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血分数恢复型心力衰竭的预测因素和预后评估

2022-03-01 09:52韩琳艾田晶丁凤琴王茜张岩波3韩清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射血心衰分数

韩琳艾,田晶,丁凤琴,王茜,张岩波3,,韩清华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进展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其患病率、再住院率和病死率高,给患者自身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评估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LVEF及其变化与心衰患者预后密切相关[1,2]。射血分数<45%的心力衰竭患者,LVEF每下降10%,病死率增加39%[3]。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心衰患者的射血分数恢复受到广泛关注[4]。近期研究者提出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的一种特殊类型,即射血分数恢复型心力衰竭(HFrecEF)。HFrecEF是指心衰治疗过程中由于左心室逆向重构以及心肌部分或完全恢复,进而使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临床症状改善的一类心衰亚群[5];同时定义了HFrecEF的三个要点:①基线测量时,LVEF<40%;②LVEF绝对改善≥10%;③再次测量时,LVEF>40%。虽然国外已有多项研究表明HFrecEF患者在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特征、预后等方面与其他心衰亚型存在差异[6],但目前基于国人资料的HFrecEF相关研究仍较少,导致对该特殊类型的心衰认识不足,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本研究通过分析HFrecEF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临床指标,并进一步评估其结局,旨在为HFrEF患者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以改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本课题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以及山西省白求恩医院,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CHF)的1224例住院患者构建研究队列。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HFrEF患者309例,其中男性229例(74.1%),女性80例(25.9%),年龄(68.4±11.6)岁;再根据是否符合HFrecEF的定义,将筛选出的HFrEF患者分为射血分数恢复组即HFrecEF组(119例)和射血分数未恢复组即持续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pHFrEF)组(190例)。评价标准:HFrEF患者定义为心脏彩超提示LVEF<40%的CHF患者。HFrecEF组的界定严格按照《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中的定义[5]。pHFrEF组定义为入院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未提示LVEF水平较基线提高至少10%且LVEF<40%者。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符合《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心衰的诊断标准[7],有典型的CHF症状(如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乏力)或体征(如双下肢水肿、肺部啰音、肝颈静脉回流征);③院前至少有1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本次入院已完善心脏超声;④正在接受心衰药物或其他治疗;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两月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者;②临床资料不全,尤其是完全缺失心脏彩超结果;③由于精神、言语、智力障碍等原因导致无法沟通的患者;④拒绝参加本项目。

1.3 临床资料收集采用电子化病历系统,严格按照课题组制定的CHF患者电子病历报告表(CRF)收集患者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多次住院期间的临床数据资料,包括①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个人史等;②合并症: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不全;③实验室检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脂等;④相关检查:心脏彩超、心电图等;⑤治疗措施:用药情况、非药物干预等。

1.4 终点事件的随访对309例入组的HFrEF患者在出院后每隔半年进行结局事件的定期随访,最后一次随访为2020年12月,随访方式为电话随访。主要终点指标为全因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双机录入,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描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定性资料用构成比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参考单因素分析结果,结合临床实践经验,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射血分数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比值比(OR)来表示风险程度,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患者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进行组间生存差异比较,探讨HFrecEF患者的预后情况。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同期住院的1224例心衰患者中,符合纳排标准的HFrEF患者309例(25.2%),其中男性229例(74.1%),女性80例(25.9%)。根据是否符合HFrecEF的定义,将患者分为HFrecEF组(n=119,38.5%)和pHFrEF组(n=190,6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钠浓度、尿酸、以及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和强心剂类药物均有差异(P<0.05),表1。

表1 HFrecEF组与pHFrEF组患者基线临床特征比较

2.2 HFrecEF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单因素分析和临床上有意义的变量,以射血分数是否恢复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最大似然估计的向前逐步回归法(α入=0.05,α出=0.10) 筛选最初被诊断为HFrEF的患者中射血分数恢复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0.595,95%CI:0.363~0.976)、未合并冠心病(OR=0.518,95%CI:0.303~0.885)、LVEDD较低(OR=0.418,95%CI:0.248~0.705)的患者射血分数较易恢复,表2。

表2 射血分数恢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描述HFrecEF组患者与pHFrEF组患者的生存曲线,组间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两组间死亡风险有统计学差异(P<0.001),HFrecEF组的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持续HFrEF组(图1)。

图1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3 讨论

本课题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探讨CHF患者射血分数恢复的影响因素并评估HFrecEF患者预后。研究共纳入309例HFrEF患者,其中,在入院复查超声心动图时,LVEF得到改善的患者约38.5%。进一步对HFrecEF患者进行特征分析发现,年龄<65岁、LVEDD较低的患者射血分数更易恢复,而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射血分数不易恢复。此外,对HFrecEF组患者规律随访发现其预后优于pHFrEF组,累计生存率更高。

心衰是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参与的复杂临床综合征,射血分数可反映患者心功能[1],根据LVEF的差异分为HFrEF(LVEF<40%)、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40%≤LVEF<49%)及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LVEF≥50%)[8]。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给予CHF患者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或辅助装置植入,射血分数可得到改善甚至恢复到正常[9]。一项大型心衰登记研究对瑞典42 987例患者随访约2.2年发现,EF改善的患者可达四分之一[10]甚至更多,因而近年来HFrecEF的概念受到广泛关注[5]。缬沙坦心力衰竭试验(Val-HeFT)[11]及韩国心衰注册研究(KorAHF)[12]均表明,与pHFrEF患者相比,HFrecEF患者更年轻,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脏病较少,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该类患者基础疾病少、一般状况佳有关。不同的是,本研究提示CHF患者是否合并房颤对射血分数恢复没有影响,可能由于本研究房颤病例纳入较少,可能提示房颤是心衰自身的危险因素,而非射血分数心衰亚型之间的区别。

HFrecEF一般都会经历心室重构、逆向重构、心肌恢复等阶段[13],LVEDD为反映左室顺应性的主要指标。研究表明[14],LVEDD与血浆脑钠肽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说明一定范围内,LVEDD越小,心衰患者心衰程度越轻,经有效抗心衰治疗后,LVEF更易恢复,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大多数情况下,心衰患者左心室逆向重构代表着心肌表型的逆转,但并不代表其正常化[13],即使射血分数已恢复,HFrecEF患者仍存在生物标志物的异常[5],本研究分析结果也显示HFrecEF患者的实验室化验指标对射血分数改善无明显预测价值。

本研究对比了两亚组患者的预后,发现HFrecEF组长期生存率优于pHFrEF组。Val-HeFT[15]研究表明LVEF的变化方向和幅度与生存时间之间存在比例的关系,LVEF由<40%恢复至40%~55%的心衰患者较HFrEF、HFpEF患者死亡率[16]、再住院率和左室辅助装置植入率[17]均低,进一步说明改善CHF患者射血分数的临床价值。但既往研究表明HFrecEF患者远期仍有较高的心衰复发及LVEF降低风险[18],终止治疗的HFrecEF患者心衰复发风险将明显升高(>30%)[5]。

本研究年龄<65岁、LVEDD较低、未合并冠心病等缺血性病因的HFrEF患者射血分数更易恢复,因此临床工作中应该重视HFrecEF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方案,以期改善心衰患者预后。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估LVEF值,一定程度上有分组不精确可能[17,19],指导解决复杂的临床问题尚有争议[20];本研究样本量有限、地域较局限、HFrecEF患者所占比例较少,因此结论仍需在更大样本中验证[21],进一步明确患者LVEF改善的具体机制。

猜你喜欢
射血心衰分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分数的由来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