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路径探析

2022-02-26 07:28陈小艺
高校后勤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育心理健康育人

陈小艺

后疫情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路径探析

陈小艺

[集美大学]

心理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都受到了较大的思想、心理冲击,后疫情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方面呈现当前高校心理育人亟待解决的困境,探索后疫情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的对策,以疫情为育人契机,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的创新作用,改善工作实效。

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育人;高校

心理育人是“心理健康教育”和“育人”的融合,是教育者立足于“育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以实现培育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教育活动。[1]

2020年初,疫情的爆发影响了各行各业人民的生活,冲击着人们的心理防线。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即后疫情时代,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是维护社会和校园稳定的基础,也是心育队伍面临的时代课题。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建立社会思想动态调查与分析研判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进一步明确了心理育人的导向和要求。同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引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从“心”出发,开创新篇章。

一、后疫情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挑战

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颁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了“十大”育人体系,强调了心理育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封闭式管理、线上教学、就业困难等诸多疫情带来的问题,使心理育人工作遭遇一系列现实困境。本文将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方面进行归纳。

教育主体上,教师队伍专业化不足,配合度欠缺。心理育人队伍除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外,包含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专兼职教师,队伍专业化不足,各领域专业教师之间责任划分过清,合力不足。其一,思政教师与心理咨询师各司其职,未形成合力。首先,思政教师缺乏专业心理知识。要真正达到育心育人,需要教师同时兼备思政引导和心理疏导两种能力,但大部分思政教师对于心理专业知识了解较少,未参与到心理援助工作中。其次,心理咨询师工作仅限于心理问题疏导,未完全纳入思政队伍中。其二,未有效发挥辅导员队伍作用。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联系最为密切,更为了解学生的日常动态,具有天然的角色优势。[4]目前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强度大,学校疫情常态化管理的基础任务多由辅导员承担,使其无法脱身去关注、提升、改善心育工作,总体积极性不高。其三,兼职教师专业度不足。疫情后,由于心理疏导需求量增加,心育队伍吸纳了大量非专业但拥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兼职教师,他们当中很多人是半路出家,未经过长期的专业学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的专业性。

教育客体上,教育对象因疫情在心理健康上产生多方面影响,心理疏导、教育需求大。其一,学习方面,疫情期间采取线上上课方式,实验、见习、社会实践中断或通过线上进行,学习效率低,学习热情下降,回归校园生活后,因调整状态、查缺补漏使得学习进度脱节引起焦虑。其二,人际交往方面,长时间的远距离社交、因异地导致的失恋、社交网络使用频次增加导致的心理状态变化,部分学生出现社交恐惧症、孤独等情感,复课后人际交往方式改变,重回集体生活不适、抵触,使其出现或加重原有的心理障碍。[2]其三,疫情感知方面,新冠传染性强,扩散性快,且从2020年爆发以来不断出现新冠病毒变异株导致疫情反复,大学生受知识和经验限制,信息加工过程中产生消极的疾病认知,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其四,价值观树立方面,“无处不网”的后疫情时代充斥着鱼龙混杂的信息,无法鉴别各种信息真假,严重影响了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3]最后,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贫困生、毕业生,疫情的反复导致父母失业,生活压力增大,毕业生就业困难也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教育介体上,存在线上与线下教育衔接不够,效果欠佳问题。疫情爆发以来,高校采取应对措施,利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积极开辟心育新阵地,开通线上心理援助平台,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大课堂,通过微信、留言和短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但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一,线上教学模式师生无法面对面交流,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状态也得不到及时跟进,学习效果不佳。其二,线上心理服务模式需要更为专业的教师,以目前高校1:4000的心理健康教师配比,无法及时满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虽然部分高校会聘请校内外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教师,但这些人员流动性较大,无法解决需长期陪伴的心理援助,出现来访者转为线下咨询后无法对接到之前线上咨询的老师,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心理疗愈进程。其三,针对网络教育平台,大部分高校更多局限于公众号、校园网站的平台,而对于00后大学生常浏览的“微博”“抖音”“bilibili”等平台虽有入驻,但更新速度慢,缺乏专业人员开发和维护,内容少且缺少创新性。

教育环体上,运作机制尚不完善,各部门联动不足,缺乏及时性、准确性。当前心育工作在运行机制上逐渐凸显出以下困境:其一,育人与育心脱节。心理育人工作是从“育心”向“育德”深入,落脚于“育人”,是一项发展型教育工作,是在针对性帮助大学生疏导心理困惑和消极情绪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积极阳光的心理品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受网络文化影响,在价值观的树立,情绪调节上皆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心育工作仍停留于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基础性心理知识的导入,思政教育工作缺乏对学生深层次的了解和针对性的引导,大多数高校尚未开设心理与思想政治相融合的专门课程,实际心育工作内容割裂,学生只能得到心理困惑上暂时的缓解,未从根本上得到成长型的教育。其二,预防干预机制落后。后疫情时期,部分学生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心理不适,需要长期陪伴进行心理重建,加强学生的心理情况的排查与评估成为工作重点,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排查仅针对大一新生,且缺乏后续状态跟踪,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更多通过学生主动寻求帮助、或依托心理委员或辅导员反馈进行,信息滞后,无法及时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二、后疫情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的对策

后疫情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疫情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学校建设的基础保障,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抓住契机,促进心育工作的提升与发展。

(一)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合力、协同育人

1.完善心育队伍的评聘制度。后评聘教师要经过资质审查,非心理、思政专业教育背景兼职教师需有三个月以上的试用期,要有考核,考核的重点要放在学生的自我心理评价及对教师的评价上。

2.规范心育队伍的培训制度。对专、兼职心育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心理疏导技术和方法,提升心理素质、政治素养、育人水平,解决心理育人过程中思政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两张皮”的现象。成立督导小组,进行督导。鉴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心育教师需将工作情况、典型案例拿出来进行汇报、探讨。

3.探索心育队伍的联动制度。建设专职教师为主,辅导员、校内外兼职教师为辅,家长协同干预,专业机构协作支持,全员参与的心育工作队伍,共同推进合力育人工作格局。学生入学前,通过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心理素质,对于有心理病史的同学进行建档,形成干预方案,与家长商定分工。入学后,学校各部门紧密合作,通过讲座、团辅、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就创处协同心理教育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让学生科学了解自我,分析自我,找到适合的职业方向,了解就业政策,缓解就业压力。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为其提供实质帮助,解决现实难题,发现心理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心理健康中心。

(二)优化教育平台,创新发展、提升质量

1.健全心育网络平台。首先,开发线上心理预约、心理测评、热点讨论、心理咨询、线上团辅等平台。设置值班管理员,用老师、同学等不同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保证学生有途径提出心中疑问,有地方释放不良情绪,自我疏导,自我治疗,消除“无处不网”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其次,提高线上课程的学习效率。录播课程制作为“互动视频”,增强互动感,于直播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增加互动,利用课后作业查验学习效果。线上线下模式转化前,教师可通过课前提问、课前回顾的方式让课程衔接,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5]

2.丰富心育教育内容。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交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育队伍中要有专门负责网络平台开发的教师,除负责平台开发外,主要在“内容”上下功夫。通过短视频、创意文案等方式,抓时事热点,回应社会关切。疫情带来了挑战,但也是一个天然的教育场所,心育团队需利用这个契机,将心理防疫知识宣传与心理健康知识,思想政治相融合,进行挫折教育、生命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抗疫精神宣传等。

3.开发心育教育数据。心育队伍需结合社会背景,发掘大学生的心理动态数据。首先,在保证学生信息安全的基础上,网络平台实行实名注册制,个人信息仅管理员可提取,分析大学生的线上发言内容、自我心理测评结果,掌握不同成长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预防危机,抓住教育契机。不断更新学生心理档案,对于有心理危机风险的同学及时跟进。其次,安全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可通过线下会议的方式,召集学生所在学院的副书记、辅导员等心育教师,进行重点关注人群的动态数据共享,使学生能得到妥善保护,织密织牢四级心理网络安全网。

(三)健全运行机制,凝聚共识、规范管理

1.明确心育内涵与原则。心理育人队伍要对育人特色、育人目标达成共识。心理育人区别于其他育人方式的根本特征是,以心理学理论知识为依据实现育人。[6]心理育人工作是教师队伍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出发,强调“以生为本”,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心理育人是疏与导的融合,主要目标包含:第一,通过心理专业知识与技巧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了解内在自我;与学生达成共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在交流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找到力量感、支持感,掌握自我调节能力,打开心结。第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提高思想认识与觉悟;帮助学生发掘潜力,明确发展方向,立目标定规划,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有情怀、有道德、有信念且拥有健康心理素质和积极心理品质的时代新人。心育队伍要整合力量,提高心理育人的敏感度。思政教师与心理健康教师要协同其他相关部门、兼职人员打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心育机制。

2.完善心育工作管理规范。分类引导加强源头管理,在各学科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引导与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活动、见习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组织感、责任感、协作力,在团队中相互学习,提升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品质。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问题积压,家庭、学习环境、社会环境都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校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分类引导与教育: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资助过程中要做到“扶困”与“扶志”“心理扶助”相结合,既要解决实际困难也要解决思想与心理困难,必要情况下进行长期的心理咨询与陪伴。针对学业困难、学习模式适应不良的学生,要协同专业课老师、同学进行指导与帮扶,树立信心。针对疫情带来的社会变化导致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包括如何撰写简历,面试技巧等。完善预警机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加强过程管理。推进四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格局科学有效地展开,培养宿舍联络员、班委的服务意识,定期对其进行心理专业知识培训,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学院、学校要加强监督与引导,多途径搜集学生动态,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动态分析会议,对重点人群进行有效干预。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测、辅导员每月安全汇报、学生网络自测等实时更新。

[1]马建青,杨肖.心理育人的内涵、功能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18(09):87-90.

[2]舒曼玲,廖心仪,秦露露.后疫情时代长沙市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11):1712-1717.

[3]张伟,李静.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2):111-114.

[4]岳姝伶.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提升路径探析[J].现代交际,2021(14):37-39.

[5]罗春婵,丁义文,李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效率探究——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验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2):31-33.

[6]宋耀新,史倩.后疫情时期高校心理育人途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04):155-160.

(责任编辑:张宝岭)

猜你喜欢
心育心理健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