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信息化管理分析

2022-03-06 23:02宋海滨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29期
关键词:运输客户信息化

宋海滨

(济宁市公路管理局曲阜公路局,山东济宁272000)

0 引言

市场经济下,各行业间的发展竞争日渐激烈。作为陆上运输的一种,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对推动社会进步作用非常巨大。

近年来,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不断提速,多元化的运输方式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运输的灵活性,运输范围逐渐扩大。与之相对应的是,由此产生的数据信息量日渐庞杂。特别是针对信息化管理的意识不足、信息化管理缺乏普及、体系缺乏等不足,相关企业应加强信息化管理,注重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重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1 公路运输经济中信息化管理作用

1.1 提高服务能力

社会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对各行业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人民提供优质且便捷的服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公路运输企业也不例外。事实上,公路运输属于服务行业,即按照顾客的需求将相应货物发送至指定区域的指定地点,随后统一收取相关费用。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公路运输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为谋求更好发展,诸多企业需要注重自身服务质量的提升。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企业各类数据信息统一管理的目标,且能够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查看货物运输相关信息的服务,如果货物运输期间存在任何问题,客户都可以登录专业管理系统查询相关物流信息,可有效防止出现物件丢失的问题[1]。这种实时监督、查询货物运输动态的管理方式,需要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支持,不仅可以提高公路运输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还具有提高公路运输企业服务能力的作用。

1.2 合理配置资源

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会涉及诸多资源的配置问题,信息化管理可以保证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与此同时,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企业信息共享管理目标,提高公路运输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信息化时代,掌握了信息技术即是掌握了主动权,企业可以利用行业信息制定科学的发展与管理战略,例如行业市场竞争情况、物流业发展情况以及公路交通的建设情况等,以此合理分配各类资源,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或者是过度消耗的问题[2]。

此外,信息化管理应用的最大优势便是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的快速分析功能,让企业管理层人员实时掌握企业运营管理情况,依据相关信息,管理人员可以按阶段进行绩效考评以及业绩管理等,明确自身经济管理缺陷,并依据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调整经济管理方案,以此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以及市场竞争力,逐步优化企业管理资源的配置。

1.3 降低经营风险

不同于其他行业,公路运输企业的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其既包括人为因素又包括自然因素等,例如恶劣的气候条件、运输车辆故障以及运输司机违规驾驶等,很容易会对公路的运输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风险。信息化管理在公共运输经济中的应用,可以让企业相关人员提前掌握气候条件、交通运输、车辆运行及司机驾驶情况等,既可以有效防止出现因公路建设问题而导致运输车辆被迫绕行延长运输时间的问题,又可以有效避开恶劣气候条件,降低运输车辆半路出现故障的概率,进而从整体降低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风险[3]。除此之外,还可以减少公路运输成本的消耗,缩短公路运输时间,保证公路运输的服务质量及效率,并提前做好各种运输风险的规避工作。

2 公路运输经济中信息化管理问题

2.1 信息化管理意识不足

互联网以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反之,物流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了经济效益。在公路运输经济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化管理意识不足的问题,部分公路运输企业过分重视表面利益,进而忽视了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不仅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缺少信息化管理的内涵教育,且企业管理层人员也尚未意识到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虽然部分公路运输企业已经引进并应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系统等,但因缺少实际的技术及系统应用,进而可能使得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影响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效益[4]。与此同时,大部分公路运输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不仅会制约企业发展,还会降低企业服务质量。

2.2 信息化管理缺乏普及

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电子商务时代,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公路运输经济若想获得可持续发展,便需要重视信息化管理问题,但是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公路运输企业尚未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为紧跟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部分公路运输企业仅将信息化管理作为当前企业管理系统升级与优化的一种过渡模式,并未在企业内部对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进行普及,不仅不利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还有可能会产生资源浪费或提高投资成本等问题,阻碍公路运输企业的信息化转型[5]。

2.3 信息化管理缺乏体系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其发展需要专业管理体系给予限制,尤其是在信息化网络时代,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若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部分公路运输企业因管理层人员缺少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进而使得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诸多管理方面的细节问题缺乏考量,且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不足,诸多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缺少体系参考[6]。

另外,大部分公路运输企业管理人员缺少信息化管理经验,针对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完善缺乏专业性知识以及管理经验等,不利于企业信息化管理框架的构建,还会制约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完善。加之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仅是注重表面工作,信息化管理缺少记录,难以为公路运输提供安全保障,还有可能影响信息管理作用的正常发挥。

3 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

3.1 提升信息化管理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信息化时代,公路运输企业若想紧跟时代发展脚步,需要注重信息化管理意识的提升,在重视企业运营效益的同时,明确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在企业内部开展信息化管理内涵教育,定期组织管理层人员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知识,以此提升企业内部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与此同时,公路运输企业若想真正完成信息化转型,还要注重人员素质提高的问题,定期组织人员学习信息化管理知识与技能,通过素质的提升可有效提高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有助于公路运输经济向信息化经济方向发展[7]。

事实上,企业管理层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的提高至关重要,而强化信息化建设意识是关键,管理层人员应该指导企业员工进行知识结构梳理,带头学习计算机及网络相关知识等,以此引起员工对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另外,先进信息化技术以及管理系统的应用需要规范化管理机制给予保障,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可以为管理层人员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指导,确保信息化管理科学、规范,有助于提高公路运输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服务效率。

3.2 创建信息化管理网络

目前,信息化管理已被普遍应用于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部分公路运输企业而言,依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内部信息化管理水平,创建信息化管理网络是提升自身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既有助于提高各类数据信息的传输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又有助于各类管理问题的快速化解决。尤其是在货物运输期间,信息化管理网络的构建,可以确保相关人员实时监管货物的运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出现货物运输丢失的问题,实现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统一调配。

当前,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信息化管理网络的支持,随着运输货物量的逐渐增加,公路运输经济的管理工作更加繁杂,信息化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管理网络的构建,可完成货物运输的有效分配,具有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作用。通过信息化管理网络可以实现多企业协同合作的发展目标,各企业互惠互利、相互扶持、共同发展。

3.3 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

信息化管理较为专业,其日常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公路运输企业注重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为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公路运输企业管理层人员需实时洞察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注重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确保企业引进并应用的先进信息化技术能够获得充分发挥[8]。同时,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重在服务客户,满足客户相关货物的运输需求,信息化管理是企业信息化转型的重要表现,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确保物流运输的安全性、提高各类运输资源的调度效率,满足客户随时随地查看物流信息的需求,便于促进公路运输企业信息化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3.4 制定信息化管理评价机制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信息化技术研发的不断进步,公路运输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与客户之间加强沟通交流,通过客户相关信息的反馈,为制定公路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有助于企业信息化管理评价机制的构建。

与此同时,客户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为提高企业服务质量,满足客户各种合理、合法需求,企业领导层人员应注重与客户之间的相互磨合,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评价机制,并依据运输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合理整合有效资源,实时掌握社会经济发展动态,科学采纳客户反馈信息,既有助于对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提供公平、公正的评估,确保信息化管理有效落实,还能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质量。此外,构建信息化管理评价机制,还可以为企业领导层人员实时掌握企业货物运输动态以及内部管理现状提供评判标准,有助于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3.5 完善公路运输客服体系

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满足客户货物运输需求,构建完善的公路运输客户服务体系。这也是提高企业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是企业信息化管理质量提升的关键方法。因此,企业管理层人员应设置规范化的服务标准,建立健全信息化的公路运输客户服务体系。企业内部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应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与理解问题,优先考虑客户需求,合理解决货物运输相关资源的分配问题,注重客户体验感的提升,以便提高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公路运输客服人员的服务态度十分重要,因货物运输会涉及多个环节以及多方参与人员等,运输过程中可能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货物运输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客服人员做好沟通,耐心安抚客户心情并及时处理客户反馈意见,通过多方沟通获得更多运输信息,尽可能为客户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提高客户满意度[9]。

4 结语

信息化时代,各行业的发展在注重速度的同时,还需要讲究质量。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提高公司运输服务能力、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公路运输企业应该重视推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进与应用。当前,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存在管理意识不足、管理缺乏普及性以及专业体系等问题,对此,公路企业可以通过提升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创建信息化管理网络与体系以及完善公路运输客服体系等策略给予解决。

猜你喜欢
运输客户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