶,还需要多长时间到达乙地?

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实际上它包括分数、倍比关系、行程问题等多个知识点。学生会在探索的过程中给出不同的解法。

解法1:学生按照题目中已知条件,求出汽车的行驶路程为720×1/3=240千米,已知路程240千米和时间3小时,求出汽车行驶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用剩余的路程除以速度每小时80千米等于6小时。

解法2:设路程总长为单位1,并列出算式1÷1/3×3-3,其中1÷1/3×3代表行驶完该路程需要的总时间,进而求出剩余时间。

解法3:列式3÷1/3-3=6小时。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计算总计需要的时间为9小时,再减去已用时间,得出剩余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利用不同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可以提升思维灵活性。

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不仅要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状况,更要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教师通過精心设计练习,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容易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实施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单元整合性教学,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渐形成完整的数学学习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夏丹丹.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个案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07):27.

[2]宋倩.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J].文理导航(中旬),2022(03):25-27.

猜你喜欢
大概念小学数学
围绕“大概念”设计STEM课程
以“大概念”主题开展科学教师参与式培训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