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模式创新课堂教学
——项目化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022-03-03 01:45邢馨文
关键词:梅花音乐教学

邢馨文

(东营市东营区英才小学 山东东营 257000)

项目化学习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并应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从而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和优化教学模式,以项目化教学模式为主、优化教学模式为辅,关注学生个性化教育,在技术支持下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并借助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实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现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和表达,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传统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简单化

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模式多采用学唱歌、欣赏歌曲、表演歌曲等简单形式,备课是按照教学参考书中的每一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或过去的内容重复教学,鲜有新思路或创新形式内容。通常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话,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小学阶段可以说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起点,也是学生提高和发展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多数教师常规教学只是以简单的唱歌教学为主,这难以满足学生对音乐的渴求,也不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传统音乐教育的教学手段单一,是缺乏互动环节、技术为主的教学,不重视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评价流于表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至关重要。教师的评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加强学生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能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倾听和表达的能力。然而,在音乐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往往过于肤浅,评价形式过于单一。这种过于“简单而肤浅”的评价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学习动机也会下降。片面、单向、单层次的评价也会使学生缺乏提高学习目标和方向的动机。

二、项目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一)任务式项目化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首先培养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才能进一步开展音乐教学。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合作动脑动手、合作探究和总结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式学习的优势。

在《健康歌》这一课中,学生以“设计一节完整的健身操课”为目标,每个小组根据各自的优势,分配不同的任务。

进行合作探讨、合作创编、合作表演:一组(信息宣传组)同学的任务是设计一张宣传海报,以此来吸引朋友们的加入;二组(运动起航组)同学的任务是设计一组热身运动,在正式运动开始之前通过热身快速进入运动状态;三四组(动感音乐组)同学的任务是学会演唱主题歌《健康歌》,通过边唱歌边运动来减少运动疲劳,还能增强肺活量;五组(舞蹈风暴组)同学的任务是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贯穿于整个健身操中;六组(调整放松)小组同学的任务是,设计一组放松运动,通过一些舒展的动作调整呼吸,让身体恢复到原本的状态;七组(知识推广)小组同学的任务是,讨论搜集关于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与小妙招。各小组明确任务后,开始团结合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最后呈现出了一节完整的丰富多彩、活力四射的健身操表演。

这样,课堂就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就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发挥他们的才能,使学生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探索的勇气、敢于实践的品格。整个过程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互动、交流,教师只在有困难的时候进行点拨、引导、指导。本课程侧重于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从体验的开始到结束,把握音乐学科的规律和特点。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互动为中心的课堂。

(二)学科整合项目化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突出音乐特色,注重学科综合”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1.借助语文学音乐

(1)用诗文唤醒形象,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科书中,许多歌曲都是由古诗词组成的,如《唱鹅》《忆江南》《乡村晚会》《梅花》等。教学时,让学生回味语文教学时对古诗的理解,品味诗词中的独特韵味,想象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热爱古诗词音乐。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古诗,也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感到新颖,从而加深他们对古诗的热爱。

(2)运用朗读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歌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为接受和乐意的音乐表现形式。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若想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首先要学会用高音位置朗读歌词,朗读歌词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可以按节奏读歌词来掌握歌曲的节奏、有感情地读歌词感受歌曲表现的意境。因此合理地运用朗读技巧不仅可以更好地展现歌曲的旋律,还能夯实演唱者的歌词功底,更能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3)进行文学畅想,提高音乐创造能力

《新课程标准》亦要求学生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情感,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巧。例如在学习歌曲《打秋千》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加深对一些运动游戏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将歌曲中的部分歌词进行更改和替换,继续沿用歌曲的旋律里演唱全新的运动游戏项目。这样的歌词创编与歌词续写不仅有助于孩子们丰富词汇、掌握句式,而且能使他们体会用语言创编的快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乐趣,发展了创造能力,同时把学习生活融入课堂。

总之,借助语文学音乐,在准确把握音乐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有机整合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2.借助美术画音乐

(1)把音乐与绘画结合起来,绘制旋律线,既简单又省时。学生画旋律线来表达音乐的音高、情绪变化的强度。更适合于欣赏课,你可以用手在空中或笔在纸上,它可以有效地表达听音乐的各种元素的经验,还可以逐渐养成用心聆听的习惯。学生透过聆听和绘画,将“柔和舒缓”画入弧形旋律线,将“铿锵有力”画入折线形旋律线。通过形象的直观的线段,使音乐层次结构清晰,速度、力度更为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形式结构,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2)《健康歌》一课中学生利用画图的形式设计海报,同时与“健身操”的定义结合在一起,既吸引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与兴趣,同时也让大家一目了然什么叫作“健身操”;再例如《梅花》一课中,第四部分教学环节“画梅”与美术学科融合,通过绘画、剪纸、太空泥制作、摆件制作梅花,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色彩美的搭配、融合,进一步感受梅花独特的美。同时通过制作手工作品的形式向古今具有梅花精神的伟人献礼、致敬。

(3)《防疫数字歌》一课中,将数字1—10 用画图的形式将歌词一步步“画”出来,这样不仅对歌曲内容一目了然,同时更加方便记忆,而且还无形中传递了健康理念和防疫小常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倍增的释放和“祝福”。

(4)《在祖国怀抱里》一课中,学生通过绘画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住宅等,介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和风土人情。

3.借助多学科深化教学

在《梅花》一课中,设计四个环节,每一环节都与一门学科进行整合:第一环节是“咏梅”,通过语文课堂上品评诵读的形式感受词的意境与内心情感,领会诗歌的意境,感悟作者在词中赋予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进行感情的交流。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产生学习的兴趣,为第二环节的“唱梅”奠定丰富的情感基础;第二环节是“唱梅”,有了前面环节的铺垫,学生很自然地学会了歌曲的演唱,完成本课的技能教学目标;第三环节是“舞梅”,本环节与舞蹈学科的结合,让学生通过柔美的肢体动作感受梅花的品质——梅花之美,美在魂;第四环节是“画梅”,此环节与美术学科、综合实践学科整合,通过煎梅花饼、玩梅花拼盘、手做梅花干枝等手工活动升华学生们对于梅花的认识与感悟。

(三)架构单元整体教学

采用大单元整体教学,打破传统音乐课一课一歌的教学模型,而是采用一课多歌的教学安排,实现了从“课时”到“单元”、从“断续”到“连续”的整体学教方式的转型。例如《在祖国怀抱里》一课,融合了一年级至三年级所有跟少数民族有关的歌曲复习和学习,完成了跨单元跨年级的民族元素整理。整节课分为四个板块进行:

板块一:走进少数民族,感受特色文化。每个小组根据任务单选择喜欢的民族,以手抄报或歌舞或乐器演奏的形式,向大家介绍本民族的服饰、艺术、饮食等文化,感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性,其中包括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其多列》《娃哈哈》《多快乐呀多幸福》《草原就是我的家》等。

板块二:《在祖国怀抱里》,幸福成长欢乐多。这一板块以三年级上册《在祖国怀抱里》一歌为载体,通过“听知识、看知识、唱知识、演歌曲”四个环节,逐步、深层次地表现歌曲,感受各族兄弟姐妹在祖国怀抱里开心快乐的心情,表达各族小朋友在祖国大家庭中幸福快乐茁壮成长的美好心情。

板块三:民族语言话开心,阿哥阿妹唱幸福。这一板块是将学过的少数民族歌曲中表达“开心快乐”的陈词总结罗列出来,并加入歌曲《在祖国怀抱里》进行演唱,既能体会民族语言的魅力和趣味,表达自己的开心之情,也能启发学生将歌曲进行二次创作的灵感。

板块四:民族乐器知多少。在中华民族的乐器宝库中,有成千上万种乐器,为弘扬民族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这一板块将平常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积累的乐器知识,通过连线游戏的形式进行一个拓展,并且体会到少数民族人民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魅力。

整节课学生在语言文字、歌舞音乐、礼仪节庆等方面,感受了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魅力,也产生了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将其魅力传播出去的共鸣。同时,学生也知道了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深化了他们的情感。

(四)结合学生兴趣,选择项目主题

音乐课堂上除了完成课本上的教学,还可以利用项目化丰富拓展更多的课型,让学生对项目化学习充满期待、更加感兴趣,从而更加热爱音乐课。例如进行:

1.“班级音乐会”“情景剧小剧场”

首先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对音乐会和情景剧进行认识和了解,并且对开展时的一系列的流程要熟悉,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协助和指导。在表演阶段,要提前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设并及时讲解清楚,且形式尽可能地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例如有独白、舞蹈、歌舞表演、情景剧、独唱、合唱等。

2.“手工制作小乐器”

通过制作简单的小乐器的过程,启发学生了解乐器的种类、结构、起源构造和代表等,引导学生体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并用周围的材料装饰自己的作品;鼓励学生对小乐器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调试方法、改进措施等进行创造性思考,并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制作小型乐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评价能力,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

3.“主题性”学习

音乐教育是通过借助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不断对学生进行内涵和气质方面的培养,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把艺术美蕴含在其个人成长过程中。在主题性项目学习中,可结合学校的发展理念设立学习主题,依托教材,渗透理念。

例如根据“打造绿色生态校园”这一发展目标,将音乐教材中与环保教育相关的内容归总于一个主题,对环保教育进行一个内涵体现。四年级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绿色畅想”,其中包含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我们的田野》《留给我》《森林狂想曲》,那在教学中,就可采用“教师引导”与“学生体验”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这些与环境教育相关的音乐潜移默化地渗透学生环保理念。利用有效的教学渗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艺术创作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项目式学习的优势即在于此,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面向未来的能力。如果我们依旧用固有的传统教学方法去教他们,未来如何期待他们能够创造音乐呢?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教学活动的主体转变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学生逐渐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和执行者。学生做项目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与挑战。

猜你喜欢
梅花音乐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梅花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音乐
梅花引
梅花锁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