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叙述视角之 全知视角

2022-03-07 10:47雷晔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全知马修观察者

雷晔

名师让路一

自从他在女孩身边经过,女孩就一直瞅着他,这时她的目光还没有从他身上移开。马修没有看女孩,即使他瞧她一眼,也不会看清她到底是什么模样,可是一个普通的观察者却会得到这样的印象: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身上穿着一件既短小又很脏的泛黄的灰绒布罩衫,头上戴着一顶褪了色的褐色水手帽,浓密的红头发梳成的两条辫子从帽子底下伸出来,拖在背后,那苍白瘦小的脸上长着好些雀斑,嘴巴和眼睛都挺大,眼睛在表示某些神情和情绪时看起来是绿的,在别的情况下则是灰色的。

这些是普通的观察者所看到的,一位非同寻常的观察者却可能已经发现,她的下巴很尖,棱角分明,两只眼睛里充满了活力,嘴唇线条优美,表情丰富,脑门宽阔饱满。总之,我们那位有眼力的非凡观察者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无家可归的女孩身体里存在着非同凡响的灵魂,而羞怯的马修·卡斯伯特却对她怀有荒唐可笑的畏惧心理。

——蒙哥马利《绿山墙的安妮》

阅读心得

选段是马修与安妮“初见”的情形。作者并没有从马修的视角写安妮的外貌,而是以全知视角从“一个普通的观察者”和“一位非同寻常的观察者”两个角度“观察”安妮,为读者立体全面地介绍了安妮——虽然是个长得不好看的女孩,但她有着非同凡响的灵魂。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才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了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曹雪芹《红楼梦》

阅读心得

选段在写黛玉初见贾母,以及众人对黛玉的初印象时,以全知视角进行叙述,从“第三方”的角度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人物特点立马显现。全知视角适合描写人物众多、活动密集的大场面,能做到游刃有余,节奏紧凑,面面俱到,使各个人物、各种场景,甚至各人物的心理状态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展現给读者,让读者能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男孩走了。他们在没有灯光的桌子上吃完了晚餐之后,老人便脱下了长裤,在黑暗中上了床。他把裤子卷起来,再塞些报纸进去便成了枕头。然后,他把自己也卷进毛毯里,睡在另一张由旧报纸覆盖着的弹簧床上。他很快就睡着了,他梦见了非洲,梦中他还是个小孩,他梦见那绵延的金色海滩和那白得刺眼的海岸,也梦见那高耸的海岬和棕色的山脉。

——海明威《老人与海》

阅读心得

老人做了怎样的梦我们本来是无法知晓的,但此处作者充当“上帝”,向我们讲述了老人梦中的海滩、海岸、海岬、山脉等美好场景,让我们对老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样的叙述视角比较灵活,不受任何限制,大大拉近了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写作借鉴

“全知视角”又称“上帝视角”,指“叙述者大于人物”,也就是说叙述者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多,他全知全觉,而且可以不向读者解释这一切他是如何知道的。这一叙述视角在小说中非常常见。

以“全知视角”进行叙事,叙述者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游离于情节以外,对情节、事件和人物做客观的叙述和介绍,在情节、事件、人物和读者之间起中介作用。这种叙事模式能宏观地展现广阔的场景,也能微观地展现人物意识的流动。

全知视角的优点是叙述自由,可以在不同人物、事件中自由切换,便于塑造更多的人物形象,叙述复杂的故事,同时能保持叙述的客观全面,让读者能够了解所有的真相。

使用全知视角的关键在于保持统一的叙述声音。全知视角允许叙述者进入多个人物的头脑,但叙述者的任务更多是作为一个观察者来讲故事,而不是作为一个记者来提问。因此,同学们在以全知视角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人物或表达人物心理时,要明确地表述人物的想法,埋下的伏笔也要一一解释清楚,而不是单纯地叙述某件事的经过,或是报告人物的日常。

猜你喜欢
全知马修观察者
生日谜语
全知,共情:教师团队培训的出发点
冷静而又理性的观察者——德国华人作家刘瑛访谈
三教合流——《水浒传》全知人物与宋江关系所折射的文化意蕴
《双城记》中全知叙述者的叙述声音研究
马修曾迷上摄影
全知视角下的《心迷宫》文本解读
马修的夜晚
观察者模式在Java 事件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委托与事件在观察者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