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的读者意识

2022-03-02 05:28柯丽云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报纸编辑读者意识新媒体

柯丽云

关键词:读者意识;报纸编辑;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设备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更加便捷和多样化。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正经受着薪媒体的冲击,甚至有被逐渐取代的趋势。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如何生存是每一位报人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报纸编辑作为灵魂人物,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掌握新的技术手段,增强读者意识,以灵动的版式和丰富的内容增加报纸的可读性,从而吸引读者的关注和阅读,以期在夹缝中闯出一条新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强化编辑读者意识的必要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不管是信息种类还是传播方式,都大大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人们可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中的不同应用阅读新闻资讯。与此同时,自媒体迅速兴起,加大了媒体行业的竞争,并逐步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们更偏向于“碎片化”阅读,对于冗长的资讯内容缺乏阅读兴趣。面对新媒体的巨大挑战,要想提高报纸的竞争力,首要的任务是强化读者意识。即从读者的角度和思维去思考和探索,全面掌握读者的心理需要,使报纸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一方面可以增加读者的粘性,扩大报纸的读者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以巩固和增强报纸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报纸编辑团队的建设,提升编辑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报纸行业的良性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编辑存在的问题

读者意识观念淡薄

传统的采编出版模式是报纸给出什么样的内容,读者就只能读什么内容。编辑往往忽略读者的阅读需要,更多的是按编者的编辑意识编发稿件,读者的需求很多时候都难以得到满足。即便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编辑的传统编辑观念仍未真正转变,读者意识观念淡薄甚至缺失,导致报纸对读者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报纸的读者群体不断流失。

内容和版面创新不够

报纸内容是报纸编辑工作的核心。当下,信息量激增,人们对于媒介的信息容量有了更大的需求。但受限于报纸的实际体量,无法提供更多的内容,且其形式较为固定。尽管编辑也在版面设计、内容展示、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创新,但效果并不明显,无法引起读者更多的阅读兴趣,特别是青少年阅读人群。另外,在报纸的编辑工作中,很多编辑思维守旧、缺乏新意、相对单一的内容无法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造成了读者群体的大量流失。如果不能及时对内容和运行模式进行创新,报纸这一传统媒体不可避免地会走向衰落,最终被时代淘汰。

缺少新技术能力的支撑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设备和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报纸编辑的个人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然而,目前许多报社体制未能及时转型,编辑整体素养不高,思想观念未能尽快跟上社会发展步伐,存在年龄结构偏大、媒体融合意识淡薄、不能熟练操作数字编辑技术、采访能力偏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传统模式中并不突出,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就会被进一步放大,让工作陷入被动。

缺少有效沟通

新媒体时代,人们不仅对阅读信息有个性化需求,更有着成为信息生产者的强烈愿望,希望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看法,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可是,很多报刊不能构建起有效的交流机制,即使有,编辑也并不重视,无法对读者的想法和意见及时作出回应。编辑在编发新闻或稿件时,因为没有掌握读者对报纸的评价,也不能了解和把握社会舆论的动态,从而很难作出调整,使得一些观点和论调变得滞后,或是与读者的需求不能匹配,导致读者对报纸失去阅读兴趣,对报纸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极其不利。

新媒体环境下提高编辑读者意识的方法

关注读者需求,提高读者意识

新媒体环境下,应该明确报纸自身的定位,报纸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提供方,还是信息服务方。在编辑工作中,一定要主动转变传统编辑理念,明确以读者需求为核心的服务意识,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充分了解读者的阅读需要,“脚下有泥,心中有谱”,才能编辑出更接地气的内容。此外,还要对读者群体进行分析,根据需求特点,划分出不同的读者群,并相应地将报纸的版面进行板块划分,以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轨迹。对读者而言,在他们和他们祖辈生息的土地上曾经发生的那些湮没在历史长河里的大事件或者奇特的故事,是最能勾起集体回忆,也是最有阅读兴趣的话题。基于这个想法,笔者及团队开设了“老茂名”专栏,这个栏目立足本土历史文化,以一百年前乃至古代有记载的大事件、大人物、古街巷、老建筑以及典故传说、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为采写内容,通过搜集查阅古籍,走村串巷甚至翻山越岭实地寻迹,采访文史专家、名人之后和某段历史见证者等,每期以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为明线,以展现茂名波瀾壮阔的历史长卷为暗线,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向读者娓娓道来。栏目一经推出即受到读者欢迎,有的老年读者为我们送来老照片、老物件和珍贵的资料;有的读者为我们提供采访线索,帮我们寻找名人之后;还有热心的读者为我们做向导。在读者的热情参与下,栏目从2013年到2017年,历时4年多,连续刊出200多期,成为茂名晚报的品牌栏目,连续获得广东新闻专栏奖、广东报纸副刊好专栏奖、赵超构新闻专栏奖等奖项。可见,编辑应多动脑筋多考量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地方文化专题策划着手,做有特色、有温度新闻。当然,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前提是必须保证内容的客观真实。

创新策划,吸引读者关注

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求变求新,丰富报纸版面和内容,吸引读者关注,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报纸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版面的创新,二是对内容的创新。

版面创新,需要编辑对报纸内容编排有更好的控制力和阅读力,根据时代要求和读者需求,科学合理设置和设计版面,做到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既能吸引读者关注,又方便读者阅读,让人耳目一新。英国现代美术史学家贡布里希在其所著的《图像与眼睛》一书中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的时代,图像的唤起能力优于语言。”由此可见,编辑应顺应当下人们的阅读习惯,根据报道内容,尽可能提供除了文字以外的更直观的方式让读者轻松了解新闻。

茂名是滨海城市,每年的5月到8月是禁渔期,比较多的报纸都会在8月开渔第一天对千帆竞发的场面做大版面报道,如果我们报纸也这么做就毫无新意了,所以笔者选择在禁渔前一天到茂名有着“千年古港”之称的博贺港蹲守一天。这天是渔船返航的最后一天,笔者立足不同角度,拍下了一组渔船停泊、鱼市交易、渔民补网等照片,以《归航》为题,以图片叙事,配有少量解说文字,在5月1日禁渔第一天整版刊发禁渔相关的新闻,并配有二维码,让读者扫描观看更多图片和视频。图片大气,版面美观,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新闻内容。

内容创新,重点表现在新闻报道的策划方面。一个好的策划可以减少新闻“同质化”,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同时也能展现出独有的特色。在这个彰显个性的年代,越有特色,越能打動人。好策划体现编辑的认识和眼界,开阔的视野更容易发现新鲜话题,从新颖的角度和深刻的内涵出发,形成专题报道、系列报道,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和认可,做成精品报道。

2017年,笔者从小切口入手写生态文明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策划了大型文化专题系列报道《记住乡愁——寻访非遗传承人》,报道选择我市17个获得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作为采写对象,记者组深入到各个传承人生活的城乡村落,历时三个多月,以17位非遗传承人的视角,讲述了这些手工艺的前世今生以及每位传承人与手工艺之间发生的温情故事。向读者生动展现了一群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领域、各攻其巧的非遗技艺传承人,以一生坚守一艺,凸显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的工匠精神。由于这些技艺经历了数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积淀,其独特神秘的魅力、鲜为人知的传说、有趣的民间故事,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极大地满足了读者探秘溯源的猎奇心理。这个系列报道让读者在心怀敬意的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挖掘、保护、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识。这是我市媒体首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进行全面集中式的报道,该系列报道获得当年度赵超构新闻奖系列报道一等奖。

当然,突出特色并不是无底线的哗众取宠、博人眼球,而是在确保新闻内容的客观与真实性的前提下,不弄虚作假,不故意诱导舆论,弘扬正能量,始终保持报纸的公信力。

加强沟通,加强读者的联系

传统报纸的运作有其固定的模板,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相应的局限。这就导致了报纸编辑和读者之间的联系常常陷入某种脱节的状况。在新媒体环境下,运用新媒体技术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变得非常简单,编辑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很容易实现。报纸编辑可以通过开设专版、专栏、读书会、研讨会、公益讲座等活动,主动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使读者有机会近距离与编辑对话,让他们了解一张报纸的生产过程,并真正参与其中;可以借助新媒体,通过读者点赞、评论、转发等形式,即时对报纸内容进行反馈,让编辑第一时间了解读者的想法和意见,及时对内容生产和质量的提升进行改进。

近年来,在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茂名日报》的文艺副刊在做好读者用户服务方面也做了积极的尝试,一是拓宽传统报纸刊载文艺作品的平台,利用新媒体传播介质多平台推送。如一篇好的作品除了在报纸上刊发,还可以在所属微信公众号平台同步推送,实现作品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二是建立作者读者微信群,开展线上阅读研讨活动。三是成立读者沙龙活动基地,设立读者日,定期组织读者到基地进行各种文艺交流活动等。这些举措不仅激发了作者的创作激情,同时也增进了编辑与作者以及读者的有效互动,使得编辑和读者之间获得良性发展。目前微信公众号拥有l万多粉丝,单篇推文阅读量在10000次以上。作者读者微信群集结了将近400名本土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每天的文学交流都非常活跃。不仅增强了编辑与读者的互动,同时也提高了报纸的可读性。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新媒体时代,无论对记者还是编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报纸编辑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不再是在稿件上修修改改,按部就班排版,而是需要具有采写、编辑、策划为一体的综合能力,还要有熟练使用各种新媒体设备、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因此,需要对报纸编辑展开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提高报纸编辑的综合素质。同时,报纸编辑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加强自我学习,多看、多听、多尝试,吸收总结新的经验,不断弥补工作上的短板,让自己可以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工作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生产出更好的新闻产品,吸引读者的关注,保障媒体的健康良性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具有读者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读者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我们的报纸编辑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尝试,主动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坚持守正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出一条适应报媒编辑工作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报纸编辑读者意识新媒体
新媒体视域下报纸编辑的角色转型探析
新形势下报纸新闻编辑的素质要求
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的角色定位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浅谈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回归策略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基于读者意识的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策略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