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探析

2022-03-07 00:04李颂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就业新冠肺炎疫情

李颂

摘 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安定稳定。自疫情爆发以来,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的考验,随着全球疫情的不断变化,国内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要求,疫情对高校就业工作的影响也将持续。本文从高校就业工作者的角度,主张提高就业工作的精准精细化标准,创新工作方式,主动适应“云就业”工作要求,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整合各方面“就业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就业困境。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6.019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乎社会安定稳定,一定要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会议先后提出“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其中“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始终是第一位的要求。

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在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形势不稳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21年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要求,高校就业工作继续面对诸多新的考验。

1 后疫情时期高校就业工作困境

1.1 就业市场供给增加,加剧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紧张关系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北京召开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会议、视频会议,会议中特别指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到909万人,创下了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新高。外加2019届、2020届“考研二战”“考公二战”、辞职再就业的人数,预计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超过千万。

因为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国内产业转型加速,国外市场需求缩减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出现了一批新增失业人口,这些失业人口成为新的求职者不断涌入就业市场,拥有着成熟工作经验的新增求职人群,在就业市场上具备特殊的优势,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这将进一步加剧就业市场的竞争。

为了应对2020年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局面,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比上一年扩招18.9万人,2020年高校专升本同比上一年增加32.2万人,同时还实施了第二学生学位、科研助理等推進就业的短期政策。这将导致2021年、2022年涌向就业市场的学生人数进一步增加,意味着在接下来的1-2年里,后疫情时期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1.2 疫情防控常态化,持续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相较于“非典”来说,新冠疫情的影响时间较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新冠疫情将持续2-3年。从2019年12月至今,国内的疫情防控工作一直保持高度警惕,疫情对高校就业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始终都在。2021年,国内也多次出现本土确诊传播的情况,疫情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预计疫情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导致疫情防控能力有很大差异,据悉印度在2021年4月底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已突破35万人,呈现出失控的状态。美国、英国等不同国家对待新冠疫情的态度不尽相同,在全球范围内消灭新冠疫情,就目前来说还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这给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国内疫情再次爆发的风险仍然存在。

在疫情防控的工作背景下,大规模的校园线下招聘会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线上招聘模式的大力推广,以及举办一些小规模的企业专场招聘会。一方面,对于线上的互联网招聘,用人单位和求职大学生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网络宣讲并不能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企业的情况,使得学生对岗位要求的认识不到位,降低了“人岗匹配”的准确度。线上面试流程相对简化,学生面试发挥容易受到电脑设备和网络条件的限制,导致不少平时优秀的学生不能在线上面试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目前不能举办大规模的线下招聘会,只能开展小型专场招聘会,其中参与的企业和学生数量都比较有限,以往各高校学生可以自主参加其他学校的现场招聘会,现在也因疫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这就延缓了大学生的签约速度,也拖慢了高校推进就业工作的进度。

1.3 毕业生个人因素,“慢就业”成为高校就业工作新难点

“慢就业”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待业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据统计,中国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逐渐成为“慢就业族”。造成目前“慢就业”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学生自身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因素,下面主要从学生角度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下降,不再认同和接受过去“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高校毕业生越来越看重自我感受,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学生宁愿一直等待,也不考虑先签约用人单位,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等待时机成熟以后再“跳槽”。同时“90后”“95后”的大学毕业生很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部分学生执着于“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第一年考不上,就准备第二年报考,甚至第三年、第四年继续考。

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足,多数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清晰,求职目标不明确,对自身适合从事的行业、岗位缺乏认识。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刻意去锻炼相关行业的岗位能力,也没有积累相关的实习经验,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竞争力较弱。同时新冠疫情加速了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传统行业快速迭代更新,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这也让毕业生变得更迷茫、更焦虑,求职过程中更加无法做出正确选择。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策建议

2.1 精细精准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对全体毕业生建立完善的“就业工作台账”,精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困难、心理状况、求职意向、能力倾向、就业计划,动态跟进每一个学生的求职进度,并阶段性跟进学生实施就业帮扶,定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考研指导、“考公”指导、留学指导,紧紧围绕学生的个体情况,精准进行岗位信息推送和就业推荐。在动态“就业工作台账”的基础上,精准识别和确定就业重点帮扶对象,对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等,坚持“一人一策”的原则,实施“私人定制化”的就业帮扶举措,从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求职能力提升上等各方面,系统帮助学生突破就业困境。

2.2 创新工作方法适应“云就业”要求

疫情的突然爆发,加速了互联网线上招聘的应用和普及,全面开启了“云就业”工作模式,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多数高校就业工作者和大学毕业生,思想和行动还停留在以往线下就业和求职的惯性中,不能迅速做出改变,很好适应“云就业”的工作要求,还在通过邮寄方式处理大量的就业手续文件,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事务线上办理流程,打造高效快捷的“零接触、一站式”线上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全部就业手续线上办理,以及全部纸质证明和手续材料的数字化,节省学生办理就业手续的时间成本。高校辅导员须要主动适应线上开展就业指导的工作要求,针对网络招聘的全新特点和注意事项,采取形式多样的线上渠道,对毕业生进行反复宣讲和指导,使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互联网求职。

2.3 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合力

后疫情时期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精准化的工作标准,这与往年的就业工作相比,要求投入的时间、精力大大增加,需要集合的资源、力量也大有增强,就业工作不是学生工作书记和辅导员单方面的任务。为了做好后疫情时期的高校就业工作,必须充分调动校内、校外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辅导员、专业导师、学生工作书记、家长、校友等要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特殊时期的就业困境。毕业班辅导员要深入分析就业形势,通过积极地沟通和协调,整合各方面的就业资源,充分利用各项就业政策措施,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就业帮扶工作计划,注重帮扶措施的可行性,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与学生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

参考文献

[1]张美玲,赵子涵冰.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

[2]沈洁,王方.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河海大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1,(04).

[3]桂兵.后疫情时代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1,(11).

猜你喜欢
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就业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