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中的超前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2022-03-06 23:02柳昕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29期
关键词:管棚灌浆围岩

柳昕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4)

0 引言

在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超前支护是最有效的一种施工技术,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路基塌陷现象,而支护技术的应用,对支护效率和稳定性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同时,考虑到项目的发展需要,在采用常规支护技术时无法满足工程需要,但采用超前支护技术可以达到标准支护的目的,确保隧道的整体稳定性和荷载力都符合标准。所以合理使用超前保护施工技术,有利于公路隧洞工程建设的良性健康发展。

1 超前支护施工技术概述

超前支护施工技术主要是在施工前对围岩做好预处理,采取的方法有管棚支撑、超早期小管道注浆支撑、超早期锚索支撑等。超前支护施工技术的工作流程涉及很多专业的思路,在支护的各个环节都能满足支护要求,可以增强支护的稳定性,确保隧道在具体建设阶段有了良好的支撑。根据以往的经验,支护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确保整个隧道结构稳定。利用先支护后施工的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的安全性。结合超前技术,降低或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预防隧道施工中的土方沉陷。因此,必须确定超前支护技术的重要性和不足,然后将超前支护技术与施工规范相结合,将超前支护技术引入隧道建设中,从而促进工程的健康发展[1]。

2 超前支护施工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2.1 超前支护施工技术的优势

在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引入超前支护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公路隧道支护状况不佳的问题,也可以显著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为项目的顺利发展和预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实际施工中,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第一,支护结构能确保隧道结构稳定,在具体施工中能促进施工的有序进行,提高支护的有效性。

第二,在施工完成后,利用超前支护技术对隧道进行良好的保护,可以确保隧道在正常使用时,每一处的构造都符合规定的要求,从而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因此,超前支护技术是当前最有效的一种支护技术,它在快速推进隧道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既能满足隧道工程的需要,又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第三,降低爆破对岩体的破坏。围岩一旦松动则会引起坍塌事故的发生,可以将隧道轮廓作为基础,利用管棚形成具有稳定性的壳状结构,利用梁拱效应为前后的围岩提供有力支撑。若要降低爆破对围岩的破坏性,在隧道爆破时可采用施工团队广泛应用的新奥法,管棚的密集环形结构可以大量的冲击波与气体吸收进去,从而有效缓解爆破给围岩带来的破坏[2]。

2.2 超前支护施工技术的不足

超前支护技术有利也有弊。目前较为常见的超前支护施工方法,例如超前小管道注浆保护、管棚保护等,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缺陷。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采用管棚支护技术时,因为超前支护结构较为复杂,材料与管材之间的关系也很难掌握,往往不能满足工程的要求,有的还会导致支护的失败。另外,在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中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技术,要严格控制灌浆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灌浆状态,同时还要反复地计算和检查浆液的配合比和原材料质量,以保证最终的整体支护效果。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采用了大量的导管、锚杆等构件,由于部分导管、锚杆处于滑动面上,导致其失稳,从而导致了支护效果的下降[3]。

3 当前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的不足

3.1 容易产生事故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条件比较复杂,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机性。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或在施工中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完善,由于受外力影响,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的治理,将会使隧道的围岩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工程崩塌。

3.2 施工的环境较为恶劣

公路隧道建设首先要解决施工条件十分复杂的问题。隧道工程是一种地下工程,其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工程建设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其中水文地质、岩体构造等对工程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隧道工程涉及的内容太多、太过复杂,各个工序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密切,有时还会出现交叉作业,这不但给隧道施工带来了困难,而且一个疏漏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正常进行。

3.3 隐蔽工程的施工

在公路隧道建设中,还出现了一些隐蔽的问题。在施工中,若检查施工效果不佳,将导致更多的隐蔽工程出现,而且各个工序之间的距离都比较短,这一环节的施工质量将对下一阶段的工程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危及工人的生命安全。

4 超前支护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4.1 隧道洞口开挖施工技术

在隧道洞口施工中,可以采用超前支护施工技术,根据设计要求对斜坡和明洞进行施工。首先要在洞口上凿出一条轮廓线,然后在洞口上安装截水沟和排水孔,防止坡面被雨水冲刷。在开口部位,土石方可由上而下进行挖掘,应配置适当的挖掘机械,以确保挖掘的效率,并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土壤特性来进行挖掘。岩石的坚硬度越高,挖掘起来就越困难,这时候就可以采用爆破技术,利用科学的方法,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能保证施工效率。在开挖过程中,洞口开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它可以直接地影响隧道的开挖质量。因此,在开挖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关技术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

4.2 小导管支护技术应用

在安装导流管前,必须进行喷灌施工,喷注的厚度一般为3~5cm,并对开挖面层和封闭加固开挖面的空隙进行喷水。在钻孔的时候,要利用钻机沿设计的开挖轮廓线和外插角的方向进行钻进,再用风钻机将小管道顶进,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振动和冲击,将风钻上的旋转夹紧,这样才能保证管道的安全。另外,为了推进双循环,采用“先奇后偶”的方法,首先是奇数的钢管,其次是偶数的钢管。这样一轮下去,既能保证灌浆的质量,又能保证灌浆的数量。保证灌浆的强度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挖掘。

4.3 隧道洞深开挖施工时超前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施工之前,必须先将特定尺寸的管道放置在轮廓线之外的倾斜位置,保证管道的位置符合规定的位置,同时根据土壤的紧实度调整灌浆压力,通过一根小型管道进行灌浆。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对管道的直径和距离进行精确控制。在注浆完毕后,还要对其质量与有关规范的一致性进行严格的检验,只有在合适的情况下,才能确保钻孔深度。高质量的施工必须保证高水平的支撑结构。因此,在超前支护工作中,要确保达到预期的稳定要求,并结合适当的支护结构,使其达到预期的稳定。因此,在具体的施工工艺环节中,必须根据隧道施工规范和洞深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支护结构[4]。

4.4 分析支护力学模型

在日常应用超前支护技术时,必须对其所涉及的力学模型进行综合分析,既能充分认识到超前支护的重要作用,又能保证超前支护工艺符合有关规范。根据有关资料,超前支护结构由锚杆和箱体组成,在满足有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必须确保其独立使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超前支护结构对围岩抗剪性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采用超前支护结构,则能增强围岩的支护力和抗剪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支撑结构的主体是掌子面区域内的梁类构件,它们可以壳体的形式出现,以维持良好的状态。不仅如此,在采用超前支护结构时,还采用了管道灌浆和管棚保护,可以有效地增强整个隧道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满足工程的良好支护需求[5]。

4.5 注浆施工过程

注浆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有1 台浆料搅拌机、2 个灌浆泵、若干个注浆管。注浆管是由硬塑料制成,在管棚浇筑完毕后,首先通过钢筋锚固设备将管道与孔壁间的空隙加以钢筋锚固,再将管道打压,并将注浆管口与钢管接合。注浆浇筑使用的浆料是水泥料,注浆管安装完成后,在工地进行水泥土料的调配,先将浆料混合均匀,然后用过滤网将浆料储存到料筒内,最后由灌浆泵将水泥料经注浆管投入管道内。注浆法施工中必须明确灌注比例、浆料散布半径、灌注水压、注浆质量等4 项关键参数。混凝土和水的比例为1∶1,泥浆散布半径范围不低于0.5m,灌浆水压为2.0~2.5MPa。灌浆量的决定必须与特定的公式相联系,通过计算可知,此次注浆的灌浆总量为2.52m3,在全部参数确定后进行灌浆测试,以检验灌浆参数是否合理,若有误差,及时修正。注浆时,必须先封住施工面,在注浆完毕后,再用水泥浇筑,防止浆料倒灌,并对所有的管道进行编码,首先单号注浆,其次双号注浆。注浆工序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注浆工艺,注浆完毕后,应仔细记录注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一旦发现问题,可以根据数量和参数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同时还要对注浆质量进行检验,如果浆料稠密、饱满,说明注浆质量达到要求,可以进行封堵。

4.6 检测支护效果

隧道超前支护建设竣工之后,为了检验支护工程的支撑效果,在建设场地选择了一些支护施工线路通过了浇筑测试,经检验,除了极少数的管道有丝扣破裂、沉陷的问题外,其他的都符合规定,损坏的管道占比不足1%。另外,对灌浆浇筑的产品质量及管棚的变形情况进行了检验,通过测试,得出了灌浆后的最大固结强度为13.6MPa,最低为12.3MPa,全部满足了施工的需要。综合以上检验,表明该工程的预支护法尽管有局部缺陷,但总体质量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5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要点

5.1 做好质量管控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灌浆材料的质量管理,保证灌浆材料的水灰比。注浆期间应密切监控注浆速度、注浆压力、围护结构与周围建筑物的变形、沉降,并依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注浆程序,保证注浆质量。

注浆完毕后,按设计图及时对注浆效果进行细致的检验,保证注浆的实际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在检查注浆效果时,要对所有的资料进行准确的记录,并对施工中的施工资料进行检验,以确定注浆过程中有无漏浆、跑浆等问题。检查时,可以在两个注浆孔之间的灌浆质量差的地方进行钻孔,并对其稳定性和渗漏状况进行监测。

5.2 构建合理的规章制度

为了顺利地进行隧洞施工,应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必须设立专门的警卫部门。另外,还要保证各安全体系的正常运行,保证每个设计都能达到安全规范和文明建筑的要求。

5.3 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监督

为了保证公路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可以采取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除了保证满足建筑材料和工程机械的极限要求之外,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加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安全。

6 结语

总之,隧道施工难度大,影响因素多,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地形、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隧道围岩变形而崩塌。在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中要依据工程概况、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选择最适宜的超前支护技术,并对施工工艺、要素等进行管理和控制,还要对预支护效果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猜你喜欢
管棚灌浆围岩
断层破碎带隧洞管棚支护参数设计方法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软弱围岩铁路隧道超前预加固适用性研究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管棚预支护技术研究
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大面积超厚层灌浆料施工工艺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治理技术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小满过麦畴有感
曲线地段超长大管棚施工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