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2022-03-02 07:48北京建筑大学体育部胡德刚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教学

北京建筑大学体育部 胡德刚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李卫东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黎林飞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严重影响,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过程的主要场所,也因疫情的影响,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转变,通过网络开展课程教学的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不同于其他学科,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作为主要教授手段,这无疑会增加教学实施的难度,探索线上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愈加显得迫切和需要。在后疫情时代,基于网络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体育课程建设在体育教学中成为新常态,线上线下双向互导的学习模式可以更全面地帮助教师了解授课对象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学习反馈,进而调整教学设计与组织方法,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有利于开展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原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指出,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大、中、小学之间相脱节,没有把十四年的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指出,中国学生要上十四年的体育必修课,但过往绝大多数学生连一项运动技能都没有学会。例如,小学阶段学的体操中前滚翻动作,到中学阶段甚至大学时期还在做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学生“一滚到底”;另外,学生在体育课中所学到的技术难以转化为运动能力。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各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一些在大学体育中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没能在中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加了大学体育教学的难度。若想克服这一难题,应该根据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建各年龄段的体育课程。然而,教学资源发展的不均衡也成为严重阻碍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因素。线上课程资源的开发,为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并为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衔接创造了条件。教师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弥补了线下教学的不足;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学习进展,形成大、中、小学共享数据库,有利于各学段教师掌握学生各阶段的整体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爱好选择教学内容,尽可能地满足更多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喜爱的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学有所成、学有所获,通过体育课,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运动中,喜欢上体育,更喜欢体育课,并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二、有利于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线上平台在体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促进课外锻炼。课外锻炼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线上资源具有多样性、易得性、可重复性等特点。研究显示,基于网络课堂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视频进行学习的效果最好,网络直播效果最差,教师可以将拍摄的教学视频或专业运动员的技术视频上传到教学资源中,让学生课前利用线上资源进行预习。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理解、没有消化的内容,可以通过反复观看线上资源进而学习正确的动作模式和概念,并通过不断练习巩固并掌握该动作,解决了学生在课上“吃太饱”的问题,通过线上资源进行消化和吸收。有的学生存在“吃不饱”的问题,也能依托线上资源提前学习,更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提交体育作业,上传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料,教师可以在线上批复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尤其在关键技术环节,通过对学生上传的视频作业进行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不足,提高运动技术的科学性,发挥线上平台的互动作用;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解决,发挥线上平台的反馈作用。

(二)加强大学体育课程的多样化建设

在大学体育教学课程中,通常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课程应用性不强、课程内容单一等问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引导师生共同参与体育课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体育课程的科学化发展。在线上体育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此次课程资料、相关文献,课题总结汇报等方式,对目标课程的定义归纳解析,深入了解其背景等,从而对此次课程进行系统深入的了解,加强自身体育逻辑体系的建立。意识活动指导身体运动,体育是身体与思维的共同活动,只有学生的思维融入体育课程,点燃思维的火花,高校体育课程才能摆脱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局限于学、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只有单一的重复练习、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课程活动单一等问题的束缚,建立起理论指导与实践行动相结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总结汇报课题、创新实验研究、探索新的训练模式等课程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促进体育课程的科学化、多样化建设,建立起线上线下科学结合的新模式。

三、有利于实现学、练、赛一体化发展模式

学、练、赛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实际应用能力。它以竞赛方式为驱动,为课堂所学和课后所练提供展示的平台,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此能解决学生在体育课中不能将技术动作应用到实际比赛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体现学为用的理念。然而,课堂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场地、器材、师资等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通过互联网获取技战术资料,是学生补充学习的重要方式,以此能全面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与此同时,互联网的运动教学真实技术水平和内在教学质量存在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现象,不正确的技术指导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知识概念和动作模式。一旦学生形成这种错误的知识概念和动作模式,在日后的学习中将难以进行改变,更有甚者甚至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运动性损伤,也不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价值理念,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会受到制约和挑战。因此,在线上课程中融入权威、正确、科学、合理的技战术教学内容愈加关键。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对知识概念和技术动作进行讲解后,再结合学生的个人身心情况,如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心理发展等特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适合自己的技术,提高学练效果。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既能向学生展示运动技术如何做,还能清楚地知道原理是什么。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相关的运动技能外,还能向学生介绍运动项目的竞赛和组织管理知识,使学生不但会运动、会锻炼,而且能学会组织比赛,掌握运动竞赛组织和训练方法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参加运动的兴趣,达到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习惯和能力的目的。

四、有利于实现家、校、社一体化发展模式

(一)促进体育课程家、校、社一体化建设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建立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鼓励学校与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促进竞赛体系深度融合。资源不足的学校可以引入社会力量提供的线上线下教学支持,共同打造优质的混合课程,利用学校提供的线上平台,为家庭体育锻炼提供指导,以体育作业的方式提高家长在学校体育中的参与度,尤其在中小学阶段,促进家长参与机制的形成,逐渐形成以学校体育为主导,以社会体育为指导,以家庭体育为引导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体育课程家、校、社一体化的建设,是集全社会的资源和能力促进教育的发展,这也响应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学校教育的殷切关怀和期盼。

(二)加强大、中、小体育后备人才接续储备

体育强国政策的颁布,使体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丰富和满足,国民体育水平反而严重下滑、不如从前,学生的视力严重下降,小胖墩越来越多,部分体育项目水平一直上不去,这些都需要从根源上进行深刻反思。首先,要解决体育人口基数问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由于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引导其自发地探寻体育科学知识与适宜的专项训练方法,对专业体育知识的普及具有积极作用。学生掌握了科学的体育训练方法,就能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训练。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无形中加强了体育知识的传播,从而扩大了体育人口基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挖掘更多的体育人才。其次,大、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要建立接续发展的一体化体系,体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建设需要完整的教学过程引导,由小学兴趣引导,中学综合提高,大学专项培养。将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纳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体育教学大纲相融合,既有利于学生建立体育基础知识与训练方法的完整体系,加强大、中、小体育教学课程的联系,又有利于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参与体育的权利。最后,运动成绩的突破离不开教学与训练方法的创新,该课程模式的构建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育创新思维能力,促进高校体育科研向纵深方向发展,大、中、小学一体化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多年思维积淀与互联网助力体育科学的创新研究是该课程独有的特点,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五、有利于实现科教融合模式

科教融合是将科研活动与教学过程相融合,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推动科研反哺教学,推动高校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强体育基础理论研究,发挥其在项目开展、科研训练、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智库作用。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将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集中解决实践中的难题,实现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线上平台易于收集和积累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分析,撰写科研论文,有利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广泛交流教学经验,实现科研促教、科研兴教的目标,让科教融合开出绚丽之花。

六、有利于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做出重要讲话,特别强调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这关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学校教育历来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它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为基本目标。学校教育是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了解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从中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人生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体育课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学元素,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也是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线上平台中融入体育品德典型案例、优秀运动员介绍等内容,有利于激励学生在运动中发扬勇于拼搏、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团结奋进的体育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建立公平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利用运动减轻压力、调节情绪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以运动会友”的情感价值,以体育运动为媒介,增强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与合作,培养互帮互助、互相激励的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七、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和整合教学资源,形成多方合力,实现精准育人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改善课堂中教与学的效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价值追求。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教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