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应用研究

2022-03-03 13:08李温棋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李温棋

摘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教育事业日新月异,为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环境,高职院校也做出了适当的调整。而校企合作模式作为一种适应高职教育与企业发展相融合的道路,逐渐为我国的高职院校所接受。当前高职院校中普遍开设有电气自动化专业,但是该专业的岗位针对性较弱,学生就业性较差,不利于该专业的持久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展开研究,借以提升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从而促进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曾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校企合作模式逐渐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注重,他们不断出台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来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参与到校企合作当中来,活跃高职院校的发展,造福于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是当前,校企合作模式推广至高职院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好好加以解决,提出对应的策略与方法,否则将不利于高职院校的良性成长。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变化为导向的教育机制,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更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方向的培养模式,它充分利用好高校和企业双方不同的资源与环境,采取课题教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适合于不同的用人单位需求的技术型高等人才。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由高校、企业、学生和市场四个要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而在这个系统整体中最核心的便是市场,校企合作模式的展开和发展紧紧围绕着市场来进行,脱离了市场这个要素,校企合作模式便无任何的意义与价值。而其中的高校和企业则是主体,他们起着连接校企合作模式的两端,只有通过高校和企业两方才能够将校企合作模式整体连接起来,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壮大。学生是校企合作模式中的关键要素,校企合作模式是因学生的就业问题而起,也因学生的就业问题而解决,学生这个要素是校企合作模式能够长久发展的因素之一。通过紧密联系高校、企业、学生和市场这四个要素,校企合作模式才能最终助力于高职院校的繁荣发展,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急切需求,充实市场上就业短缺的现象,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添砖加瓦。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为了能够清楚了解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整体过程,我们挑选了电气自动化专业作为对象,对其展开了深入且详细的调研,找出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是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中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几个问题:

(一)教授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节严重

当前高职院校为电气自动化专业选取的教材,大多数教学内容陈旧,没有加入任何新技术于其中,也未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导致教师每年的授课内容总是一成不变,不能及时跟上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学生长期接受的是旧知识。此外,老师教授的内容没有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大大落实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而且,高职院校为学生准备的实习设备早就过于破旧,没有做到与企业时时更新,使得学生到企业后难以操作企业的新设备。

(二)教学方式与授课方式单一落后

目前,高职院校为电气自动化学生的授课方式十分简单,多是采取板书式的教学方式,通过老师的口头讲解。这其中缺乏给学生的技能实践和手脑互动的环节,使得电气自动化专业停留在理论阶段,还未到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这些教学方式与授课方式大部分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要求,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进入企业的发展,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下降。长此以往下来,会让学生失去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兴趣,不利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

(三)考核要求过度偏重于理论

高职院校当前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考核要求大多采取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以一份理论化水平的试卷作为學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这实际上存在着不合理的要求,它过度重视理论要求,轻视实践要求,过度重视期末试卷考试,轻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获取,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实际上是不利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一个与实践操作能力紧密联系的专业,如果过度重视书本的知识,而轻视亲自动手的实践,会对以后学生进入企业操作机器十分不利,更会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降。

(四)企业与政府的参与力度不强

高职院校与部分需要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但是这些参与的企业大多是规模较小的企业,他们对于深化和加强校企合作不太愿意付出过多的成本,往往只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来使用,使得学生在企业中难以学到真正的技术。此外,政府虽然大力倡导和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但是却没有给予经费方面的支持,且未规定好高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与义务,导致最终都是由高校在推动校企合作的进行,这十分不利于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解决对策

针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存在的问题,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这些解决对策的提出,将有利于高职院校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推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发展中改进,在改进中发展。

(一)加快更新教材,推动教师培训的力度

为了应对高职院校中电气自动化专业教材数年还是同一版本,可以加速对教材的更新换代。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对每一届学生都使用最新版的教材,这样子可以让学生能够及时获得与时俱进的教材,让学生能够接受最新知识的熏陶,同时可以杜绝陈旧的教材带给学生落后于社会需求的影响。此外,要充分考虑到教材都是两三年才编写完工的,即便是最新版的教材仍然还存在着落后时代发展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要加大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安排他们每年都要参加各种电气自动化的会议,了解最新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新知识,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要安排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每年至少二次下到企业学习,了解企业当前所使用的新设备,知晓如何操作新设备的方式,还要请教企业里的师傅,向他们学习企业一线的新知识,从而更加武装好自己的知识库。

(二)提升教师素养,促进双师教师的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工作大,难以下到企业实地走访与查看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无法第一时间将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讲述给学生。同时,由于受到企业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难以将学生带至企业进行现场授课,这也是校企合作模式无法深度合作下去的原因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给予这些教师一定的机会参与到企业中来,而且要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让教师能够安心进入企业中锻炼和学习,从而充实他们的学识。同时,高职院校要在对这些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的考核上,改变原来的教学和科研考核压力,加大对其进入企业培养方面的考核,从而减轻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的考核压力,让他们能够放心进入到企业认真学习。此外,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展开深度的合作,在企业建立“企业课堂”,让教师能够有机会把课堂搬进企业,使得学生能够时时感受到课堂的活力,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课程不再是干巴巴的理论,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意义的课堂。

(三)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高职院校可以依靠校企合作的方式,把高校的学生人力资源和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整合一下,共同展开深度的合作,可以建立校中厂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厂中校的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度,推动高职院校中学生能够积极接触到真实的企业,提前一步领略企业的环境和氛围。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内,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亲身地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生产实践中来,能够把课堂所教授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能够有利于学生把电气自动化专业灵活运到起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此外,建立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后,高职院校可以改变过去偏重于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单纯进行理论的期末考试,可以添加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试,让学生能够引起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的重视程度。同时,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后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顶岗实习的基地,让他们能够有一个可以长期实习的场地,从而稳定他们学习的动力。高职院校在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时候,要整合一切有利于校内外实训基地发展的有效资源,要进一步的拓展多专业实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融入校内外实训基地中,从而推动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式的发展。

(四)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共促校企合作发展

为了使得校企合作模式能够走得越来越长久,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业建立一个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校企合作建设指导委员会,双方共同制定长期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商谈双方在校企合作领域所需要做的事情,规范和确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这样才能够推动校企合作模式不断革新,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同时,可以适当借鉴一下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扩展校企合作模式。此外,政府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过程中来,组织协调企业、行业协会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来,给予他们一定的优惠政策,让参与到校企合作中的企业、行业协会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从而大大调动他们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踊跃性。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力度,提供一系列的财政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为高职院校注入动力,增强高职院校参与到校企合作中的力度,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校企合作的影響力,从而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校企合作中来。

参考文献:

[1] 徐光新.实现职业教育的“蓝金领”转向[N].光明日报,2017-11-10(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2/22/content_5267973.htm,2022-1-17.

[3] 黄勇鹏.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东高职院校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4):121.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