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2022-03-04 18:53郭岩
当代体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自发性政府部门体育锻炼

郭岩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是一种非正式的民间体育组织,在城市社区中十分常见,主要以养生队伍、广场舞队伍、徒步队伍、自行车队伍等为主,目前,这种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遍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强化全民健身效果,突出终身锻炼理念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体育组织以很多平台作为联系与宣传的载体,例如微信群、微博等等,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实现组织的宣传与活动推广。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将一些分散的个体聚集在一起,为城市各个社区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活动平台。相比于正规的体育组织,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是公众自愿参与和组织,分担政府部门公共体育服务压力的有效形式,在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意识的构筑方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自发群众体育组织的特点,分析了自发群众体育组织的重要作用,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剖析,指出了促进其发展的有效对策,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所谓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首先我们要理解两层含义,一层是群众性的体育组织,说明是由群众建立的,与正规体育组织不同,不是由专业运动员构成的,第二个层面的含义就是自发性的,可见这种体育组织是群众自发建立的,满足了群众体育锻炼的要求,成为群众体育健身、养生锻炼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对于政府部门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补充。所谓组织就要有一定的制度和机制,需要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为组织科学运行的保障,各地区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群众性体育组织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构建多方合作的体育组织管理及服务体系,加强群众性体育组织的监督管理,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运行和活动举办提供更多的可能,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管理制度,建造惠民平台,逐步使群众体育组织走出困境。

1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1.1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概念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更加重视,尤其我国提倡全民健身的倡议以来,各地区体育事业发展蓬勃,体育产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我国各地区群众自发性体育组织也纷纷建立,发展迅速。我国学术界对于自发性群众组织进行了研究,相关概念提出了很多,为自发性群众组织的發展提供了依据。综合多种说法,最终确定其概念为大众自发组成的,以相同体育爱好,在公共场地进行的健身休闲、娱乐交流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群体。

目前,对于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概念有很多种提法,其中孟凡强、刘建中、卢元镇、汪明旗等人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进行了定义,但是对于其内涵和外延的分析略有差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不受建制部门的影响,是自发形成的,以人们的共同爱好和体育锻炼为基础,在公共场所从事以健身、娱乐、锻炼、休闲的体育活动组织。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与民间体育组织和社区体育组织等比较接近,都是满足人们体育需求资源组成的组织。

1.2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主要特征

1.2.1 组织具有一定的松散性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相对于规范正式的体育组织来说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由于是部分群众自发组织与建立的,组织成员的流动性较大,组织相对松散。其次,人们参与组织的目的主要是参与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对于体育基础要求不高,也没有过于规范的赛事,所以对于成员的要求不是特别严格,对于成员的约束不是很强烈。

1.2.2 组织具有非政府性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由于是自发的,管理人员不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这种组织不在政府部门管辖范围内。且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没有到有关部门进行登记,政府部门对于其的态度是宽容和认可的。政府部门对于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没有财政支持规划,很多时候他们资本来源包括自筹和社会资助、企业捐助等。

1.2.3 组织具有自发性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是自发建立的,这些群众对于体育运动十分热爱,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较为强烈,参与的人员无论性别、年龄、职业,大家拥有共同的爱好,组织在一起从事体育锻炼,这种自发性是这种组织比较明显的特点之一。

1.2.4 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区有着具有特色的群众体育组织,与当地的文化和民族风俗有关,例如北方多以徒步、广场舞、滑冰、滑雪等为主,南方少数民族有踢毽子、舞蹈、自行车、山地越野等等,地域性较为明显。

2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重要作用

2.1 对传统文化具有传承作用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是我国提倡全民健身理念后,各地区纷纷建立的自发性体育组织,这种体育组织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虽然体育锻炼和健身是群众自己的需求,但同时,也体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尤其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在自发组织中也有体现,例如南方山地的越野自行车、北方地区的滑冰与滑雪,足球等项目,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一定程度上也担负了弘扬体育文化的重任。

2.2 可以弥补政府部门供给的不足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具有一定的非政府性,但是却是政府部门公共体育服务的补充,可以弥补政府部门体育供给侧的不足。因为人们对于大众体育活动具有多元化的需求,政府部门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大众的体育要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可以帮助政府部门缓解一定的压力,政府部门对于体育组织的人力、财力、物力明显存在管理不充分的现象,自发性组织起到了有效的补充作用。

2.3 提高群众身体素质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建立为群众开展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提供了场所和管理组织,增加了参与健身和体育锻炼的人数,提升了群众生活的质量,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他们更加重视身体健康的问题,意识到锻炼身体和科学养生的重要性,因此,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也应运而生。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提高群众的身体素质,强健其体魄,而且群众体育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吸引广大中青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3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建立在人们共同的体育运动爱好基础之上,依靠地缘、人缘关系建立起来,结构较为松散,自主管理性较强。参加群众体育组织的多数人都是一些兼职人员或离退休人员,一般组织管理者由具有运动技能或组织能力较强的人担任,但都不是专业人员,专业体育理论不足,缺乏医疗保健机制,管理上存在一些纰漏,场地设施也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促进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关键。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面临的困境包括如下几点。

3.1 场地设施建设不足

我国很多城市的体育场馆不对民众开放,公共场地面积不足,难以满足群众体育锻炼和健身的需要。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场地的建设,市民选择在街道广场锻炼已经成为了日常,例如广场舞队伍,徒步组织等体育锻炼的开展,还有很多健身队伍选择了公园等场所,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场地的压力,但随着群众体育组织的增加,场地明显不足,且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影响体育活动的开展。

3.2 活动经费有限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为支撑,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经费来源渠道比较狭窄,主要经费来源于成员自筹、社会捐助、企业捐助等,政府资金的支持力度较小。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改变,但是在体育方面的消费占比较少,这也是阻碍体育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锻炼的开展需要扩音器、器械、服装等,资金的限制不利于组织规模的扩大。

3.3 政府扶持的力度有待加强

政府部门是对于社会组织宏观调控的主体,对于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也要担负起管理和监督的责任,但目前,政府部门对于群众体育组织的管理支持不足,导致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财务管理机制,经费分配不合理,预算支持不到位,政府财政对于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资金支持不足,这也是导致很多群众体育项目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

4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对策

4.1 政府部门加强管理与支持

4.1.1 健全相应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要发挥其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逐步完善群众体育组织的管理制度,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管理提供保障。建立相应的制度可以保证对于组织成员进行一定的约束,保证体育健身活动的有序开展,强化对于体育锻炼的安排和组织,避免一些混乱和争议的现象出现,实现提升群众身体锻炼意识,提高体质的目的。

4.1.2 拓寬资金来源渠道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需要资金支持,一些活动的开展需要场地的支持,资金欠缺必然导致活动受限,政府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给予群众体育组织提供需要的资金,从财政扶持出发,拓宽组织资金渠道。部分地区自发性群众组织资金来源包括会费缴纳、政府财政拨款、企业赞助、社团赞助、比赛奖金、个人捐赠等渠道,其中缴纳会费的比例占据70%左右,企业赞助、政府财政、个人捐赠较少。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于群众体育组织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在体育组织开展大型赛事或活动时给予场地支持和设备支持,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鼓励企业进行捐助,要善于利用体育组织深化体育文化的渗透,为企业打响招牌,树立名声,同时发展组织成员成为潜在客户,实现双赢。

4.2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体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群众体育组织的科学管理,定期对群众体育组织进行组织和教育,推动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健康发展。体育局要充分发挥管理作用,对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体育局要安排专人对群众体育组织进行管理,对其开展的体育活动进行监督。例如2014年11月临汾市杨氏太极拳协会邀请杨氏太极拳传人杨斌老师指导学员练习太极拳,临汾市体育局作为主办方,选取场地,邀请杨斌老师,对于本次太极拳运动指导提供了帮助。

群众性体育组织还要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协调和分配,建立组织管理的规章制度,对组织进行高效的管理,保证体育运动的组织有章法可依,通过建立俱乐部的模式,拓展组织中的体育活动类别,吸引更多类型的运动人才加入,定时开展交流活动,不同组织开展竞赛及体育联谊活动。

4.3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健身锻炼需要合适的场地作为支撑,场地和设施是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要做好场地和设施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很多公园中的广场和设施维护不足,经常会出现故障和异常,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对场地和设施进行维护。但是一些体育活动需要在固定的场馆进行,例如游泳、网球、羽毛球等,体育组织可以定期与体育场馆进行联系,获取一些部门和企业的资助,进而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及时了解体育场馆的使用情况,提前进行预约,避免因为场馆举办各类比赛错过时期。经调查显示,场地设施的问题是限制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是促进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关键。

4.4 建立体育信息化平台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要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实现体育活动的宣传,在开展体育活动之前可以借助于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QQ群等形式,发布相关信息,拓展参加的人员,吸引体育运动爱好者积极参与进来。群众总体育组织的发展受限于场地设施的供给情况,供给总量存在不足的问题,信息化水平较低,要将全市体育设施器械要纳入到城市规划中,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要统筹思考群众体育组织的需要,考虑市民的体育锻炼需要,合理安置和使用。鼓励学院定时开放体育场馆,健全政策,给予高校一些经费,破解体育设施不足,结构失衡的问题。借助于新媒体技术与企业联系,与社会团体联合,挖掘各个体育场馆的动态数据信息,涵盖学校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体育运动的开展兼顾青少年与中老年人,促进全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之中,优化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管理体制,提升全民的身体素质。

5 结语

综上所述,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对于构建和谐社区,发展体育事业至关重要。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灵活性,由于是自发组织建立的,缺乏规范性,主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各地区政府部门要对群众体育组织强化管理,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调整群众体育组织的管理模式,保证全民健身的效果,促进自发性体育组织健康发展。

本文是2021年度齐齐哈尔医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嵌入式养老视域下齐齐哈尔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QYSKL2021-09YB。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体育教研部)

猜你喜欢
自发性政府部门体育锻炼
共享魅力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网络化治理:政府部门的新形态
新形势下民族院校自发性学生组织管理创新研究
我国政府部门员工关系管理策略研究
对如何提高法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思考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