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读写整合教学实践

2022-03-01 11: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文章

王 蕾

(河南省平顶山市实验高中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将阅读和写作进行分开教学,而忽视了二者的有效联系,不仅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不符合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如何促进阅读和写作的有效结合,就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

一、高中语文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

显而易见的是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分值还是教学内容,都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学生在这两部分中所花费的时间也相对较多。从高中语文考试的情况来看,很多内容都是对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进行考察。所以无论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是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师都需要重视将阅读和写作进行结合。语文教师需要明确阅读和写作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来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有效结合。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阅读和写作进行分开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同时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忽视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只有在学生具有充分阅读量的基础上,才能够为其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有效的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学生的写作夯实基础。并且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阅读中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理解。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发现自身在阅读中存在的不足,并且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促进学生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现今高中语文读写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及方法单一

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遵循一个很普遍的教学原则:教学大纲考什么,那么课堂上就教什么,这属于一种教学内容及方法相对固定的现象。其切入点是确保学生不会将精力、时间等投入到不考的知识点上,力争能够尽快优异的成绩。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大部分教师会采用海量习题进行课堂或课外训练,鼓励学生多训练、多思考,以便于能够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而言,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不过也具有明显的短板,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定化。这是因为,当学生在进行习题训练的过程汇总,往往会缩短学生的阅读时间,导致学生的写作思维无法得到有效地提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及写作素养是非常不利的。另外,根据目前高考的基本要求,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非常高,与之前相比更看重学生写作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此,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素养与写作技能。此时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阅读与写作的全面融合,并完善相应的读写内容,方可真正地迎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不过从现实角度来看,个别教师在阅读及写作等教学中,通常会将两者完全分割,并未把读与写全面融合,这必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学生认识受限

首先,从现实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平时会在做题上投入大量时间,对生活缺乏体验感。并且,由于认知一直来自于实践,这说明写作也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同样,感悟也是如此。生活属于写作的一个重要灵感来源,缺乏对日常生活细致的感悟,就无法写出能够打动人心的文章,这是一种缺乏灵魂与色彩的教育。另外,每个人的生活都具有独特性,感悟也是独一无二的,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获得真切的感悟,通过体验生活获得写作灵魂。不过,因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较重,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认真揣摩生活,也无法认真去体会生活的内涵,自然无法写作灵感。其次,学生的阅读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广泛、深入的阅读,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不过,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阅读文章都摘录于课本,甚至一些家长或教师会制约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认为这是一件无意义或者对提高成绩无效的事情,必然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而且会限制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宽,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阻力与障碍。

三、高质量开展高中语文读写整合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通过营造情境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明确清晰的写作思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得如何显然与吸收的程度紧密关联。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也就是说,阅读,并通过长期、深入的阅读,则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然而,当前中学写作教学的现状是读与写往往分隔为两个互不相干的“领域”,大多数教师比较注重个人讲解,却不鼓励或者很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或深入思考,通常课堂上忙着进行课文教学,让学生在课外完成作文的写作。即便学生在阅读或写作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其写作能力依然难以令人满意。从现实角度来看,由于学生的阅读不足,在课堂上习惯于被动地听教师不断讲解,课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写作业,造成学生没有自主阅读的机会,无法使学生认真地感受到文章中的每一个细节。而且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抽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吸收,语文教师首先需要在充分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情境中,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能够产生更大的兴趣。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则需要设置一个阅读目标,鼓励学生自主梳理思考,帮助学生能够阅读顺畅,从而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并且通过课内外教材结合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提高学生对语文内容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情境进行相应的调整,选择学生易于接受形式来开展教学。

(二)通过积累课外阅读经验,促进读写结合技能

大家都知道,高中语文课本不但引入一些必修课内容,而且也引入一些选修课内容。对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对课内的内容进行学习,同时还需要汲取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来丰富自己的语文积累。而且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标记一些好词好句等,并将自己的感悟与体会第一时间记录下来,由此来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的阅读经验更加丰富,为学生进行更好地写作积累素材,促使其在写作的过程中思路更加清晰与具体。因此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所在,为学生推荐更多优秀的课外阅读素材,对学生的课内学习进行补充。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能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同时在课下也能够进行自主阅读。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还要去需要具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具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语文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采取读书笔记以及写读后感的形式来进行学习。

例如在讲述到《故都的秋》的内容时,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而教师仅仅通过书本内容的教学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此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们介绍作者的其他著作,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首法,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再如:当为学生推荐一些阅读素材的过程中,则需要结合不同的文章体裁进行分类,例如:散文、诗歌等都是很常见的,需要使学生在相同体裁的文章中筛选出一些自己喜爱的文章,对其进行自主阅读与体验,然后要求学生写读后感。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训练,能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读写结合的方法,乃至一些学生的文章用词酌句能够令人非常的惊讶,不但文笔顺畅、用词优美,而且认识独特,存在较强的可读性。由此来看,科学整合课外阅读资源,构设一个积极、活跃的阅读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解恨negligible是非常重要的。

(三)通过以写促读,培养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关于学生写作训练期间存在的问题,还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极易跑题、结构混乱,写出来的文章没有重点,也缺乏亮点。探究其原因,一般是由于阅读量偏少,无法深入阅读经验,没有创设一个成熟且清晰的阅读思维。对此,教师需要利用以写促读的方式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续写、改写等,然后在鼓励学生认真精读之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改编。例如,在学习《行路难》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首先阅读,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与感悟进行改写,如果一些学生的思路不清楚,可以考虑用不同的词语进行替换,思考是否能够改变其中的原因。利用这一类替换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全面、具体地了解所有词语的精准性与创作目的,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由此来看,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对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有积极意义的。

当然,在此期间,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写作技能的培养,来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教学。写作教学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发现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作技能的培训。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够为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在写作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做好资料的查阅以及搜集。同时对于同一类型文章的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反思,对写作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发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反复研读以及修改,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提升和发展。例如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介绍关于议论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同时还需要为学生们介绍更多的议论文材料,让学生对议论文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以此来促进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四)以生为本,组织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拓展教学内容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必须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首先,自主阅读非常重要,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带来很大的助力。例如:在学习《祥林嫂》这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安排学生首先进行自行阅读,接下来鼓励学生进行资料搜索,并翻阅作者的创作背景,分析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然后鼓励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以便于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彰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与认识勇敢地表达出来,这不但尊重了学生,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师也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由此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利用这种思路,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借助于多媒体平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然后收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图片、音乐等,提高学生的关注度,然后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读写结合的方法,而且在教师科学指导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好地评判与指导,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对读写结合方式进行应用,不仅是学生培养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水平,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将阅读和写作进行结合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文章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