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农耕智慧,织就创新未来

2022-03-08 01:31
海外文摘 2022年3期
关键词:当地人作物农户

农业文化遗产指的是鲜活的、至今仍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的农业系统。目前,有超过20个国家的60多个农业系统被世界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古老农业文明中所蕴藏的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农耕智慧,仍然能为我们的现代农业带来启发。

中国江苏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是将农、林、渔业相结合,在沼泽洼地中巧妙利用垛型土地造田耕作的濕地生态农业系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孟加拉国浮田农业系统是当地农户为适应洪水与长期雨季气候而建立的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业模式。人们采用科学的方法在这些可以“拉回家”的田地里种植粮食和蔬菜。

墨西哥传统架田农作系统是一种湿地秧田农业系统。俯眺远望,架田像一座座人工浮岛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河流之中。当地农户因地制宜,利用芦苇做成筏子,并在上面加盖厚厚的河底淤泥用以种植作物。架田生产力很高,每年可收获五季。

突尼斯加尔梅尔潟湖沙地农业系统为在沙滩上种植粮食提供了绝妙的方法,它利用被大海潮汐带来的浮于海水上层的新鲜雨水灌溉农作物。当地农民必须定期计算海平面高度,并通过增加沙子和肥料来控制土壤的水平高度,以防作物根部因接触到盐水而死亡,或因缺水而干枯。

秘鲁安第斯高原农业系统是5000多年来当地人民适应环境,积累关于梯田、垄田、灌溉系统、传统农具,以及不同海拔的作物和牲畜等农业知识的最佳范例之一。当地人利用该系统培育的作物多达177种,其中多数为根茎类作物。

韩国济州岛石墙农业系统是当地传统旱作农业的一种。千年来,为适应多风的火山地环境,当地人利用石块堆砌出一条长度超过2.2万公里的石墙,用以抵御风沙和水土流失。

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脉绿洲农业系统是当地农户为应对山区极度干旱、水源极度缺乏而创造的农业系统,由河流沿岸小片肥沃田地组合而成。当地农民根据季节严格限制开垦规模,将农作物种植与畜牧养殖相结合,使得贫瘠的土地充满生机。

日本宫崎山地农林复合系统位于陡峭的山区,那里森林密集,平地稀疏。当地人通过对林业、农业的长期有效管理,平衡了林业保育和农业开发,保障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当地人作物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为什么要多元
无公害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挖掘这些基因,让作物抗各种病(2020.3.27 科技日报)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看到和走到
信一半