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法治思维培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

2022-02-25 07:30郭彦林
成才之路 2022年8期
关键词:法治思维生态文明中学生

郭彦林

摘 要: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方式,是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教育者要通过生态法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中学生法治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使中学生形成科学的法治思维方式,在生活中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文章以情景案例教学为例进行教学探索,即选取生活中有关生态环境的法治情景案例,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在对法治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活动中,建立严密的逻辑思维,并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理念。

关键词:中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生态文明;教育;情景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8-0036-03

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简言之就是运用法律而非人来治理国家,是规则和制度之治,区别于社会制度中的“法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系统论述了法治思想,他认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良法”和“普遍服从”是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基本内核。“良法”要符合公平、正义,体现自由,善是一切行为和活动的最终目的;“普遍服从”即通过有效手段获得对法律的遵守。“法治优于一人之治”,正义论的法律观为制定良好的法律、培养公民普遍的法治意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指明了方向。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方式,是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教育者要通過生态法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中学生进行法治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使中学生形成科学的法治思维方式,在生活中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

一、法治思维与依法治国

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加强中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的培育,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培育中学生的法治思维,首先要厘清法律思维、人治思维、法治意识、法治精神等概念。法律思维就是以法律规范为准则的一种思维模式,强调规则性和程序性,是法律职业者的思维方式。人治思维信奉人之治为核心的思维方式,认为治国理政主要靠人,并不完全否定法律的作用,但把法律仅仅看成一种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意识是与物质对应的哲学范畴,在社会历史领域,法治意识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法律意识的高级形态,是法律文化的观念层面,对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良法善治”法治精神的基本特征,是对法的价值的体现,是法治思维的内核,主要指人们在长期的法治实践中形成的崇尚法治的一种心理状态,反映了对法律至上、程序合法、公平正义及权利与义务等价值判断的理性认识和自觉主动追求。

法治意识是法治思维的基础,“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是一种规范性的思维。在我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所以,法治思维又是一种正当性思维,以法治精神和法治价值为导向。

法治中国的建设需要全民参与,需要加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帮助全民养成尊法、学法、守法和用法的习惯,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工作要求第一点明确规定,法治教育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其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青少年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应该成为法治中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所以,对中学生进行法治思维的培育,是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法治育人的根本任务。

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与法治思维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精神的精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了绿色经济、绿色政治、绿色文化、绿色社会和绿色生态“五位一体”新格局。2021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我们要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多角度、多学科的交流融合,有利于打造生态教育链,丰富学生的生态实践,对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政治课作为生态德育的主渠道,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效果。面对新课程改革,生态意识、生态知识和生态实践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体现就是教学三维目标中知情行的统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生态参与情感,启发学生的生态思维,培养学生用生态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基础性工程,需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打造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激发中学生法治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科学的法治思维方式,并在生活中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规定法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将法治教育与德育课程紧密结合,普及法治知识,帮助青少年养成守法意识,培育法治观念。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师可尝试以情景案例分析为载体,通过生态法治案例生动形象地将法律知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实现新课程目标下生态法治思维的培养。

三、情景案例教学与生态文明培育中的法治思维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是宪法教育专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关系”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介绍宪法主要内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第二单元“理解權利义务”主要讲述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立足学生生活,从内容、价值、关系的角度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明确行使权利的界限、方式和程序,明确履行义务的要求及违反义务的责任,让学生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懂得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主要是介绍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以及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旨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要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情境模拟(如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真实法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对情景案例教学的特点和主要环节做简要陈述。

1.高度的情境性——情景再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景案例教学以案例为载体,将生活中的热点话题真实再现或模拟出来,将书本上的抽象内容还原为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将生活逻辑与高效课堂联系起来。

例如,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中“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涉及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也体现出环境改善方面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生态文明意识,教师可以将环境权利引进来,结合相关资料,引入话题“如何区分生活垃圾”。资料如下:2020年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并分别对应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即绿色、蓝色、红色和灰色。另外,依照该条例,废旧家具家电等体积较大的废弃物品,要单独堆放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指定的地点;家里装饰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也应在当地规定的时间、地点单独堆放,并承担处理费用。接着,教师应用情景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以“新冠疫情期间的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及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为话题,结合上述资料,思考和探讨生态环境权利这一议题,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和讨论中体验生态环境权利的实现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

2.深刻的启发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将知识内化于心

情景案例教学以生活逻辑支撑抽象的理论,寓理于事,寓情于理,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能够在对案例的分析、探讨过程中,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中“建设美丽中国”的主题是建设美丽中国。其中,第一框题侧重于厘清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第二框题侧重于探寻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教学第一框题“正视发展挑战”时,教师可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道路等思想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首先,教师可以从“首钢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入手,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感悟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人类健康及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探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思维,以首钢的搬迁及其在转型中对奥运的贡献,以及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启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之路为例,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双赢。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3.极强的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知识外化于行

按照教育心理学中的心理需要层次论,一个人心理上一旦形成“自我实现”需要,就会为其主动开发自己的潜能。情景案例教学为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提供了平等的机会。与同伴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既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能力,又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例如,学生通过学习“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一框题后,基本掌握了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知道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学习第二框题“共筑生命家园”时,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了解国家和社会是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中学生在日常践行中应该做些什么。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北京的蓝天保卫战成效的取得经验、快递业资源回收再利用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绿色包装须提速等案例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主动探究,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探索生活中的环保小妙招。这样,能够让学生做到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慧明.法治思维的学理阐释与现实关切[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9(01).

[2]谢玲伶.新时代法治意识的科学内涵及其教育引导[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31).

[3]方芳.论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J].理论观察,2017(11).

[4]郭永园,武晗.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7(04).

[5]王松霈.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文明新时代[J].人民日报,2017-04-27.

Infiltr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gal Thinking

Guo Yanl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Abstract: The consciousness of rule of law and the way of thinking of rule of law are one of the essential core qualiti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ducators should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through ecological law education, stimulate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education in the rule of law, form a scientific way of thinking in the rule of law, and take respecting, learning, abiding by and using the law as a conscious value pursuit in life. This paper takes the situational case teaching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that is, select the situational cases of the rule of law related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life, flexibly use a variety of methods, promote students to establish strict logical thinking in the reading, thinking,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cases of the rule of law, and consciously practice the ecological concept in life.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gal thinking; cultiv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situational case teaching

猜你喜欢
法治思维生态文明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