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糊状含碘口服对比剂在食管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2022-03-01 09:58俞菊红胡少波鲍坤旺
当代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离子型葡胺消化道

俞菊红,胡少波,鲍坤旺

(江西省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西 南昌 330006)

食管部位影像学检查,常规采用的方法是食管钡透、食管增强扫描,这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食管钡透不能观察到食管腔外的情况,而食管CT增强扫描对食管管腔内情况显影欠佳[1-3]。因此,临床上常联合使用两种方法[4-7]。在行食管CT增强扫描时,同时口服对比剂,使食管管腔充盈,可增强食管内部显影的效果。临床常用的消化道口服对比剂有硫酸钡和碘水,但对于食管CT增强扫描效果一般。近年来,本院配制了一种口服糊状碘对比剂(以下简称碘糊),应用于食管CT增强,食管显影的图像清晰、不良反应轻微、患者接受度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4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食管CT增强扫描患者,男83例,女67例;年龄18~75岁,平均(41.34±14.27)岁。根据口服对比剂的不同分为3组,各50例。其中硫酸钡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8~66岁,平均(40.91±12.16)岁。碘水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3~68岁,平均(39.56±11.68)岁。碘糊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1~75岁,平均(43.35±9.42)岁。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50例患者均为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手术前行多层螺旋CT测量左心房食管间距离,测量过程中需良好的食管显影),硫酸钡组采用硫酸钡溶液(将30 g硫酸钡粉加入100 ml热水中)作为口服对比剂;碘水组采用3%的碘水(将10 ml 76%泛影葡胺加入120 ml热水中)作为口服对比剂;碘糊组采用3%的碘糊作为口服对比剂,早期17例患者的碘糊配制使用的是泛影葡胺(先将10 ml 76%泛影葡胺加入120 ml热水中配制出3%的碘水,再将配制好的碘水按4∶1的比例加入市售南方黑芝麻糊中搅拌成糊状),后期33例患者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选用与患者静脉造影剂相同的非离子型对比剂制作碘糊对比剂,取30%~37%的非离子型对比剂10 ml,按对比剂含碘量加入90~120 ml热水,配置成3%的碘水。再将配制好的碘水按4∶1的比例加入市售南方黑芝麻糊中搅拌成糊状)。

图像质量评估:由3名主治医师以上的影像诊断医师评估检查图像质量,2或3名影像诊断医师意见相同时为最终质量评估结果。图像质量评判内容包括:食管充盈程度、食管壁显示情况、食管周围血管显示情况。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级:I级(优),食管充盈良好、食管壁显示清晰、食管周围主要血管及分支清楚;Ⅱ级(良),食管充盈一般,食管壁显示尚可,食管周围主要血管显示良好,但分支较少或显示不清;Ⅲ级(差),食管充盈不良,食管壁显示不良,食管周围主要血管不能显示。

增强扫描参数及对比剂服用方法: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上(足先进),扫描前口服对比剂5口,并口含1口(约20 ml)备用。定位像准备好后,开始扫描前,听从语音提示咽下,同时开始扫描。采用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进行扫描,首先扫描屏气正位和侧位定位像,然后采用高压注射器(Ulrich medical,Germany)用团注追踪程序(Bolus Tracking)心电门控自动触发技术监测升主动脉增强过程,触发点定于主动脉弓平面,阈值90 HU,进行增强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采用各种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用量80~100 ml,注射速率为每秒4.5~5 ml。扫描类型:心脏螺旋,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至心脏膈面,扫描参数:准直64 mm×0.6 mm,管电压20 kV,设置电流400 mAs,开启CARE Dose 4D自动调节毫安秒,旋转时间为每周0.33 s。

1.3 观察指标 比较3组图像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碘糊组图像质量优于硫酸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P<0.01);碘糊组图像质量优于碘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7,P<0.01);碘水组与硫酸钡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4),见表1。

表1 3组图像质量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image quality among the three groups[n(%)]

3 讨论

CT检查食管时,为使食管更好地显影,让患者在扫描前口服对比剂是一个有效的方法。由于目前国内无商品化的食管专用显影剂,大多为各单位自行配制,种类及配制方法各异。钡剂、碘水,碘糊应用于食道显影均可见报道。

钡剂是一种常用的阳性对比剂,由于其具有肠道不吸收的特性,因此,常用于口服消化道显影剂。钡剂易导致胃肠道活动能力下降、误吸、便秘、静脉内渗,对于急性胃肠道穿孔、食管气管瘘、疑有先天性食管闭锁、近期内有食管静脉破裂大出血、咽麻痹、有明确肠道梗阻患者禁止使用。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习惯性便秘、老年患者以及新生儿及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2,8-9]。此外,钡剂成分中配加一定量阿拉伯胶和淀粉,有极强的黏度和收敛作用,易滞留于食管内,水分吸收后,可形成钡石[2,8-9]。硫酸钡溶液不但消化道反应较多见,且口感差,患者吞咽较困难,反胃与呛咳发生率较高,因此,CT增强扫描时部分患者配合不好,影响影像质量。此外硫酸钡在食道显影过高,有时会产生伪影,也可影响显影质量。本研究硫酸钡组患者中40%的图像质量为Ⅱ级,大多与以上原因相关。鉴于以上原因,目前多数医院倾向于使用水溶性碘对比剂代替钡剂进行食管CT显影,本院也从2007年开始改用碘水代替硫酸钡进行食管CT显影。

碘水在消化道显影中效果良好[9-11],常用浓度为2%~3%[12],配制方法简单,只需将适量碘对比剂加入一定水溶液即可。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复方泛影葡胺,76%复方泛影葡胺含碘量为370 mg/ml,因此,将10 ml 76%泛影葡胺加入120 ml水溶液中,即可配制出3%的碘水。使用碘水显影后患者消化道反应减少,由于口感尚可,反胃与呛咳发生率降低,扫描时患者配合度明显提高。但由于食管特殊的生理结构,使用碘水进行食管显影时,碘水通过快,在食管内难以停留,且无法使食管管腔充分充盈,因此,在CT影像上食管较消化道其他位置显影差[13]。因此,虽然在消化道反应方面碘水较硫酸钡有优势,但在食管内停留与食管充盈方面,碘水与硫酸钡相比却处于劣势。本研究碘水组患者中II级影像率高达58%,分析原因为,部分节段食管无对比剂停留且食管充盈欠佳。

为解决以上问题,国内多家医疗机构采用碘糊代替碘水进行食管显影,取得优良的CT成像效果[13-16]。由于缺乏统一的配制标准,各家机构使用的增稠剂种类、对比剂种类、碘浓度各不相同。考虑到市售南方黑芝麻糊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口感很好,本研究在罗银灯等[16]的碘糊配制方法上加以改进,使用3%碘水调和芝麻糊配制成3%碘糊进行食管CT显影,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由此配制的碘糊口感好、易吞咽、食管停留时间长、食管充盈好,碘糊组94%的患者获得I级的影像质量,明显优于硫酸钡组和碘水组。碘糊组早期17例患者的碘糊配制使用的是泛影葡胺,后期33例患者使用的是非离子型对比剂。这一更改主要是考虑到口服碘对比剂可经胃肠道吸收,产生与血管内用药相同的不良反应[17-19],在这方面非离子型对比剂优于泛影葡胺。此外,泛影葡胺是一种高渗溶液,渗透压是血液的5~8倍,易引起血容量增多、肺动脉压升高、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20]。因此,近年来本院改用了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代替复方泛影葡胺配制3%的碘糊,食道显影的影像质量相同,并减少了过敏、血容量增多等不良反应的风险。本院选用与患者静脉对比剂相同的非离子型对比剂制作碘糊,具有以下两方面优势:①消化道与静脉对比剂同源,增强图像对比度更好;②由于目前静脉造影大多选用离子型对比剂,留取静脉造影时剩余的对比剂代替泛影葡胺配制碘糊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口服对比剂在食管CT扫描中的需求日益增加。本院配制的3%碘糊对比剂具有取材方便、配制简单、图像显影清晰、消化道反应轻微,口感接受度好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由于缺乏针对食管显影的大型前瞻性研究,最佳的口服对比剂种类、浓度、性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离子型葡胺消化道
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致急性不良反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离子型稀土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护研究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地高辛片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CT增强扫描中离子型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副反应对比效果分析
泛影葡胺联合奥曲肽在粘连性肠梗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