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理及治疗

2022-02-25 18:46王祈智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皱胃变位网膜

王 伟,黄 伟,王祈智

梅河口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梅河口 135000

在奶牛饲养的过程中,奶牛皱胃变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征。皱胃因为在奶牛正常机体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发生了皱胃变位的病理情况。将皱胃变位的情况进行细分之后,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常见的奶牛临床病例,多数是出现左方变位。左方变位也被叫做皱胃移位,指的是奶牛皱胃在经过瘤胃下方位置移到了左侧的腹腔位置,大致处于瘤胃到左腹壁的位置之间;而右方变位也被称作为皱胃扭转,指的是皱胃按照顺时针指向,移位到了瓣胃的后上方,具体在肝脏和腹壁之间。

奶牛的皱胃变位症状,及发病高峰期通常都是处于分娩后的6周左右,也可能发生在泌乳期或者是怀孕期间。一般成年奶牛在发病率方面会高于犊牛,高产母牛发病率高于低产母牛,公牛一般较少发病。在奶牛发生皱胃变位的病症之后,会导致奶牛的生产性能降低,常见的就是泌乳量大幅度减少,同时也会使得发情配种的时间被延后或者缩短,不仅影响奶牛本身的健康,还会影响经济效益。本文针对这种病症进行探究,分析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

1 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理

1.1 日常饲养原因

由于养殖户日常的饲养不当可能会造成奶牛皱胃移位。在日常喂养的食物当中,含有太多谷物类,如玉米、大豆等容易发酵的饲料比较多,或者是喂养太多的含有高水平酸性的成分饲料,如玉米青贮等。这样会导致奶牛身体挥发性脂肪酸量增长过多,在浓度过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皱胃蠕动能力,同时精饲料日粮也会增加气体产生,增加了奶牛皱胃变位情况的发生概率。

1.2 病理原因

如果奶牛自身患有代谢性疾病、子宫炎、消化不良等,都可引发奶牛胃肠迟缓。奶牛在分娩之后,上述的疾病就可能加大诱发皱胃变位的概率,胃肠迟缓的症状会导致奶牛的消化能力变弱和产气,进而造成瘤胃体积缩小,皱胃发生移位。

皱胃的正常位置是处于奶牛腹底部,瘤胃的右方。皱胃收缩时可以保证其正常形态,发挥良好功用。一旦奶牛发生了皱胃迟缓的现象,就会引起皱胃偏左移动,然后越过腹底部的正中线,容易滑落到左腹部,随着皱胃内部产生气体,胃大弯部分就会朝着左腹壁的位置向上方移动,经过扩张之后就会被挤压在左腹壁和瘤胃背囊之间,导致皱胃左方变位。奶牛在分娩之后血糖、血钙的水平会降低,这也会导致皱胃的收缩力降低,进而引起皱胃膨胀变大和迟缓。医学资料中分析,奶牛血钙浓度如果比正常水平低时,皱胃的收缩力和蠕动能力可能都会减弱。此外,在十二指肠内产生的各类不饱和脂肪酸和挥发性脂肪酸,都可能会明显妨碍皱胃的运动能力,导致皱胃迟缓病症。

1.3 分娩原因

奶牛在怀孕期间,随着体内胎儿的逐渐长大,奶牛子宫妊娠会沉降到腹腔底部位置,进而导致腹底部的肠道和瘤胃被挤压抬升,使得瘤胃腹囊和腹腔的底壁处出现了位置空隙,这时候皱胃就会沿着空隙逐渐移动到左侧,在生产之后瘤胃就可能出现下沉,加上皱胃迟缓的问题无法快速收缩回位,就会停留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发生皱胃变位。所以多数奶牛发病高峰期都是处于在分娩期间或者是分娩之后。

2 临床症状

2.1 皱胃左方变位发病症状

在奶牛发病初期,大多数病牛都是呈现食欲不振或者是完全厌食的情况,每日的产奶量会大幅度减少,而且可观察到精神萎靡,倦怠不喜动。这时候奶牛就会不喜吃谷物类饲料,对于青贮饲料的采食量也会减少。同时在排粪量方面也会减少,粪便呈现糊状和深绿色。患病奶牛可能会出现轻度脱水情况,如果没有其它并发症,在体温、呼吸和脉率方面和平常没有太大差别。这时候检查病牛身体,从尾侧部分进行视诊,会发现左侧肋弓位置发生突起。听诊的位置,选择奶牛肩关节到膝关节连线处,以及十一肋交点处,会发出不同步的瘤胃和皱胃声响[1]。如果对病牛的左边腹部位置听诊,选择叩击方式,会发出较为高亢的鼓音,或者是砰砰声。一般在听诊和叩诊时,可以从奶牛左侧的髋关节到肘关节的连线位置开始。如叩击时的砰砰声音常见的位置大多数都是在第8肋和第12肋的位置之间。当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病例,砰砰叩击声会超出到第13肋之后。

2.2 皱胃右方变位发病症状

奶牛右方变位的发病症状与左方变位的症状大致相似。但是在右肋弓部位置到右腹部的叩击会出现较大面积的钢管口径声音。在对病牛的直肠进行检查过程中,会明显发现皱胃的后壁位置变得膨胀、紧张,同时可能会含有大量的气体和液体。此外,严重的病牛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腹部疼痛,神情不稳定。检查其呼吸频率会发现明显的加快,心跳、体温也都会伴随升高,呈现明显的脱水症状。

3 临床诊断

3.1 皱胃左方变位

奶牛通常会在产后的1个月内发生皱胃左方移位,尤其在日常观察时发现奶牛出现食欲减退的问题。使用听诊和叩诊,可以观察到砰砰声。这时候对相应的位置进行规范的医疗穿刺,分析穿刺液体,应该是呈现酸性反应。大致是pH值为1~4,棕褐色,缺少纤毛虫的情况下,就可以明确诊断。同时再对直肠进行检查,会发现瘤胃背囊的位置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右偏移,还有左肾位置出现了变位情况。

3.2 皱胃右方变位

在临床诊断方面还要注意区别皱胃扭转和盲肠扩张的情况。对病牛在右侧进行听诊和叩诊的同时,两者可能都会发生钢管叩击声音。但是盲肠扩张一般都是叩击右侧肋部有钢管音,而皱胃扭转则是在叩击右腹倒数第2~4肋骨上部的位置可能出现钢管音,而盲肠扩张会导致在后腹部的位置和右侧肋窝出现一定的隆起,而皱胃扭转的情况下会引发右侧肋骨弓稍微地出现隆起情况。在通过直肠检查的情况下,病牛如果发生了盲肠扩张的可以在盆腔的内部触碰到扩张的盲肠体;如果发生盲肠扭转的情况,可能会在右腹后部位置和上部位置触碰到扭转和扩张的盲肠,这里面可能会含有大量的液体和气体。

4 皱胃变位的治疗手段

4.1 滚转法

这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医疗手段,可针对病牛单纯性的皱胃变位情况。手法采用得当,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来帮助病牛恢复。具体的诊治方式如下。

首先让病牛右侧躺卧下来,保持1~3 min,然后转变姿势改为仰卧,保持同样时间,医疗人员通过以病牛的背部为旋转轴心,逆时针旋转45°,再迅速摆回正方向。稍作停顿之后,顺时针旋转45°,迅速摆正回位。通过这样方式来回摆动若干次,最后回到正方向位置停止3 min左右。如果操作得当,病牛的真胃会处于腹部的中线位置,再逐渐回到原有正常位置,同时从臌胀的器官中会溢出液体和气体。医疗人员这时候将病牛摆回左侧横卧状态,让瘤胃和腹壁接触。之后让病牛站立起来,防止左方变位复发。当然还可以将奶牛左右来回摆动的情况下,迅猛摆向右侧,再帮助病牛右横卧,完成翻滚动作到复位为止。如果不能复位可以重复尝试。

4.2 药物治疗法

单纯性的皱胃变位,可先采用药物治疗方法。让病牛口服缓泻剂和制酵剂,同时加入促反刍的药物和拟胆碱药物,这样可以帮助病牛加快胃肠道蠕动,促进胃肠排空。这时候还可以通过对病牛进行静脉注射钙剂和口服氯化钾。如果病牛还存在并发症,如出现乳房炎、酮病等,还应该进行同时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治疗情况不明显。如果在进行药物治疗和滚转法治疗结合的方法之后,应该尽可能保证动物进食到优质的干草,这样可以增加瘤胃溶剂,以此来降低皱胃左方变位复发的可能性。

4.3 手术治疗法

手术可以让病牛采取站立姿势,先是对病牛进行麻醉,然后对病牛左腹部腰椎横突位置下方18~25 cm左右,距离第13肋的10 cm左右处进行竖切,处理皱胃内部的多余气体和液体。医疗人员再通过摆动、牵拉的手法先找到大网膜,然后再将大网膜牵拉至切口处。这时候使用长度适中的医疗缝合线,一端缝合打结在真胃大弯的大网膜附着部,然后剪切余端带有缝针的,另一端则放置在切口处备用。将幽门部握住之后向右侧位置牵引,然后向着左侧位置推送,直到可以将皱胃复位[2]。当皱胃复位之后应该将瘤胃快速回位,靠在左侧腹壁位置,大网膜要在瘤胃腹囊位置处紧贴。使用肠线到距离幽门部7 cm的位置进行褥垫式的缝合,让大网膜可以缝合到腹壁上,帮助固定皱胃。最后在创口位置涂抹抗生素,进行缝合消毒,手术完成。

皱胃变位可以说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顽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养殖行业都将其纳入到了奶牛养殖中的重要临床研究课程当中。本文主要探究的是皱胃病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相应的诊治手段。通过这些因素来进行快速的诊断奶牛是否发生了皱胃变位的病症,以此来快速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救治,从而减少养殖中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皱胃变位网膜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奶牛皱胃右方变位扭转方向之我见
摔倒致奶牛形成皱胃左方变位情形的报道
变位斜齿轮的热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西班牙语动词变位学习法之探讨
牛皱胃变位的诊治
浅析奶牛真胃变位与日粮精粗比关系
2010年数学建模竞赛A题的计算方法研究
奶牛皱胃左方变位翻转复位后体外固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