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2022-03-03 17:47彭娟宋宏亚朱佳余松刘欣竹王开斌
种业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弱苗信阳市墒情

彭娟,宋宏亚,朱佳,余松,刘欣竹,王开斌

(1.信阳市植保植检站,河南 信阳 464000;2.信阳市农业经济管理指导站,河南 信阳 464000;3.信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信阳 464000;4.信阳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河南 信阳 464000)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113°45′~115°55′E、30°23′~32°27′N),全市东西长205 km,南北宽142 km,总面积1.89万km2。其中,耕地面积81.8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3.3%。信阳市粮食播种面积80.5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2.6%;小麦播种面积约30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8%,小麦产量约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25%,是信阳市第二大粮食作物。

1 小麦播种期田间管理技术

1.1 适期播种

半冬性品种在10月中下旬开始播种,月底结束。弱春性品种10月25日开始播种,11月20日前结束。

1.2 选用良种

选用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单株生产力高、秸秆矮或中等高度、抗倒伏性能好、适宜信阳市种植的小麦品种扬麦15、扬麦13、扬麦30、扬幅麦8号、信麦69、丰抗38、郑麦9023等。

1.3 合理密植

适期播种基本苗约240万株/hm2,迟播应适当增加播量[1]。

1.4 适当深耕

破除犁底层,以加深耕作层,提高整地质量,足墒播种。

1.5 肥料运筹

淮河以北麦区氮肥50%~60%基施、40%~50%追施;淮河以南麦区氮肥60%~70%基施、30%~40%追施。中、低产田的氮肥基施比例应略高于高产田。磷肥、钾肥、有机肥、微肥一次性基施。秸秆还田量大的田块,基肥中氮肥比例适当增加,追肥比例适当减少,总量不变。缓释肥种肥同播时,适当减少氮肥用量,以减少无效分蘖和无效生长。

2 小麦出苗期田间管理技术

加强冬前管理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确保小麦安全越冬的关键。此时期的田间管理措施主要为查苗补种、疏苗移栽,“四沟”(直沟、横沟、啡沟、暗沟)配套、清沟降渍,弱、壮、旺苗的管理,适时化学除草,增施腊肥、预防冻害,防治苗期病虫害。

2.1 查苗补种、疏苗移栽

对缺苗断垄的地块,应及时做好查苗补种工作,将原品种种子催芽后补种,补种时间越早越好。补苗地块可于小麦三叶期后疏密补缺,进行移栽,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节”为宜,栽后浇水,以利成活。

2.2 “四沟”配套、清沟降渍

稻茬麦田应起好“四沟”,并及时进行清沟清淤,内外沟配套相通,排水顺畅。冬前及时清好四沟,保证雨止田干。

2.3 弱、壮、旺苗的管理

弱苗的管理:趁雨或浇水追肥,一般施尿素75~112.5 kg/hm2,根据肥力情况酌情增减。撒播麦田应适当增加追肥量,一般追施尿素约150 kg/hm2。

壮苗的管理:可趁墒或趁雨适量追施速效肥料,以防脱肥,一般施尿素90~120 kg/hm2。对底肥足、墒情好的适期播种麦田,凡能达到壮苗标准的,冬前可不追肥。

旺苗的管理:可采取深锄断根,深度6~9 cm,抑制旺长。

2.4 适时化学除草

喷施除草剂时应注意日平均气温不能低于5℃,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9:00以后、15:00以前喷药比较适宜。

2.5 增施腊肥、预防冻害

根据天气预报,极端低温来临前可喷洒植物防冻剂来减轻低温冻害造成的危害。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追施速效肥料,一般施尿素75~112.5 kg/hm2、磷酸二氢钾30~45 kg/hm2。

2.6 防治苗期病虫害

冬前主要做好锈病、黄花叶病、地下害虫、麦蜘蛛等病虫监控。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可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根旁开浅沟施药土或顺垄浇灌药水等及时防治。对于发生黄花叶病或除草剂药害的麦田,喷施芸苔素内酯等调节剂,促进麦苗恢复生长。

3 小麦返青期田间管理技术

信阳市小麦越冬期不明显,仍可继续生长,重点要做好稻茬小麦沟系配套。返青期重点做好促弱控旺,构建合理群体。晚播小麦面积大,多数麦田苗小、苗弱、群体小,根少、根浅、长势弱,部分田块有旺长趋势。因此,返青期要根据苗情、墒情、病虫情,分区、分类施策,早管、细管、精管,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3.1 促控结合、分类管理

对于弱苗,重点要促弱转壮争取丰产,基肥施用不足的麦田应尽早补肥,尿素施用量应补足到120~150 kg/hm2;因秸秆还田、播种质量不高、渍害等造成黄苗、僵苗的麦田,尽早施尿素45~112.5 kg/hm2,促平衡生长,也可采取冬前喷施芸苔素内酯等促进弱苗生长。开春时要及时查苗,对三类苗和脱肥落黄严重的麦田,追施尿素45~112.5 kg/hm2和三元高效复合肥225 kg/hm2,促进弱苗转壮,争取足穗。对壮苗和旺苗,减少或取消冬季和早春施用速效肥料,特别防止开春后拔节肥施用过早,避免群体生长过旺。

对于三类麦田管理,一要早划锄,早春麦田表层土化冻时,抓住晴朗天气,及早进行中耕划锄,以增温保墒、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条件、促进根系生长、灭除田间杂草;二要早追肥,补施肥料,促进弱苗转壮生长。对于播种较晚或因干旱晚出苗的麦苗,因为在冬季来临之前分蘖不够,会有很多小麦苗个体较弱小、次生根少,如果不采取补救措施,将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对于2蘖以下弱苗田块,应做到早追腊肥尿素60~75 kg/hm2,促进小麦苗转壮生长和发育,并配施适量磷酸二铵,以促进次生根生长,增加分蘖保成穗。对于一、二类麦田管理,返青期田间管理以肥水“促、控、稳”为基本原则,即促弱苗、控旺苗、稳壮苗,因地因苗分类管控,搭好麦田丰产架子[2]。

3.2 镇压化控、防冻防倒

对旺长麦田,在拔节前适墒适时镇压、中耕或喷施化学调节剂控制旺长,防冻防倒。对晚播弱苗麦田特别是“土里捂”,要防止土壤表层板结影响出苗与幼苗生长[3]。

3.3 清沟理墒、降渍防旱

及时清沟理墒可防止冬春连阴雨天气造成渍害,也有利于遇旱时及时沟灌洇水。旱茬小麦墒情不足时要尽早喷灌补墒,稻茬小麦可采取沟灌洇水方式补墒,在冷尾暖头、夜冻日消时,选择无霜冻的晴天下午进行,不宜大水漫灌。

3.4 适时化除、防病治虫

根据草相、天气、苗情,及时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密切关注天气,注意避开低温寒流,防止低温冻害,施药前后3 d日平均气温不能低于5℃。注意加强防治纹枯病、茎基腐病、麦蜘蛛等病虫害。

4 小麦起身期田间管理技术

起身期早管、细管,促苗转化升级。主要田间管理为预防冻害、化学除草、预防干旱等。

4.1 预防冻害

在寒潮来临前,可采取追施肥料、喷洒植物防冻剂等方法进行预防;稻茬秸秆还田地块,播种后及时进行镇压。

4.2 化学除草

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以后,选择晴朗天气于10:00—16:00点进行化学除草[4]。

4.3 预防干旱

冬季麦田适度干旱有利于根系下扎,信阳市耕地大多土质黏重,麦田有干旱现象,需追求科学抗旱,浇灌最好采取喷灌方式,不具备喷灌条件的,可用水管浇水,但要掌握“夜冻昼消、浇完为好”的原则,切忌大水漫灌,浇后应及时松土防板结、防龟裂透风伤根死苗。

5 小麦拔节至孕穗期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拔节至孕穗期是决定穗数、穗粒数并为粒质量打基础的重要时期,田间管理重点是因地因苗制宜,科学肥水管理,保苗稳健生长,培育壮秆大穗,搭好丰产架子。

5.1 因苗运筹肥水

一类麦田拔节中后期,追施尿素约150 kg/hm2。对旺长麦田,在前期控旺的基础上,应于拔节中后期追施尿素75~120 kg/hm2。对晚播麦田,在返青期追肥的基础上,结合拔节期浇水适量追肥。

5.2 防御春季干旱和晚霜冻害

一定要加强麦田土壤墒情监测,一旦发现墒情不足应及时浇水,尤其是拔节至孕穗期,应保证适宜的土壤墒情,促进穗花发育。信阳市春季气温回升快、波动大,极易发生春季冻害。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墒情变化,及时补充土壤水分[5]。

6 小麦抽穗扬花期田间管理技术

抽穗扬花期是病虫害多发、重发、叠发期,也是病虫防控的关键期。春季病虫害发生风险大、防控任务重,各地要加强监测预报,抓住关键时期,及时足量用药,科学精准防控。重点预防小麦赤霉病,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防病防虫防早衰,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科学配方、混合喷洒,综合控制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叶枯病和穗蚜等多种病虫害,达到一喷多效的目的。优质弱筋小麦防止混杂,确保丰产丰收、优质高效。

猜你喜欢
弱苗信阳市墒情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信阳市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信阳市环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盐城市小麦出苗不齐原因及补救措施
信阳市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及应用
神经网络法在土壤墒情预测中的应用
信阳市
额尔古纳市2013年春季土壤墒情分析
不同苗情下冬小麦氮肥最佳追施时期和追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